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33341600000024

第24章 厌学的症结

1.因为担心,孩子拒绝上学

或许是害怕家长离开,或许是因为没有朋友或被人嘲笑,甚至可能因为担心父母的状况,青春期前的部分学龄儿童会有厌学的心理。有些孩子在整个小学期间,甚至到了上中学的时候还可能不爱上学,甚至害怕上学。父母应注意观察,与孩子交流,尽力找出孩子不想上学的具体原因。

在上学的最初几年里,孩子害怕或者担心上学是正常的。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常见原因是害怕离开家长。有些孩子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并没有发育到可以长时间离开父母的阶段。事实上,让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去那样一个又大又陌生的建筑里,他们一开始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此外,多数孩子都能比较容易和一屋子其他陌生孩子共同占有这几个大人,但有些孩子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有些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他们没有朋友或者是因为他们在操场上一直被人嘲笑。如果孩子由于明显的种族或文化差异而不适应的话,就需要找老师商量更换教室或转学。但是如果孩子十分不情愿加入这个集体,或者多数孩子都认为他的行为怪癖,那就应该考虑安排儿童精神病医生、心理医生或者其他精神健康专家对孩子进行治疗。不被小学同学所接受,是情感问题的最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担心家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孩子也可能会拒绝上学。如果父母打架或者不在家,或者如果看护人对他不好,孩子就可能缠着父母不放。还有的孩子在学校的时候会担心父母的安全和现状。但是这种担心不是基于真实的情况,而是由于孩子对父母有敌对的想法,所以就产生了这种内疚感。这听上去似乎不太可能,但是精神病专家发现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原因。

2.青春期孩子的厌学心理

对于那些发育较早的孩子来说,别人对他(或她)身体的关注可能是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他们可能正受到其他情感问题的困扰,这些困扰伤害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变化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和担心,并且可能导致他们拒绝上学。有些孩子发育得早,有些发育得晚,还有些由于某种不寻常的身体特征而很显眼。

青春期前一段时期亦即9~12岁,孩子的旷课率很高,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尤其突出。有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而且正受到其他情感问题的困扰。这些困扰伤害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比如每当他们想到要当着他人的面穿衣和脱衣,想到自己要被迫去做一些暴露自己真正的或者想象的缺陷的体育活动,他们就无法忍受。因此,对他们来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去上学。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种关注可能会压倒所有其他事情。有一个女孩个头很高,当一位男性老师随便提到女孩比自己高的时候,无意当中伤害了女孩的感情,因为老师的说法进一步证实了她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且很特别。因此,每天上学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折磨。父母和顾问的大量支持虽然能帮助她继续上学,但她还是感到痛苦。她对身高的担心一直存在于整个中学时期。她确信男孩子觉得她没有吸引力。后来,当她中学毕业考大学时,她选择了另一个州的一所大学,因为她听说那里的大多数男孩子个头都很高。

青春期孩子厌学心理的情况和小孩子一样,也很复杂,而且需要进行研究。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过度肥胖,其他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身体特征,缺少朋友,由于学习成绩很差而感到羞愧以及害怕受异性的排斥等。

如果一个孩子(无论多大年龄)一再逃学,父母就需要把它当做一件紧急的事情,必须予以及时的关照。父母、教育者以及学校顾问必须做出各种努力来查明原因。在许多情况下,必须有专家的帮助才能确定原因。一旦确定了问题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明确的纠正措施。在此期间,你应该坚持让孩子继续上学。如果允许他不上学,他以后再回来上学的时候就会觉得更痛苦,更困难。

3.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

厌学问题的原因似乎很多,但只要老师和父母明白他们的基本目的是帮助孩子离开家,去适应学校和外面的世界,那么很多事情就好办了。相反,如果父母或老师的唯一兴趣是让孩子接受正规的学习,那么他们就可能失去帮助孩子在情感上成长的机会。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尽量去理解孩子的厌学表现,就像所有在行为上有问题的孩子一样。如果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厌学可能有多种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了。有些老师坚持认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也无论他(她)哭得多么厉害,都必须把他(她)留在学校。有些老师则要求孩子的母亲或者父亲陪孩子在教室里呆几天,直到他们的孩子对新的环境和人熟悉了以后再离开。

另外,在孩子中间,尤其在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中偶尔会出现不吃早餐的现象。有些孩子很胆小,一想起班上有那么多的人和至高无上的老师,就感到害怕,以致早上吃不下东西。如果父母逼着他们吃,他们就很可能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到校后呕吐。这样一来,在他们的胆怯的心理上又增添了一层丢人的感觉。

针对这一问题,父母应放宽对孩子的早餐要求,不应该催促孩子吃早餐。只要让孩子早一点儿起床,早餐时间就会很充裕,孩子也可以更从容、更悠闲一些。要避免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孩子快点儿吃饭。你只要把饭准备好,放在桌子上就行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孩子,让他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的就留下。此外,放宽对早餐食物的要求。如果孩子觉得只有喝果汁才舒服,那就让他只喝果汁好了。如果他连果汁也喝不下去,那就让他饿着肚子去上学。让孩子饿着肚子去上学并不是理想的做法,但如果父母不去管他,他就会很快轻松下来,这时就能吃早餐了。这样的孩子午饭通常吃得还算好,等到晚饭的时候他就会大吃一通。只要孩子不必为吃饭的问题和父母争执,等到他们习惯了学校和新老师以后,他们也能顺利吃早餐。

如果孩子很胆怯,刚上学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把情况和老师谈一下,以便老师能帮助孩子。老师要尽力对孩子友好,并且在孩子从事的项目上帮助他,以便让他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