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33341600000023

第23章 成绩差

孩子学习成绩好,自然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厌学,学习成绩差,或学习滑坡,这时父母就要充分重视起来,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差的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还要采取措施改善孩子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环境,让孩子树立信心,振作起来。

1.尽力找出背后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必盲目着急,因为成绩不好说明孩子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必须立刻采取措施,找出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在生理方面的原因就有营养不良、听觉或者视觉障碍、慢性病、学习能力低下和注意力涣散等。还可能由于不受重视、父母不和、情感矛盾以及所在的班级不适合等原因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值得提请家长注意的是,虽然有懒惰的孩子,但纯粹由于懒惰而学习成绩不好的情况并不多。孩子之所以不再努力学习,并不是因为懒惰,要知道儿童天生就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要是他们失去了这种好奇心,往往是因为学习能力方面有些问题,或学校在处理孩子问题的能力方面有问题。但无论是由于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情感因素,还是某些复杂因素而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都应该严肃认真地来对待这件事情。

首先,关于学习上的问题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一次友好而不含责备的谈话,父母要始终保持温和与支持的态度,要问清楚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还要详细询问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感受。

其次,父母可以去拜会孩子的老师甚至校长,但要注意,最好把他们当做合作者而不是敌人。许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孩子出了问题是因为老师的问题造成的,因而带着敌意去找老师。虽然老师或学校在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有一定的责任,但一开始就带着敌意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最后,当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成为重要问题的时候,应该安排一次孩子与医生或者保育护士的会谈。一旦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或出现家庭矛盾时,父母就应带孩子去看精神健康专家,以便能得到必要的诊治。请相信一位称职的心理专家能像发现生理病因一样,去发现情感上的病因。他能给予孩子成功的治疗,为孩子排除发育过程中的障碍。

2.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困难

消除孩子的压力,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为孩子树立榜样,以及展开一系列家庭活动,对减少和消除孩子的学习困难都是很有帮助的。

家长或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孩子的学习困难。比如尝试把孩子放在一个不评分和不分等级的班里,看看去掉了评分的压力以后,孩子是否会感觉信心足一些。因为没有了评分和分等级的压力,孩子就会感到宽慰。

需要强调的是,每次考试对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尤其是在孩子刚上学的前几年里,它会导致孩子心情沉重,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并且不愿与人交往。这种情况在孩子升入初中的时候,甚至可以导致孩子辍学。

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可以在校外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有严重学习问题的孩子。要让孩子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关键是要找到鼓励孩子的方法,使孩子能尽力而为。父母可以利用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表现出和孩子一样的好奇,并鼓励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发掘他的特殊爱好,允许孩子来指导你,并留意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父母可以安排一些旅游,和孩子一起读书,并根据孩子的选择进行一些活动。

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父母整天都在看电视,让孩子仍然保持学习兴趣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研究表明,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要比用于学习的时间多。但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而是父母必须树立一个榜样。比如每天晚上都花一部分时间读书和工作,孩子就会很快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造成孩子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很多,既可能是环境因素,也可能是生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但只要家长、老师、医生以及精神健康专家齐心协力,查出问题和纠正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3.家长如何与老师打交道

如果孩子让老师喜欢和骄傲,并且在班上的表现很好,孩子的父母就很容易和老师相处。如果孩子总惹麻烦,那么情况就变得很微妙。最优秀的家长和最优秀的老师都是非常有人情味的,他们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并且都对孩子有一种责任感。无论是哪一方,也无论他多么通情达理,都会在心里觉得,只要对方稍微改变一下对待孩子的方法,孩子就会做得更好。

对家长来说,一开始就意识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敏感,有助于他们和老师搞好关系。如果在和老师会谈的时候再显得友好一些和乐于配合一些,他们和老师的关系就会加深。

家长的主要工作是把孩子过去的历史、兴趣爱好等情况向老师介绍清楚,然后和老师一起认真研究,看如何在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如果老师很成功地利用了这些信息,家长就应对老师表示感谢。

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论孩子和老师作出多大的努力,双方就是不能相互“适应”。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请校长参与解决这件事,看一看是否应该让孩子转到另一个班级去。

家长绝不能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而怪罪老师,因为就算老师的教育方式存在缺陷,但孩子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学习态度既与老师有关,也与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有关,甚至与孩子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成长历程也存在密切关联。因此,父母应对老师保持宽容,因为只要老师具有责任感,就应该努力与老师相互配合,相互交流,达成一定的共识。相反,如果家长对老师表示一种敌意,或者在背后责怪老师,那么孩子听到父母说老师的坏话,他也会逐渐养成一种怪罪他人而推脱自己责任的习惯。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还是应该对孩子表示同情:“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或“我知道当老师对你不满意的时候,你感到多么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