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就像一次旅行
33334100000037

第37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轻意爽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旅行的途中,并不是直线行进就可以到达你想要的目的地。人生路上,各种各样的艰辛困苦我们都会遇到,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时候,我们不妨退一步,寻求更好的前进方向抑或是以退为进积蓄自己的力量,以便下一次的跨越。

退让不是认输,不是胆怯,也不是懦弱,更不是无能,而是一份坦然和释怀。生活中,适当的退让,你的前方会是海阔天空。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不涉及到原则的问题上或在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上,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就能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对于别人的过失或者过错,虽然必要的指正无可厚非,但是若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纵观古今的许多悲剧,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肯退让而造成的。然而大部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小事”,并没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些细枝末节不同罢了。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所以应当将心比心。这样与人相处时,就能够看到对方的好,而一些小小的不如意,就会忍一忍、让一让了。

阿里是阿拉伯的著名作家,有一次和两位朋友一起去旅行。三人走到一座山谷时,阿里的朋友马克失足滑落,阿里的另一个朋友雅吉拼命地拉住马克,才将他救起。马克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了:“某年某月某日,雅吉救了马克一命。”三人继续前行,来到一处河边,他俩为一件小事而吵了起来,雅吉非常生气的情况下打了马克一个耳光,马克又在附近的沙滩写着:“某年某月某日,雅吉打了马克一个耳光。”

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不解地问马克:为什么要把雅吉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将雅吉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克回答:“我永远都感激雅吉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

为人处世要心胸豁达,不要计较太多,要在生活中学会“以忘记旧恶为退,以宽容过错为进。”

《菜根谭》有语云:“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需让三分之功。”意思是说,世间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人生的路也是崎岖不平,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因此当你遇到困难或前路行不通的时候,一定要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哪怕你的事业和生活都处在顺境中,没什么阻碍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应随时保持让人三分的胸襟和美德。这里所说的退和让,是让人要有一份接纳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能够接受大大小小的支流,不计前嫌地以博大的胸怀来包容一切。

每个人所面临的社会关系不同,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路人,在不同场合交往或接触时,总免不了会有与人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些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家主动退让一步,宽以待人,少一点计较得失,这样减少矛盾,人际关系自然和谐,于人于己,都是有益身心的。

我们的生活中学着多一点退让,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和爱心,心灵就会多一份温暖和阳光,而我们前行的路才会更加宽坦。只有能够在生活中退让自如的人,才能站在云端,俯视尘世,看破三千繁华,静享清明世界。

仁义巷的传说砸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很广,一直作为一种美谈被人们津津乐道,它所张显的那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告诫世人的典范和楷模。

仁义巷是明朝太傅郭朴郭阁老的祖宅所在地。当年郭家邻居王三成家建房造屋时,挤占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的人非常生气就和王家理论,一来二去矛盾不断升级,双方各不相让。郭家情急之下派人到京城将此事回禀已位居“宰辅”的郭朴,希望他能出面为家人“撑腰打气”。

郭阁老看完书信,马上叫人润墨,写了一封回信,让人带了回去。

郭夫人一见回信,心中欢喜,急忙拆开细看,只见信中写着四句诗:

千里捎书仅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还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郭夫人看罢书信,觉得“阁老”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又让家人从自己宅院的一边让出了三尺宽的地方给王三成使用。

再说王三成,见郭家不仅不争被自己多占的地方,而且又给自己让出了三尺,很受感动,不禁想,看人家郭朴在京城做宰相,权高势重,还给咱一让再让,真是高风亮节,令人敬佩,而自己却占人家的地方,真是不应该。于是,他就主动把自己的墙拆了,往后退了三尺。

郭阁老一封书信,寥寥数语,最终两家和好如初,两家你让我,我也让你,谁也不曾想到,竟让出一条街道来。百姓们为了感念“郭阁老”义让宅基的品行,便给这条小巷取名叫仁义巷。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必要的时候要学会退让。纷繁复杂的社会,就如同烟波渺渺的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有的地方隐藏着暗礁,有的地方弥漫着迷雾,小小的我们犹如如汪洋中的一叶孤帆,怎样才能达到光辉的彼岸?这就需要我们明白审时度势,懂得进退的道理。如果只知冲杀,不知退让,反而会耽误行程,使自己的目标迟迟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