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33325800000006

第6章 罗斯福家训:在痛苦中经受磨炼

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当然,众所周知的有来自该家族的2位美国总统,包括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儿子吉米·罗斯福曾为二战时期的总司令,以及现任美国国会中国委员会的总法务长苏珊·罗斯福也是罗斯福家族的成员。

除了在政治上获得成功以外,罗斯福家族在商业领域同样声名显赫。在纽约建立之初,从美国的曼哈顿第22大街到第46大街,从第5大道到哈德逊河的地产大部分都是罗斯福家族的物业。在美国众多大都市均见以罗斯福家族命名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大厦,其中还包括在美国海军有名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自从19世纪开始,罗斯福家族在金融和投资方面逐渐发展并获得了重大的成就。罗斯福家族除了管理自己家族的资产以外,同时也管理来自他人委托的资金。成立已经超过100年的罗斯福信托有着受人尊敬的声誉和丰富的经验,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投资。罗斯福中国投资基金是由罗斯福信托成立的,致力于投资中国的国际投资公司。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个富翁,为他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但仅仅这些,还不足以使他成为一代伟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让他具备了创造成功奇迹的素质。罗斯福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8年任纽约州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最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

罗斯福是个兼具“狐狸”与“狮子”两种特点的人物,这让他成为政治家,更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总统。母亲的爱和父亲的教导,培养了他坚忍、机智、幽默、洒脱、奋斗不息的品格,把他引向成功的顶峰。

由于家庭的富裕,加上晚年得子,幼小的罗斯福自然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因此娇惯和放纵他,而是对他施行严格的管束和艰苦的训练,以培养他勇敢、刚毅、独立而执著的个性。

父母时常对罗斯福说:“人必须在痛苦中经受磨炼,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父母的精心教导下,罗斯福最终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总统。

1908年夏天,罗斯福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远航。罗斯福驾驶的是“半月号”——一艘五十英尺的帆船游艇。航行途中,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几乎都发生了。特别是在临近结束时,他们遇上了特大风暴。在船就要触礁的一刹那,罗斯福卸下了船帆,小游艇卷起前桅帆和三角帆,在强劲的东北风里,跟从北极海奔腾而来的排空浊浪搏斗了12个小时。在整个过程中,罗斯福一直撑着舵,以超人的力量和精湛的技术驾驶船只穿过风暴。这次所需要的毅力远远超过了罗斯福可能承受的限度。可是游艇危在旦夕,除了他,谁也撑不了那个船舵。罗斯福跑到船首,一手抓住前桅,任凭船身猛烈颠簸,稳稳地兀立在那里。

也正是罗斯福自小养成的这种对航海的迷恋和临危不惧,使他在几年之后,也就是1913年成为海军助理部长,并且这一干就是7年半。

罗斯福14岁的时候,父母虽然感情难舍,但还是送他进入格罗顿公学学习。这个学校著名的是纪律严谨,遵守基督教教义,提倡斯巴达式的生活。在罗斯福进入格罗顿公学之后,由于他是新生,又比较文弱,其体力不能支持当时学校兴盛的橄榄球、篮球和划船活动,他所擅长的网球、高尔夫球、骑马及帆船驾驶在这里又不流行,所以,他当然也就不能凭借在这些活动中的特别表现来获取同学们的认可了。

但罗斯福并不因此而气馁,不但自动组织了橄榄球拉拉队,而且还自愿当吃力不讨好的篮球管理员。通过这些活动,他与学校里很多著名球员的关系密切起来,也因此改变了他备受冷落的困境。第二年,他拥有了一艘自己的帆船——“新月号”,并以娴熟的驾驶技术征服了格罗顿公学的同学。

虽然他在体育上不能出人头地,但他擅长辩论,他的雄辩也让其他同学对他刮目相看。

因此,幼时严格的教育对罗斯福一生的生活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但培育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而且还为他训练了严格的工作节奏,同时还给予了他适应逆境、包容强者的健康心灵。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共有六个孩子,其中五个是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罗斯福当上总统以后,家里各方面的环境都比较优越,但他并没有纵容自己的孩子,而是让他们接受各种磨炼。他的孩子们也都很有出息,大多都经商或搞政治。

严格的教育对生长在优裕环境中的孩子尤为重要。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特别是要成就大事业。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于社会,不能为社会献身,更别提为他人造福了。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会成熟。

一个人要想经受住苦难的磨炼,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想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先有受苦的心理准备。

那么,父母怎样磨炼孩子的意志呢?

(1)父母必须让孩子认识到,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凡是做出了突出成就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没有顽强的意志,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极少极少的,所有大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之所以取得非凡的成就,都是在顽强意志的支配下,拼搏奋斗的结果。就像司马迁,之所以能完成《史记》这部巨著,就是因为他有坚强的意志力。

(2)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意志可以弥补智力乃至身体上的缺陷。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人小的时候都曾被认为是智力不好的孩子,但他们有远远超过其他孩子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钻研某一问题通宵达旦,进入学习状态时,不管多苦都不觉得苦。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双目失明,两耳失聪,面对着的是黑暗而又寂静的世界,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习、奋斗,学会了写作,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之一。看一看残疾人运动会上那些顽强拼搏的人,我们不能不惊叹意志力的神奇与伟大。

(3)磨炼意志,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吃必要的苦。所谓必要的苦,是吃苦之后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体力。比如,背英语单词,做数理化基础训练题比较苦,但这是必要的。做怪异的题,一个生字被罚写50遍,也苦,这就是不必要的苦。一个人没有吃足够的苦,他的人格中就可能缺少必要的磨炼而显得软弱。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要学会吃苦。”

(4)训练顽强的意志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孩子如果总是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比,觉得那些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把父母的权势财产当做靠山活着的人,不仅不可耻,而且还挺值得效法,那就谈不上磨炼意志。要磨炼意志,必须让孩子树立做人的志向,做一个不仅自食其力,还能为父母、为别人做出贡献的人。志向远大的人才会藐视眼前的苦难。30年前,一位美国少年立下150多项志向,包括跨越大沙漠、征服8000米以上高峰、漂流亚马孙河、登中国长城、登月球等许多在常人看来能完成其中一二项已属不易的志向。30年来,他竟完成了一大半。如果没有少年时候的立志,那是不可想像的。

(5)制订学习、锻炼、生活的计划。意志薄弱的人一般缺少计划性,每天得过且过,遇到什么事做什么事,有时遇到了也不做,想法绕过去。意志坚强的人都习惯于给自己制订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完成计划,如每年做哪些事、每个月的具体目标、每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等等。

(6)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意志品质的锻炼。据说,马拉松赛跑,前半段路程靠体力,后半段路程主要靠毅力。比较简单易行,且明显有助于磨炼意志的办法便是长跑。还有一种更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即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俯卧撑。坚持的时间长了,也会磨炼出顽强的意志。

现在磨炼孩子的意志还来得及,即使不是为了孩子升学,而是仅仅为了使他在将来谋职业,过生活时要干得出色,也是非有顽强的意志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