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受益一生
33321500000075

第75章 纪晓岚&一语双关显幽默

一语双关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使用一语双关的幽默方式谈话时,要做到它的有模仿性、类比性、幽默性等特性,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经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

由于纪晓岚“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因此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年间曾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和《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晓岚曾有一位脾气不好的医生朋友。某日纪晓岚因病前去求诊,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诊费、药费全免,纪晓岚心想对联之事岂能难倒我?便答应了。上联为:“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纪晓岚稍做思考便对了下联:“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既指出其缺点,又促其改正,一语双关,妙哉!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纪晓岚一语双关的故事:

纪晓岚与和绅同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一起喝酒,和绅指着一只狗问:“是狼是狗?”纪晓岚非常机敏,立即意识到和绅是在拐着弯骂自己,就灵机一动给予还击。纪晓岚泰然自若地回答道:“垂尾是狼,上竖是狗。”这“是狼”与“侍郎”谐音,“上竖”与“尚书”谐音,和绅用谐音拐着弯攻击纪晓岚,自以为稳操胜券,没想到纪晓岚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狡猾的和绅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故事中,纪晓岚一语双关的幽默,既成功地回击了对方的挑衅,又在幽默的语境中和谐了氛围,可谓恰到好处。

一语双关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如果使用得当,往往能使语言迂回委婉,幽默风趣,让人会心一笑。

有一次,当时闻名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要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请了许多社会名流为老师饯行。

酒过三巡,张大千一一向来宾敬酒。当到了梅兰芳面前时,大家已有几分醉意,张大千举起酒杯,对梅兰芳说:“梅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相见,三生有幸,不过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理应敬你一杯。”梅兰芳听了不了解其意思,忙举杯问道:“先生此言怎讲?”张大千一脸笑意,对着众人说道:“梅先生是君子,动口(指唱);我是小人,动手(指画)。”

张大千先生的幽默顿时引得众人大笑起来。张大千在这里就运用了一语双关的幽默方法可谓恰到好处。

清朝晚期,有两人在谈论中外名人,忽然一个发难:“请你讲一讲项羽、拿破仑。”另外那一位对项羽倒还熟悉,可是对法国的事情却一无所知。于是,他开脱自己:“项羽力可拔山,气可盖世,岂有破轮而不能拿乎?”绝妙的搪塞!掩盖了自己的虚弱,对方也无法掌握底细及其动机。运用双关的技巧,还常常会起到讽刺、反击等种种妙用。

鉴于一语双关具有模仿性、类比性、幽默性,故在运用“双关反驳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格调要高尚文雅,内容纯净正派。要以德服人,以理胜人,切忌粗俗低级。

2.隐深幽默。这是“双关反驳法”的第一生命。晦而不露,幽默横生,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基本要求。

3.切弊、联想。不仅要善于捕捉对方的隐衷,还要善于发现破绽、矛盾。

过去有个老财主,每年大年初一,都要佃户给他送一担柴,他站在大门口迎接,大声说:“人到柴(财)到。”这一年佃户要治治老财主,送柴时故意喊到:“人到货(祸)到!”老财主气得七窍生烟。

三个朋友到一家小酒店喝酒,店里只剩下一个空位子。三个人各不相让,争吵不休,最后商定:“谁吹的牛大,谁就坐这个位子。”三个人中有一个是瞎子,他抢先说:“我目中无人,该我坐这个位置。”另一个矮子,他说:“且慢,我不比常(长)人,应该由我来坐。”

第三个人是驼背,他不慌不忙地说:“你们都别争了,其实,你们都是直(侄)背(辈)的,这个位子,理所当然应由我来坐。”三个人,皆用谐音技巧,真是各有千秋,难分上下。运用双关的技巧,还可以在诡辩中灵活地驾驭语言,显出智慧。一个富人,有几亩闲田,租给张三耕种,每亩要鸡一只。张三将鸡藏在身后,地主就作吟哦之声道:“此田不给张三种。”

张三连忙将鸡献出来。地主又吟道:“不给张三却给谁?”张三问其故,地主道:“开头是无稽(鸡)之谈,后来是见机(鸡)行事啊!”

地主巧用谐音,使他在事情突然发生变化——张三献出鸡后,能够迅速应变,圆满解决了双方关系的短暂失衡,又挽回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