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多年前人类最早认识维生素C开始,到40多年前最后认识维生素D,直到现在,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维生素的研究。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多年里,科学家对维生素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传统观念被屡屡否定,维生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保健生活中,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正是如此,科学家对维生素的保健作用争议越来越大。保守主义者认为,维生素的保健作用至今仍然缺乏证明其有效性,更难以保证绝对安全;实用主义者则认为,维生素只要实际上具备保健作用就值得一试,谁也不能保证某种物质对人体绝对安全20.
在这场争论中,显而易见实用主义者占了上风。从国内外各类维生素图书广受欢迎,到各类人群口袋里常常揣着维生素含片、烧饭做菜讲究营养搭配,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维生素为什么会“长生不老”
美国某基因产品曾经宣称由“百岁博士”研制,能够修补基因、使人青春常驻。
真的有这样“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的药吗?北京市西城区某工商所接到举报后,特地赶往该产品开设在北京市的9家专卖店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该产品提交给卫生部的说明书中只是称该产品“是以苹果汁、蜂蜜、维生素”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丝毫没有提及“修补基因”的作用。
后经卫生部检查证实,该产品只不过属于B族维生素的保健品,其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B。
工商管理人员检查“长生不老”药的初衷在于该产品涉及虚假宣传之嫌,可是却从另一方面间接反映了维生素确实有养生保健功效。
维生素C到底治癌还是致癌
人体缺乏维生素C是不是会引发癌症?或者说,人体补充维生素C,能否预防或治疗癌症?这个问题至今并没有定论。
维生素C会杀死癌细胞吗
话说1985年12月,一位70岁的加拿大男子得了肾癌。在开刀摘除肾脏的癌变部分后,癌症马上转移到了他的肺部、肝部和淋巴结上。按照常规治疗,这时候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化疗。可是这位男子却不,他希望尝试一种非常规的治疗方法——静脉注射高剂量的维生素C。
这位男子去了美国堪萨斯州维奇卡市,找到了一位“神医”。这位医生为他注射了维生素C,每次30克,每星期2次。
经过6个星期的治疗,这位男子的肺癌症状开始减轻。持续治疗了将近2年,他的肾、肺、肝、淋巴结的癌细胞竟然全部消失了。后来一直活到82岁。
直至去世时,他的体内再也没有发现过癌细胞!
由此,这位医生信心十足地认为:“当维生素C达到一定剂量时可以杀死癌细胞。”
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发生在上述这位男子身上的奇迹,究竟是维生素C的神奇功效,还是他个人的自愈能力,其他人无从得知。可是据这位医生反映,20年来,他已经用这种方法与常规方法相结合,在来自40多个国家的几百名患者身上取得了效果。
实际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着维生素C能否治疗癌症曾经出现过许多争论。上述例子就是这场争论中的一个典型。当然,能够证明维生素C可以治愈癌症的,决非这一例。
1974年,苏格兰的两位医生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对50名癌症晚期患者静脉注射维生素C,其中12人取得了癌症停止发展、减轻或完全根除的效果。接着,另外也有研究报告表明,维生素C可以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不过,随后又出现了两份研究报告,称口服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根本无效。
例如,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和英国心脏保护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对2万多名40~80岁的人进行平均长达5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每天定量服用3粒复方维生素片的人,在患心脏病、癌症、白内障、骨折、哮喘、精神疾病等方面,与根本不服用维生素片的人概率几乎相同。这表明,口服用维生素并不能用于防癌。
为此,这些专家不无幽默地开玩笑说,“如果把钱用在新鲜水果蔬菜上,防癌效果要好得多。”
维生素对健康的作用比其它因素更大
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实际上并没有否认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事实上,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要比其它因素影响更大。当然,这种作用既包括正作用,也包括反作用。
权威的美国环境健康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有毒的化学物质和辐射射线,一直被认为是导致产生癌症等严重疾病的重要原因,但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尤其是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对健康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要更大。
这份报告是在专家们经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后发布的。报告认为,在蔬菜水果中所含的大量维生素,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还远远没有被发现——缺乏维生素不仅会诱发人们早已熟悉的一些常见病,更会使人体内的基因发生病变,而基因病变是目前所公认的癌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除了诱发癌症以外,缺乏维生素还会使人的大脑受到严重损害,关于这一点,以前的认识是不充分的。
是否缺乏维生素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在收入较低的人群中,维生素的数量与实际需要量差别很大。在所有人群中,大约只有1/3的人所摄入的维生素能够满足最低需求。
只有及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E,才能降低患癌症的比率。
维生素C能致癌吗
2001年下半年,我国数百家媒体纷纷转载了“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维生素C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在特定情况下,它也能诱发生成破坏DNA的物质”的消息,使得维生素C究竟能治癌还是致癌的争论再起波澜。
消息援引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该小组通过试管实验发现,维生素C能够作为催化剂帮助生成一种“基因毒素。”这种毒素与DNA(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作用后,会导致DNA发生突变。
虽然消息只是说“会导致DNA发生突变”,并且在最后还着重提出了“这与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的多种有益功能并不相互排斥”。但人们更愿意简单地认为:“吃维生素可以致癌”、“吃维生素C不好”。
这一说法出台后,遭到我国多名权威专家的一致否定。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认为,无论“过量服用维生素C致癌”的说法能否成立,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人每天补充的维生素C离基础剂量还差得很远,根本就别提什么“过量”了。以他自己为例,他每天服用维生素C400毫克已经有10年了,身体很好。
葛可佑教授强调说,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这样的结果随时会有。但是要成为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很多次重复。一个结果、一次实验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正确理解维生素C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认识。现在全世界有太多的人,在通过服用维生素预防癌症的发生。
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调查表明,全美国癌症病患者中有高达43%的人在服用多种维生素防癌。其中55~64岁年龄段中有24%的人在这么做,65岁以上的年龄段中有54%的人在这么做。
他们相信,不管补充维生素能否直接产生防癌抗癌作用,但通过补充维生素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则是有目共睹的。
我国专家的研究表明,通过摄食大量的水果和新鲜蔬菜,血液中会含有很多植物性的化学物质,其中包含防癌物质和其他10多种氧化还原物质。维生素C是其中的一种。
缺少维生素会诱发暴力犯罪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会使人难以控制心理状态、进而导致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缺乏维生素是诱发暴力犯罪的罪魁祸首。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样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维生素B1、C、B12、E、B6.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1时,容易出现肌肉无力、麻木、感觉过敏、烦躁、思想不集中等状态。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出现疲劳、嗜睡、烦躁不安等状态。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12时,容易出现精神发育迟缓、表情呆滞等状态。许多自杀者和暴力犯罪者,都是维生素B12的严重缺乏者,就是这个原因。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E时,容易出现疲劳、四肢乏力、心慌多汗、控制能力差等状态。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容易出现头昏眼花、记忆力差、肌肉痉挛、暴躁等状态。
除此以外,当人体缺乏其它维生素时,同样会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不良状态。不过,相比较而言,上述几种状态更为明显。
有鉴于此,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维生素疗法”,试图通过补充维生素,调节上述人群的心理状态和过激行为,以减少暴力犯罪倾向。英国科学家更是生产出了一种维生素药丸,专门用于尝试治疗和控制罪犯的进攻性行为。
缺少维生素容易导致犯罪,这是人们原先所没有想到的。看来,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是补充维生素的理由之一。
因为届时虽然是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犯罪,受到法律惩罚的却是你,而不会是维生素。
维生素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会对身体健康不利;相反,过量补充和服用维生素也会对人造成危害。关于这一点,已经没有疑义。
但接下来更关键的问题是,各种维生素的安全性究竟有多大?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认识在被不断刷新。并且,即使在同一时代,各国科学家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会截然不同。
表中越多,表示这种维生素越安全,如其中的维生素B2、B5、B7、B12、C、E,即使超出RDA标准的100倍以上仍然是“安全”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已经提到,这里的RDA仅仅是一家之言,各国对此不乏自己的标准。
以维生素C为例,美国的RDA标准是60mg。可是在新西兰、法国、加拿大等国,推荐给吸烟者和老年人的每日摄取维生素C的标准都是100 mg。
另外,在关于过多摄入维生素引起副作用及中毒症的报道中,许多并没有得到大量证实。例如,长期每日服用维生素C达到1~10克者,会产生尿结石、基因突变、腹泻、红血球破坏、铁过度吸收等症状,科学家都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每日口服维生素C2克(相当于RDA标准的30倍)对成年人仍然是安全的,只有当剂量达到每日8克以上才会对身体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