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童年可以如此美好
33296600000013

第13章 爱是父爱如山:不能忘却的纪念

家教八部曲语录:父爱是山,厚重的山,无言的山,包容的山。今夜,边写书稿别听筷子兄弟的歌《父亲》,听一遍哭一遍,泪如泉涌,思念父亲。

歌词朴实感人:“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天底下的父亲,都是这样隐忍内敛的吧,“装做轻松的样子……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我愿意!我真的愿意!

父母的爱,恩泽我们一辈子。养儿方知父母恩,真的只有等自己为人父母了才明白。可是天意弄人,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在十多年前的2000年冬天就离开了我们。我最遗憾的事是他没能看到我的俊宝。但没关系,因为我经常和俊宝说起姥爷来,说姥爷是解放军是警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说姥爷在天上看着我们,护佑我们。俊宝就说,姥爷在月亮上。有月亮的晚上,我们母子俩常常一起静静地看月亮。俊宝两岁的一个月夜,自己走到阳台上,仰望夜空,脱口而出:“月亮真美!姥爷你好!”我一听,当场落泪!

小时候,记忆中母亲总是工作很忙,那时候的公务员怎么晚上还要开会、学习?儿时,父亲陪我比较多。晚上,父亲就带我去散步,去串门;周末,母亲在家干家务,父亲就带我出去买菜,一路有很多的交流。我在青春期以前,都是和父亲交流比较多,父女俩无话不说。和母亲的关系在青春期之后变得亲密,尤其再长大一点,结婚生子后,母女关系有了深层次的进展。

《发自内心地做父母》一书讲道,我们童年时期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常常被我们复制到对待儿女身上。这是肯定的。我在育儿过程中常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一些难以忘记的童年经历,竟是那么惊人地巧合在我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

父亲少年从军,之后当警察,酷极了。父亲留有一张十六岁参军时的军装照,英姿飒爽,帅极了。我从小就想当解放军,像父亲那样豪迈。父亲耿直,坦率,有些急躁,我直接遗传了父亲的性格。从某个角度讲,我有点“女汉子”气质。所以对待俊宝,我有时候是简单粗暴的。对他,早两年,我曾偶尔有过打骂。这一点,我是非常悔恨的,并且和俊宝承诺以后再不那样,这两年我都做到了。这皮猴子有时候实在太皮,把一瓶花露水全倒在床上,美其名曰:我是空气喷香机;把半瓶沐浴露倒在马桶里,美其名曰:我做的创意奶油蛋糕……鬼点子极多!只要我们在厨房忙乎,一会儿出来就找不到他了,一定又去洗手间或阳台捣乱了。心情好的时候,欣赏他的创意;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忍无可忍,火冒三丈。

当我和包祥老师忏悔我曾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时,本以为老师会对我严厉批评,没想到老师是这么回信的:“简单,我欣赏,有时粗些无妨,把暴放下,轻轻地……”本来怕老师批评我,正想和老师解释俊宝怎么皮,我怎么忍无可忍的,一看老师这话,啥也不用说了。把暴放下,轻轻地……从此我相信了包祥老师说他“一学年不批评一个学生”的话。连对孩子暴力的妈妈,他都可以做到不责备,而任其自我觉悟和反省。我真是太惭愧!以后再遇到在孩子面前火冒三丈的时候,我想我一定会记住老师的话。我的粗暴就这样被一句话改变了。

另一方面,父亲的性格又是极细腻的,对我是极宠爱极呵护。小时候,睡前都是父亲给我讲故事,讲《伊索寓言》,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篇目;中学晚自习回家,我的被窝里,正好是我的脚的位置上,一定藏着父亲放好的一个热水袋,那个温暖,让我至今想起还落泪;那时候我爱看书,父亲从不多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作为我的雷打不动的书费,他郑重称之为“智力投资经费”,年年给我订阅《读者》、《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这些都是我的文学梦的最初的沃土;每个周日上午,我和父亲的保留节目是手拉手,一人提着个菜篮子,一起去买菜……

我的温馨的童年浸满了父爱,我的军人父亲把他最柔情的一面给了他的小女儿!我的性格也像父亲一样两面性,外冷内热,骨子里极其多愁善感,容易动情,容易感动,看电影最容易哭得一塌糊涂。现在我对俊宝,也是相当地呵护。我在偶尔火冒三丈的时候是个魔女,其他大多数时候绝对是个慈母。我尽心尽力喂奶到一岁,就像父亲为了培养我而尽自己一切努力;我在俊宝熟睡时静静地看着他,就像父亲给我放好一个热水袋;我每天早上牵着俊宝的手送他去幼儿园,每天下班后在幼儿园门口等着他向我跑来,给他拥抱:我在所有业余时间带俊宝去散步去旅行,牵着他的手,给他讲我的童年,我的故事,听俊宝讲他的心情他的创意,我们母子的交流如此美好,仿佛三十年前的周日上午我牵着父亲的手提着菜篮子去买菜……

父爱如山!爱是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1999年夏天,父母亲送我来北京的报社实习,期间游览颐和园。这是和父亲的最后一张合影。

不觉已泪滴15年……家教实用小贴士

1.父亲撑起家的天空:父爱是山,厚重的山。父亲是“乾坤”里的“乾”,撑起家的天空。父亲在家里的地位如此厚重,天下父亲们,担起责任来吧,你是这家最温暖的依靠。

2.父爱给孩子自信: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来源于父亲给予的爱和安全感。男孩子从父亲那模仿学习男人,学会当一个男子汉;女孩子从父亲那得到肯定,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父亲们多陪孩子吧,你能给孩子宝贵的自信!

附育儿日记3则

2011年10月13日俊宝3岁半:重阳节思念父亲

——二十年前的两行诗和一辈子的两行泪

今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到重阳。父亲却已不在人间了。我带俊宝登北京西山八大处,说起姥爷。俊宝问姥爷上哪儿了,我说姥爷在天上,在无限的空间。

20年前,我上初一,重阳夜同学们约好同登塔山。塔山是我家乡的一座小山,就在我家隔着汀江的对面。离我家不过20分钟路程,山间有星星点点的灯火。父亲却担心不安全,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在夜里登山。同学们都到我家来邀我了,父亲还是不给面子,坚决不让我出门。我含着泪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将自己锁在房间里一夜不和父亲说话。

对面塔山上都传来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了,我又委屈又恼怒,拿起笔狠狠地写了一首诗:

“独在窗前望清秋,重阳之夜冷泪流。

闻得友人登高处,塔山唯我不曾游。”

写完偷偷溜出房间,把诗从父母房间的门缝里塞进去。第二天又把诗写在另一张纸上,带到了学校,得意地让同学们传阅。语文老师看到了,居然在课堂上念了一遍,表扬我既善于模仿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又懂得推陈出新,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得真实感人。直夸得我心花怒放。我趾高气扬地带着老师的批注和表扬回到家,午饭时分在父母姐姐面前大加炫耀,还醉翁之意不在炫耀,大谈特谈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的伤害。谈完特得意,连饭都不想吃了。斜眼看父亲,正闷闷地不说话。

年少轻狂的我啊,有一点点不如自己意愿的事就那么嚣张——而且是对自己的父亲,对一个爱女儿如命的父亲。父亲其实真的很疼我。母亲工作很忙,经常开会出差,家务活父亲承担最多。下班回来就开始做饭给我吃,吃完就陪我写作业。那时候经常是我在写作业,父亲在一旁看书。南方的寒冷且下雨的冬夜,是父亲陪在我身边给我最多温暖。

不料父亲在盛年猝然去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我和母亲赫然看见20年前我的那首诗。母女抱头痛哭。母亲依然记得,那个重阳夜,父亲手捧诗行一夜未眠。

父亲一贯以我文采出众为荣,哪里想到女儿竟以此做武器,对他的关爱如此不理解。我不孝!悔恨和遗憾的两行泪恐怕将伴随我一辈子!

又到重阳。

父亲在广袤的空间里该是早已不再计较女儿的骄纵。一生无私的他记得的就是我们的好,我们的幸福。也祝福天上的你,父亲!我们永远爱你!(本文获《北京青年报》“孝友会”征文三等奖)

2013年5月6日俊宝5岁1个月:谁是你最铁的粉丝

俊宝今天放学回来问我,什么是粉丝?我以为他幼儿园今天吃粉丝了。他说不是食物。哦,我懂了。我说就是偶像,崇拜你的人。俊宝又问,什么是偶像?崇拜?看来我的解释很失败。再想想,我说,就是非常喜欢你的人!俊宝说,懂了!

这个话题引发我的思考,我有粉丝吗?

3岁,上幼儿园,学会了普通话。父亲高兴地向亲友夸耀:“我女儿会讲洋话了!”我在一旁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是洋话,是普通人讲的普通话!”

10岁,学英语,父亲得意地说:“这回是真的洋话了,将来留学去!”

小学中学大学得了无数的这奖那奖,奖状被父亲工工整整贴在客厅里,来了客人便宣扬一番:“这是作文竞赛奖,又是全校第一名!”“那是奥林匹克英语竞赛奖,国家级的!”……我虽有点不好意思,心里却甜甜的。后来奖状多得贴满客厅的墙面,父亲就把“展厅”延伸到书房,大大膨胀我的荣誉感和进取心。那些伴随我成长的夸奖,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后来听到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才知道那看似家常的夸奖,无形中成了对我最大的鼓励。父亲为我骄傲,以我为荣,珍视我哪怕小小的进步和荣誉,这对我的成长何其珍贵。

工作以后常常发表文章,总是第一时间把样刊样报寄回家,因为父母是我最忠实的读者。母亲告诉我,父亲会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报刊,反反复复地看我的文字,并一定把有我文章那页折个角,一路拎着带到单位去,跟同事们炫耀:“我女儿又有大作啦……”我没有机会得以亲见那场面,但我想像,父亲一定很开心。

就在父亲去世前一小时,他还向同事夸耀我又发文章了又涨工资了,说比四十年工龄的他挣得还多呢。父亲是带着那份骄傲,和对女儿能够自立、衣食无忧的欣慰走的,所以一脸安详。

而今我少了一位最宝贵的读者,每每觉得若有所失。发了文章,再没有谁那么细致地阅读和保存。得了奖,也少了一位最铁的粉丝的喝彩。那句情歌唱道:“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我差点就要说:“失去了你,发了文章又如何?”当然,我不敢这么说。父亲要是知道了,肯定不爱听。他一定希望我继续活得精彩,把他未竟的生命活出亮色来。不管父亲在哪里,他都是我最铁的粉丝,鼓励我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放弃对生命的热爱。

2013年6月12日俊宝5岁2个月:梦回端午

端午节小长假,带俊宝到密云住了两个晚上。白天爬黑龙潭和桃源仙谷,晚上看星星看月亮,很是快活!看俊宝在初夏的阳光下快乐奔跑,想起了自己儿时的端午节——一个在我童年里占据重要位置的节日。

80年代的生活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生活水平也没法跟小康相比,所以逢上过节什么的都十分热闹。我远在南方的家乡,一个客家小城,更是注重传统节日,端午就是一个和春节、中秋齐名的大节日。家境平平的人们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买好吃的给家人改善饮食,孩子们则理所当然地穿上裁缝师傅赶做出来的新衣服,胸前的网兜里挂着粽子、红蛋,大街小巷地招摇。而我,肯定是招摇着的孩子群中醒目的一个,因为我那非常爱我的父母每逢端午必定给我做一套新衣新裤。我穿着一身崭新,挂着比别人的更多、更大的粽子、红蛋,兴奋地做了招摇队伍里的领头羊。那个高兴劲儿呀,比过大年都不逊色。孩子们互相炫耀着新衣服,交换着好吃的,在热热闹闹里送走端午节。第二天起来,我跟妈妈说还想过端午,妈妈说等明年吧,等我们攒足了给你做新衣裤的钱。

长大了才知道,给我做一套新衣裤的钱是父母半个月的工资。我年年端午穿新衣,父亲那套中山装却一穿十几年,母亲则已经好多年舍不得买裙子穿了。

后来到外地上大学,每逢端午父亲总不忘给我汇一笔“端午节专款”,留言上写着“买一套新衣裤、六个粽子、三个红蛋。”独在异乡,过着跟家乡风俗、标准都一样的端午节,每每令我含泪而笑。亲爱的爸妈,他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却从不忍心让我去体验屈原笔下的“民生多艰”。我年年新衣,精神得很;父母却渐渐老去,两鬓花白,而中山装,还是那一套。

如今,父亲故去了。远在家乡的老母亲,过端午节您寂寞吗?千万要健康要乐观要开心!

推荐品读:朱自清《儿女》

推荐理由:这是朱自清并不出名的篇目,至少不如《匆匆》、《背影》、《荷塘月色》出名。此书我在小区的跳蚤市场偶得,读两句便喜爱不已,当场斥巨资买下——五块!要知道,跳蚤市场的书都是一块两块的。朱自清把初为人父时的不耐烦描述得淋漓尽致;又把孩子长大以后,他和孩子之间不善言辞的深情不着痕迹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动而无泪,想说而说不出……包祥点评:作者的父亲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父亲是一道女儿心中的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不朽的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幻彩的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经典的史书。父亲,您辛苦了,为了家庭为了儿女的重担,您毅然挺起坚强的脊梁如山屹立;为了女儿的前途塑造前景,您扬起人生智慧的航帆;为了事业前程的辉煌,您拼搏向上、勇往直前;为了亲情的浓郁厚意,您心胸如海、广纳百川、细腻如针。父亲,您有好些话没有同儿女说,我们从您坚实的背影已经读懂。

这就是父亲,这就是父爱,这就是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