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孩子勇敢
33296400000022

第22章 西方的“鬼节”——万圣节

每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是西方的“鬼节”——万圣节。这一天,孩子们都装扮成妖魔鬼怪,或提着袋子,或挎上篮子,口中还唱着顽皮歌曲,大着胆子,在大街小巷到处讨糖吃;而大人们也装扮成鬼怪的模样,奖励胆大的孩子一些糖果。

商店是“小鬼们”光顾的主要场所。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古灵精怪的模样,提着南瓜灯,到处乱窜,店家一般都会准备足够的糖果如棒棒糖、泡泡糖和巧克力等分给孩子们,来“敲诈”的小鬼越多,表明店家越受欢迎。互相到邻里家讨要糖果,也是孩子们的讨糖路线。有点像中国乡村过春节时,孩子们互相串门拜年。一般的家庭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糖果,等待孩子们“不给糖就捣乱”的上门招呼。

去那些放得开的搞怪家庭,孩子还真是需要足够大的胆子,否则真会被吓一跳。比如,在敞着口的棺材里会躺着个真人大小的“死尸”,等小孩子好奇地走近去看时,“哇!”的一声“僵尸”会张开血盆大口坐起来。

由于这一天可以尽情地疯狂搞怪,哪怕是出格得让人难以忍受,也不会有人责难孩子们的恶作剧。有的会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的会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

同样的,有些华人家长们也入乡随俗,也会带着孩子和他们的华人小伙伴去挨家挨户敲门讨糖。他们也想趁着万圣节讨糖娱乐,锻炼孩子的胆量,让他们学会大胆与人交往。

但也有一些华人对此“敬而远之”。因为在“敬鬼神而远之”的中国文化中,“鬼”是忌讳,死亡更是一种禁忌。人们还不习惯跟“鬼”开玩笑,更不习惯活人“装神弄鬼”。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心理没有承受能力,晚上会做噩梦。入乡随俗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中国国情在孩子身上的烙印。

在西方文化中,生与死被视为大自然的规律,死并不可怕,“鬼节”是可以庆祝的节日。为了节日的好玩有趣,增加节日气氛,同时让小孩子从小不怕鬼,即使是年过6旬的老太太,也会装扮成“幽灵”,恶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