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影响健康的118个家庭生活细节
33278500000040

第40章 生吃海鲜不可取,做熟再吃更健康

1.海鲜虽然味美,但有四种人应慎食

2.生食鱼虾易患病,煮熟食用更安全

水产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然而这美味的东西却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一次吃个痛快。这里当然不是指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是指健康方面的原因。专家认为,以下四种人就不能食用或者过多使用海鲜。

第一种人是过敏体质者。海鲜食物如海带、虾、鱼等富含组氨酸,这类异性蛋白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释放出过敏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风团(荨麻疹),有剧烈的痒感或烧灼感;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皮肤紫癜及腹痛。因此,平时有过敏症状的人应慎食海鲜。

第二种人是患有不孕症的人。研究表明,过量食海鲜会削弱生育能力。鱼体中汞含量高于水中汞含量,汞进入人体,可直接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妨碍生殖细胞的功能。所以,海鲜虽味美,患不孕症的人应少食,最好不食。

第三种人是患有痛风的人。您可能还不知道,海鲜中富含嘌呤,而嘌呤可以使人体代谢紊乱,导致痛风病的发生,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等。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0:1,首次发病年龄一般在40~50岁。所以,患有痛风的人,应慎食海鲜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

第四种人就是凝血功能障碍者。海鲜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十碳五烯酸,其代谢产物为前列腺环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血和止血的作用。所以,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血友病的人,应少吃脂肪含量多的海鱼,更不宜服鱼油等制品。

除了这些人之外的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品尝海鲜这自然美味的。然而一些人却还嫌不够“鲜”,经常生吃或不煮熟吃,来保证海鲜的“鲜”,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医学认为,这样会引发多种疾病。

首先,容易患上一种叫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菌。这种致病菌广泛生存在近岸海水和鱼贝类生物中,温热地带较多,它在含盐3%~3.5%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4~20小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水样便,有时脓血便,有时有呕吐,一般病程为2~4天。

其次,易患上肝吸虫病。人们常常吃生鱼片、醉虾,但健康隐患也随之而来,许多肝吸虫病患者的“祸根”就在于乱吃淡水生鱼片。实际上,人工养殖的鱼、虾常带有寄生虫卵,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一些低档饭馆一般没有执行操作人员与器具严格消毒的程序,鱼肉极易受到交叉污染。有数据显示,某些地区淡水鱼寄生虫平均感染率高达六成,这主要是因为水环境被严重污染,有些地方甚至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喂养塘鱼,这样养出来的鱼尤其是鲮鱼、鳝鱼、鲤鱼,肝吸虫囊蚴检出率都很高。有些人持续高烧,直到做肝吸虫检查,才发现胆管、胆总管和胆囊都已被肝吸虫虫卵侵袭。因此,应慎食生鱼和生虾。

再次,患上极罕见的颚口线虫病。报纸上曾报道过上海有一名30岁的男子因生食海鲜而患上了一种极罕见的寄生虫病——颚口线虫病。病人的胸前皮肤先出现红色肿块,之后肿块向手臂和颈部等处游移,且伴有发热、患处疼痛等症状。医生对这种少见之疾尚无处置良策。

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千万不要贪图一时口快而食用未熟的海鲜。其实只需将海鲜煮熟数分钟,这些寄生在海鲜内的寄生虫就会被彻底杀死了。只有这样,才能安全、放心地享用美味的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