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模式决定成败
33276900000175

第175章 领导魅力

“成功的人”无为而治

三国时期,益州相对宁静,但北有张鲁,东有孙权,南有蛮人,也不是世外桃源。益州牧刘璋性格儒雅,政治平和,面对四周的虎视眈眈,他束手无策,形势也越来越凶险。朝堂议事的时候,手下的智囊张松自告奋勇前去许都,要说服曹操攻打汉中的张鲁,以解益州之围。实际上,张松想借着曹操的势力来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获得了刘璋的批准之后,张松就上路了,身上暗藏着西川的地图,想借机献给曹操。

当曹操看到张松的时候,对这个矮小丑陋的人并没有什么好感,恰逢曹操刚刚平定了西凉马超的叛乱也是志得意满,想顺势显摆显摆,于是,曹操就拿出了自己亲自编写的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张松看过一遍之后,牢记在心里。为了显示自己过目不忘的才华,张松抨击曹操抄袭他人,并声称连3岁小孩都可以背出来。曹操不信,张松就一口气连背了好几篇,气得曹操命人把这个恃才傲慢的张松给乱棒打出,并扬言要进攻西川。

张松满是羞恼地离开了许都,路上却得到了刘备的百般尊重:刘备先是派赵云到襄阳迎候,后又叮嘱关羽在秦楚古道湖北荆门境内的掇刀石大营盛情款待,并治好了张松的顽疾;跟着,刘备又举行隆重的仪式,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接,酒席宴间只谈感情不谈国事,感动得张松心思活动,想把地图献给刘备,而刘备不要,最后还是被诸将逼着才不得不收下。

刘备将爱惜张松是个人才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撩拨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壮志情怀,最后张松死心塌地心向刘备,成为了刘备入主西川的内应,成就了蜀国的43年基业。

“成功的人”关注的是“集体到达”而非只是“个人成功”。他们通过别人拿结果,但也让别人拿到结果;他们代表着多数人的利益,所以被多数的人所拥护;他们不需要管理就可以看到追随者的主动承担与自动自发。

“成功的人”是在风雨之后才看到彩虹的,所以他们能感受到别人经历风雨时的内心挣扎以及对于支持的渴盼。他们习惯性地伸出援手常常令身处险境的人感恩戴德;他们珍惜彼此的感情,不会利用别人的弱势来强化自己的优势;他们付出不图回报的习惯逐渐累积着更多的不知从何而来的报答。

“成功的人”的背影本身就是一面旗帜,迎风飘扬着,让后面的人看清了前方的路。他们走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自己的代价来降低别人的风险;他们的思路让别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出路;他们的身后有一群愿意跟着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