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魅力名镇——崇武
33259600000004

第4章 旅游佳景引人入胜

崇武古城为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南方北戴河”、“中国夏威夷”。

崇武镇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旅游景点遍及全镇,明代以来一直游客不绝。但是景点历来处于原生状态,也未形成旅游服务产业。改革开放后,中外各界人士纷纷前来观光考察,普通游客也大幅度增加,旅游设施建设及旅游服务工作得到重视。1988年3月成立崇武古城风景区管理处。199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崇武镇按国际旅游区的目标进行建设。在政府投资及民间力量支持下,加快了景点建设步伐及管理运作,对海岸带进行装扮美化。1998年崇武古城被列为福建省12大旅游精品工程之一及泉州市十佳风景区。2001年5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与中视国际网联合,以“家住崇武”为主题做专题现场直播,向国内外介绍崇武的旅游景观。2006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共同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海峡两岸行》在崇武古城进行“海的女儿”现场直播,推介崇武的旅游品牌“惠女风情”。崇武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崇武旅游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接待游客数量逐年上升。现在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

主要旅游景点

石艺博览城位于崇武古城南侧濒海处。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背衬壮丽石城,基托雄浑岩坡,东有国际航标灯塔,西近对台货运码头。景域内地形起伏有序,绿茵片片,石径纵横。设置25个景区,荟萃500多件石雕精品,千奇百异,美不胜收。其中最突出的是:

(1)龙壁龙柱。进口大门处,前置一巨型石壁墙,上为浅浮雕“双龙戏珠”,造型简朴,雕工精细,龙体丰满魁伟,神韵威猛。门内竖一对5米高蟠龙石柱,每根柱上各有粗细不一的9条龙,盘旋飞动。

(2)惠女乐园。入门不远的小山坡处,绿地上树阴下,设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一群惠女单体圆雕像,喜迎宾客,亲切和蔼。

(3)古典名著人物观赏。以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人物为主题的4个人物观赏园,分布于不同角落。人物雕塑都保持民间工艺的特点,雕刻技艺也以传统的“繁”、“巧”见长。

(4)戚继光石像。这是20世纪80年代崇武石雕技艺新发展的一种表现。石像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实高10.8米。系专家设计、艺匠加工而成。

(5)动物世界。集中设置的“十二生肖园”、巨形“黑猫白猫”,分置各显眼地点的形态各异的石狮,还有众多小巧玲珑的动物雕件,都注重形神兼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妙趣横生,反映崇武石雕的当代水平。

(6)华夏神话。园区设置有反映哲理和智慧的神话人物和神话传说,包括几组十八罗汉及如来佛等人物雕像,还有“寓言园”。此类雕件内涵丰富,雕刻手法倾向抽象夸张。

(7)观音坡。这里展示的各种观音雕像,原系日本现代艺术家设计,崇武石雕艺人加工时又融入当地观音像造型的优点。这些雕像已不是严肃的神,而是活生生的美女。

(8)石灯笼。十多座日本式灯笼,造型有矮小简朴的,有高数米且结构繁杂的。这是崇武几家知名石材厂特意加工的。艺匠大胆对日本艺术家的设计加以改进,艺术欣赏价值更高,在日本很受欢迎。

“石艺城”乃群众游乐场所,置于这里的作品多出自普通民间艺匠之手。这些雕件不但精美,而且重视放置的大环境,因此显得无滞无碍,和谐悦目。

另一新奇的组成部分即“鱼龙窟”岩雕。这是基于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目的,由著名美术家洪世清创作并现场指导雕作的滨海景观。以古人诗句“孤城三面鱼龙窟”取名。1992年冬开工,1997年夏结束。内容包括海生动物雕刻及名人题写镌刻两类。

海生动物雕刻150多件,遍布于滩头、水中及石岩上。最壮观的是海门亭迎面依岩礁原形雕成的大海龟。它身长23米,宽15米,涨潮时潜伏水中,退潮时渐露面目,人称“天下第一龟”。岩雕群既顺其自然也讲究结构。有铺垫,有跌宕,有高潮,既具单个自然美,又显群体艺术美。

题写镌刻有30多件,多处于岩壁上,多出自文化界名人之手。美术大师刘海粟98岁高龄时的赐墨“天风海涛”,101岁的老艺术家朱屺瞻题写的“天趣”,都刻于最显眼的地方。西泠印社社长钱君陶题写了对岩雕作品的评价,对欣赏岩雕是很好的启示。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题写的“崇武岩雕”4字,立碑于高处,起了总揽作用。名人题写给岩雕群增添了光彩。

岩雕被称为“大地艺术”,其创作构思是:取岩石的自然原生态,由艺术匠师进行美术加工,但留下余地让大自然去冲刷,抹去人工味,重返原生味。天人同构,达到艺术的再升华。

洪世清教授为艺术呕心沥血,并把他的成果贡献给崇武。他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文化广场位于崇武城西南侧崇武港内港池东岸。2003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0980平方米。东侧背靠环城路设舞台,面积1500平方米,高2.2米。台前壁有以崇武民俗为内容的大型浅浮雕。西面大门临莲岛路,入口处两侧竖10根石雕巨柱,上沉线雕内容反映中华文字发展历史。石柱两旁各有2500平方米的绿化园地。中部为面积1万平方米的石铺广场,石片均经精雕抛光。广场南北两侧建有镇文化中心站、影视厅、展示厅、儿童乐园、旱冰场等。前有25根石廊柱,柱上雕刻的内容反映自盘古开天辟地至今走进新时代整个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名人名作。广场的整体设计匠心独具、寓意深刻,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体现崇武石雕技艺的高超。

赤湖海滨森林公园位于莲岛路溪底路段,系利用沙滩的幽雅自然环境和国营赤湖林场(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的原有基础,由福建省林业厅投资兴建的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公园在众多高大的松、柏、衫、木麻黄,以及俊逸的柳、榆、竹、棕榈的掩映下,建有大型的中心广场和现代花果观赏园、养生池。中心广场分成24块叉形铺地,中央竖一雕刻图腾的石柱,柱高15米,底座周围安置十二生肖石雕圆雕件。这些寓指一年12个月24节气尽皆风调雨顺。花果观赏园里,种植着热带和亚热带的名优水果、花卉及蔬菜。公园运作以来,深受游客喜爱。它必将推动此处沙滩的开发,成为很好的海滨绿色生态娱乐场所。

豪翔石材展示中心位于莲岛路崇武镇与山霞镇交界处南侧的泉州豪翔石业有限公司。展示中心分设室外展示场A、B、C3部共23个小区,占地总面积8000平方米;室内展示馆A、B、C3部,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展品包括:豪翔公司9大形象产品,各种假山亭景、园林构作、异形石材以及大中小型号的石制产品。展品中最值得观赏的是参加“豪翔杯”雕刻大赛的86位中外艺术家的近百件雕艺作品。该中心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西沙湾娱乐中心1995年开始在天然滨海沙滩西沙湾投建一些海泳、游乐、观海、休闲、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吸引旅客。1997年5月1日,举行经营启动仪式,同时举行大型的海泳比赛。2003年开始投建五星级假日酒店,成为娱乐中心的龙头企业,各项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并提高档次。

西沙湾娱乐中心拥有全国独特、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庙”的解放军烈士庙。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84师251团自海路南下途经崇武,在西沙滩上抗击敌机保护民众而牺牲数十人。1993年,新加坡归国侨胞曾恨,发起扩建宫宇,得到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的支持。扩建时又把1954年9月在崇武港抗击敌机牺牲的3名人民海军战士加进去,改称“廿七大人宫”,又称“解放军烈士庙”。新建庙宇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包括烈士亭、烈士纪念馆,还有望海亭及观潮亭。原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欣然挥毫题写碑铭:“为了人民,死得光荣”。此庙兴建以来,大大增强了西沙湾的吸引力,来此瞻仰敬拜的解放军指战员、大中小学生、各地游客以及新闻媒体络绎不绝。人民解放军不少老将军给庙题词或赠匾,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赞扬崇武人民拥军的热情。现在这里已被泉州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崇武旅游的一块热土。

惠女民俗保育区崇武镇是惠女聚居的一个原生地。崇武镇在开发旅游产业时,充分重视发挥这一品牌的作用,规划以惠安女最集中居住的大岞山麓为重点保护培育区域。经多方努力,已初步形成一个以淳朴民俗风情与峻秀岞山佳景相映衬的旅游景点。这一区域惠安女服饰的独特风格得到较好的延承;大岞村和港墘村各建一条惠女民俗街,大岞村于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魅力乡村”。

2007年6月2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厦门)创作中心在港墘村设立的惠安写生基地暨“惠女风情”艺术创作基地正式挂牌成立。随后该基地又与崇武民营的泉州市惠女风情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成惠女风情水乡渔村休闲基地。保育区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基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三面环水,内设惠女风情艺术馆、船模馆、多媒体会议室、阅览室、网络中心、大型中餐厅,还开发了钓鱼台、烧烤区、露天影院等。

古民居观赏区闽南古建筑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已形成多处旅游景点。这些古建筑多数是惠安(主要是崇武)的匠师建造。崇武古城总面积5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用地面积32.9万平方米,其中古建房屋占地面积13.14万平方米。这些房屋充分体现了崇武建筑匠师的技艺水平和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崇武古城规划确定“4街18巷”为路网系统,8处文物保护单位(即云峰庵、关帝庙、天后宫、灵安王宫、东岳庙、武功大夫第、何琼玖故居、戴卓峰思德祠)及76座优秀历史建筑为核心控制地带。计划拆除风貌和质量极差、不协调及有障碍的建筑物,实现整座古城的保护和居民生活、旅游开发三者并驾齐驱。规划通过后,已于2008年初组建专职办公室加以实施。以“保护先行,旅游跟进”为原则,力争在2020年完成,届时将成为富有个性、特色、魅力的旅游热点。

旅游服务设施

崇武镇旅游产业开发已形成一些经营企业,现有:

崇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1997年创办,附设于崇武古城风景区管理处,镇属单位。配合管理处实施风景区经营管理,组织培训导游队伍,在旅游黄金周及重要节假日或重点接待时,组织惠女服饰、风情及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旅游推介宣传促销。

海兴旅游服务中心2006年组建,附设于海门村委会,村属企业。负责配合设于本村地域的“石艺博览城”风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单位的经营管理。

全镇专业经营旅游服务的企业有:

新宏旅行有限公司设于莲岛路五峰路段。

惠安天马国际旅行社崇武服务中心设于莲岛路西华村路段。

惠安平安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崇武旅游售票服务中心设于莲岛路西华村路段。

全镇配合旅游产业开发兴办的星级综合性酒家有:

西沙湾假日酒店位于半岛南岸西沙湾。2003年投建,2008年9月开始全面试营业。系按五星级标准设计建成的滨海酒店,总建筑面积77000平方米。经营设施项目有:配置同声传译系统的多功能国际会议中心;中餐厅及西餐厅;露天酒吧;包括有标准房、豪华套房、楼中楼、公寓套房、部长级套房、总统套房等各类型客房共265间(套)。豪华KTV包厢80套;拥有健身房、恒温游泳池及户外网球场的康乐中心;超豪华的水晶宫娱乐城,还有桑拿贵宾房、水疗、棋牌室、茶艺馆、水上摩托艇、沙滩摩托车等设施。

崇武大酒店位于莲岛路北侧溪底村路段。占地面积8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7274平方米。经营住宿、中餐、RTV、KTV、美容、健身等项目。配置中央空调,拥有多功能会议厅,室内景观电梯等大型设备。开业以来多次接待全国及省级会议。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泉州举办时,被指定为定点接待酒店。

海峡酒店位于莲岛路南侧霞西村与龙西村交界处。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建有总面积6635平方米的7层大楼。经营住宿、中餐、RTV、KTV、美容等项目。设置豪华商务套房、日式套房及标准房共33间(套),配有中央空调及各种现代设施。

海天大酒店位于崇武文化广场南侧。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建有总面积8268平方米的8层大楼,是集餐饮、住宿、娱乐、商务为一体的涉外旅游饭店。设有客房、餐厅、会议室、商务中心、RTV、KTV、洗浴中心等项目,配有中央空调及各种现代设施。

新航海大酒店位于莲岛路南侧霞西村路段。

鱼卷特产飘香

崇武镇有众多的特产,如手织工艺品、石影雕工艺品、海螺贝壳制品、惠安女服饰装饰品、鲜美的渔产加工品等等。既体现出加工手艺的精湛,又饱含民俗风情的奇特。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些珍品也进一步得到开发。它丰富了崇武旅游的内容,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崇武镇经济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已经成为地域性品牌的“崇武鱼卷”。

崇武人的习俗中,十分重视团圆。因此有不少寄托团圆希望的心理在生活习俗中反映出来,鱼卷就是这样产生的。

鱼卷在当地民间作为宴席佳肴已有数百年。婚喜宴席头道菜往往要上鱼卷称“头圆”;年过节或家庭普通宴席,也多有此道菜;家庭主妇都会做这道菜。清代后期已有加工出售的专业店和小吃店,还出现加工名师傅。民国时期,鱼卷加工质量越来越讲究,并逐渐向周边地区销售。宴会上,人们常会据鱼卷品评厨师水平的高低。

正宗的崇武鱼卷选优质鱼为基本原料,以马鲛、鳗、鲨等最佳。加工时先去掉骨头及内脏,细细去掉鱼皮刮下鱼肉;最后加上精制地瓜粉、猪肉碎、青葱碎等作料,搅拌调匀并让发酵到一定程度;然后把鱼浆卷成一条条圆体状,有的还加裹一层猪网纱油,放进蒸笼里以猛火蒸熟。

熟鱼卷可立即食用,也可暂贮藏几天。若放进冰箱或真空包装,保鲜期可达几个月。食用时可切成小段放进清汤里熬炖,也可切成薄片或丝状在热油里炒。盛宴上都取前者,保持圆体状以示圆满。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唇齿留香,下咽回味无穷。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初尝者如果不加说明,常不知是何原料制成。崇武改革开放后,鱼卷作为崇武的特色小吃声誉倍高,销售量猛增。

崇武鱼卷历来为手工制作。加工过程各环节都凭加工者的手感作判断,因而质量差异甚大,产量也受到限制。后来有企业在传统手工加工技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对鱼卷的各种配料比例、搅拌各程序的时效及蒸煮的火候等,作了科学分析,得出合理数据,克服了机械操作存在的问题,终于保证半机械化加工质量稳定。由此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目前,“崇武鱼卷”已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成为崇武镇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产品。2007年统计,全镇拥有专设加工场的企业28家;此外还有家庭式加工出售的百余户;全镇年总销售量达2000吨左右。其中,瑞芳鱼卷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质量监督管理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中国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曼玲食品有限公司的鱼卷产品荣获国家质量安全QS认证,在泉州市首届美食节被评为“泉州市十佳美食”,后又荣获“泉州市十佳农家菜”称号。蔡记鱼卷也被评为“中华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