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43

第43章 坚持做眼保健操

专家介绍,每天按摩眼眶周围穴位,有助预防近视。据了解,每天下午,眼保健操的音乐都会在大多数校园内响起。大多数学生都会随着音乐认真做眼保健操,但却很少有老师能坚持做眼保健操。眼科专家称,不少教师常会用眼过度,有时觉得眼睛干涩后,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其实这时眼睛已非常疲劳了。长时间伏案工作时,可每隔一段时间停下来,适当望望远处的景物,这样也有助缓解视觉疲劳,预防近视。

专家锦囊

做眼保健操按规范操作很重要

和大家一起重温眼保健操正确的操作方法。介绍一套5节眼保健操。

动作要求:坐姿或站姿。双脚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正直,全身放松,两眼轻闭。

第一节。挤按睛明穴

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半分的地方。做这节时要闭上双眼。用两拇指按在睛明穴上,挤按鼻根,先向下按后向上挤,一按一挤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和轮刮眼眶

太阳穴在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大约一寸的地方,轮刮眼眶的穴位有五个:攒竹、鱼腰、丝竹穴、瞳子、承泣。做时先刮后揉。用两手拇指螺纹面按住左右太阳穴上。其余四指拳起来,用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流刮上下眼眶。上眼眶从眉头到眉梢,下眼眶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先上后下,各二拍。轮刮一圈是四拍。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太阳穴四拍。共八拍。连做四个八拍。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边的正中。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的两侧,中指尖挨鼻根,大拇指支撑在下颌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按揉四白穴时手指不要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连做四个八拍。

第四节。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在颈后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的凹陷地方。做的时候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风池穴上,每拍按揉一下,共做四个八拍。

第五节。干洗脸

这一节是将两手四指并拢沿鼻梁两侧向上推,一直推到前额,然后顺着两侧眉横骨沿太阳穴向下拉。向上推是四拍,向下拉是四拍,共八拍,连做四个八拍。做操时最好在看书、写字或复习功课以后进行。

做操时,注意力要集中,按揉穴位要正确,手法要轻缓,觉得酸胀就对了,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擦伤皮肤,更不要按到眼球上去。如果脸上有疮或疖子,眼睛有炎症或外伤时,应暂时停一段时间,待伤病好了以后再做。

不正确手法有害眼睛

穴位找不准、动作不规范恐怕是中小学生做眼保健操时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记者了解到,曾经有人专门针对此问题做过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1 662名小学生和1 458名初中生,结果发现,做眼保健操时不知如何查找穴位者小学生为95.85%,初中生为90.40%;不知操作力度者小学生为97.11%,初中生为94.24%;不知揉、按、挤、刮等基本手法者小学生为91.94%,初中生为82.85%。

据专家介绍,眼保健操不正确的手法可能无效,甚至有害,有些小孩将“轮刮眼眶”变成“轮刮眼球”,结果导致角膜变形,影响视力。而用不干净的手按“睛明穴”,容易导致眼部感染。

新版眼保健操和老版有何不同

为遏制学生近视发病率日益增高的趋势,2008年9月相关部门对1972年版眼保健操进行了修订。《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已经在北京市近2 000所中小学内推广。新版眼保健操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对原来的两个章节进行修改后,又对其中一个章节进行替换,总时长仍为5分钟。老版有一节为“干洗脸”,考虑学生手上的细菌有可能进入眼睛和嘴部,因此新版将其改为“按头部督脉穴”。督脉穴是从面部人中穴到脊椎,考虑操作方便,第五节只按揉从前额到脑后发髻处的一段。此外,新版眼保健操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如第一节中增加了“脚趾抓地”动作,不仅使学生全身得到放松,而且新颖的方式也使学生们感到“很有意思”。

预防近视不能过高期望眼保健操

随着新版眼保健操推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以说大家对新版眼保健操预防近视抱有很大希望。面对目前学生近视发病率的日益增高,而至今还没有理想的方法来应对的情况下,对老版眼保健操进行修订并推广应该说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探索。文章同时报道了“新版眼保健操对改善学生视力、缓解眼部疲劳效果明显,各项指标优于现行眼保健操”。然而,这只是在“2008年5月至7月,北京市疾控中心对3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新版眼保健操的试用追踪和效果评估”的结果,也就是说其防治近视的远期效果及其详细机制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检验。

应该说,不管是老版还是新版的眼保健操,都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推拿法、经络穴位,再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种按摩疗法,只要操作正确,是可以通过放松眼部肌肉、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来缓解视觉疲劳的,对眼睛的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对近视眼的防治也是有益处的。但是,对新版眼保健操抱有过高的期望,想将防治近视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希望寄托于新版眼保健操,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像把防治全身性疾病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几套广播体操一样,显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近视率日益增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于眼睛的滥用上。至今,眼球生长发育期看近过度和近视的发生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已被证实。因为近看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眼睛的睫状肌长时间持续收缩,可先形成调节痉挛,视觉疲劳,尔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早在1980年,一个名叫Wallman的外国学者,就用小鸡实验证明了鸡的眼睛在长期看近不能看远的情况下可形成高度近视和眼轴变长,而既能正常看近又能看远的和长期只能看远的鸡均未发生这种变化。后来又有很多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也证明长期看近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眼睛的生长发育期看近(一般指5米以内的距离,距离越近越容易导致近视)的时间就像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样,如果消耗超过了这个限度,眼球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就会引起近视,所以,防治近视的关键应该是“节约用眼”。

节约用眼有五项措施

(1)避免连续看近时间过长。注意阅读、写字、操作电脑等连续看近40分钟后应休息、看远处10~15分钟。尽量控制每天累计看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2)在学习中注意适当选择使用听来替代阅读,以减轻眼睛看近负荷。(3)注意改善需要较长时间看近的环境。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座位;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4)纠正不良看近姿势。阅读和操作电脑时,要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要保持在约33厘米,眼睛距离35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60厘米,距离38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70厘米。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5)尽量减少需要长时间看近的娱乐和游戏。现代城市儿童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如个人玩具、游戏机、电脑、电视等,每天很少有机会能脱离视近环境。为此,家长及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

温馨提示

眼科专家透露,个大医院经常都有“红眼”小学生前来就诊,经检查,这些小学生大多患的是急性结膜炎。经医生询问,这些小学生都称,他们在做眼保健操前从来不洗手。专家表明,不干净的手含有大量引起急性结膜炎的病原体。所以,家长要提醒孩子在做眼保健操前一定要洗手,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

良好习惯日常做起

有的人成天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有的情侣日夜在电影院里看大片。这样会使眼睛“透支”得很严重,从而导致近视、干眼症、结膜炎的发生几率大大上升。

专家建议,预防干眼症,首先要切忌“目不转睛”,适当增加眨动次数对眼睛有利泪液分泌和分布。使用电脑超过1小时,应向远方眺望,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让眼睛自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