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42

第42章 眼病患者慎重做“倒立”运动

时下,健身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体位倒立健身法也开始盛行。这种方法对以下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晚上不能熟睡,记忆力减退,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精神不能集中,抑郁,腰痛,肩膀酸硬,精力衰退,全身乏力,便秘,头痛等。但是,多数眼病患者是不宜做“倒立”运动的。

专家锦囊

双手倒立后眼睛肿胀是怎么回事

倒立是在体操中常见的动作。倒立时的基板动作是头朝下,脚朝上,做此运动时常会引起面红耳赤,颈部血管怒张等现象。当倒立之后恢复正常体位时,又常出现头晕眼花的反应。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懂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上述体位变化时血液的分配情况。

人体内的压力感受器是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处分布的神经末梢,他有感受血压变化的功能。平时,由于人体的血液是按各器官的活动情况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的,血压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高度,这些压力感受器对恒定的血压并不产生兴奋冲动。但当体位突然改变时,比如在例立时,由于重力原因,头面部的血液量增多,因此,对主动脉和颈动脉血管壁的压力突然增大,血管膨胀起来,因而刺激了该处的压力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管理心脏和血管活动的中枢,反射地引起心跳频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同时引起头面部的小血管收缩,下肢和胸腹腔等部位的血管舒张,以减少血液流向头部。但是,当从倒立的体位变为正常站位时,由于重力原因,大量的血液又向身体下部流去。但由于头面部的血管仍处在收缩状态,下肢和腹腔等部位的血管仍处在舒张状态,血液暂时淤积在下肢和胸腹腔的血管里,因而造成头面部的暂时供血量不足,头部和视网膜暂时缺血,于是就会感到头晕眼花。

身体的姿势会影响眼压。正常人在由坐姿换成平躺位置时,眼压可能上升6毫米汞柱。若是采取倒立的姿势,眼压可能会上升10多毫米汞柱之多,因此,青光眼患者若有做瑜伽运动,我们会劝其尽量避免倒立的动作。

眼病患者慎行倒立运动

近些年来,很多健身爱好者热衷于倒立、倒行等“反常态运动”,它是一项简便易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但事物总是相对的,反常态运动不当,也可能造成健康方面损害。

专家指出,倒立伤眼。对于常人来说,做倒立活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全身的血液供应状况,特别是有助脑部的血供,对防治颈椎、腰椎、内脏下垂等病有益。但研究发现,倒立运动者的眼压和视网膜动脉压有增高现象,常需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不少人还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和眼睑充血。更为严重的是,倒立可致眼内液体压力增高,压迫视神经,使视神经受伤,造成青光眼。这种病能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最终完全失明。因此,患有青光眼、高度近视、糖尿病或视网膜血管等眼病者当慎行倒立运动。

温馨提示

很多孩子喜欢做倒立运动,有的家长还会饶有兴趣地协助孩子做倒立。但研究表明,长时间倒立活动对儿童是有害的。儿童长时间倒立时,可造成颅压升高,其视网膜的动脉压也随之上升,结果可能引起一时性视野缺损,严重的可导致眼睑出血。虽然儿童眼压调节能力较好,但若经常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将会带来损害其调节能力的不良后果,严重者将会影响视力。

有关专家指出:儿童不应进行长时间倒立活动,如非要做这种运动,须注意时间的限制,每次不超过3~5分钟,而且应避免连续性地做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