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南辛赏柴
33241400000060

第60章 鉴赏琴筝体验同

筝和琴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琴是集传统文学、美学、哲学、音乐精华之大成者,但因其深邃的音乐意境不易为人理解,甚至在不同琴家之间也未必能形成共鸣。古筝则雅俗共赏,它通过清脆委婉的音色与韵味,比较直接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传递出来,受到人们喜爱。

古筝与古琴不单是构造上不同,乐理方面也有差异。古筝音高,加持力强,铮铮然也。它就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极具张力,但是缺乏一点刻骨铭心的意境。古琴音量小,显得内向,只有在特殊环境下才会打动人,而被感召的首当其冲是弹奏者自己,古琴知音可遇不可求,弹奏古琴的境界,或许只在于演奏者的心境妙和于自然。它像似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使用低沉声音在讲述,耐人寻味。

真没想到,听雨轩关于古琴和古筝的相关描述,竟与笔者鉴赏柴窑器物时的心境暗相契合,换言之:当您端详北宋柴窑时,就像是在聆听悦耳的古筝,心事荡漾,对境演绎出御园里的牡丹,晴日下的杜鹃,朝露中的石榴,能醉其心;而鉴赏后周柴窑,则与弹奏欣赏古琴相似,凭空幻化为山谷中的幽兰,浮云下的竹海,清溪旁的水仙,意境悠远。

下面依循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的胡笳韵律,慢吟出一拍:柴窑本自五代宋,鉴赏琴筝体验同。千余年兮曲虽终,响有余兮妙无穷。乐理随人心事兮有变则通,是知磁土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周与宋兮异时殊风,天与地隔兮母西子东。乐吾研判兮上达于苍穹,六合纵横兮求索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