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南辛赏柴
33241400000122

第122章 后记

自打柴树青教授于2008年8月在大河网发起“郑州柴窑大讨论”以来,发表见解者寥若晨星,点击浏览的人数却不少,伴随着三省、市专业研究会(所)的相继成立,有关柴窑的探索愈发成为鉴藏界的热点。截至发稿前,大讨论栏目点击率已经突破廿余万次。本书内容以笔者参与讨论时所发表的见解为其蓝本,冠名南辛,以示个人学术观点,“赏”者乃指鉴赏之意。

开展鉴藏讨论的在线作品,略经整理后出版发行属于一种尝试。故此类文本体裁有其独到风格,其间充斥着为使表述有据而加以引用的文摘图片,沉淀着抽茧剥丝般日趋深化的思维结晶,兼容了同好相互砥砺的即兴唱和,反映并折射出藏家之间探索时的情感交流,甚至不乏意兴阑珊时所新编的历史故事等。凡此种种,或可将其归属于鉴藏札记一类。

其实,称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此番鉴赏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所直接指向和寻求破解的,乃是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名、历千年之久的柴窑谜案。对于晚唐五代时期的柴窑,收藏与鉴赏都极不容易,既缺少具有详尽说明的历史著述,又看不到可供对比的馆藏标本,即使权威的田野考古资料,当下也还是空白。因此,免不了同好们在线热议,触发貌似激烈的一次次论争,乃是收藏论坛中的稀松平常事儿。文本对此保留了些原貌,以为此段探索的写实记录。鹏飞、家乡人、视点、云外客、马玉希、覃怀、寒食敬、柴窑王子等藏界友人,积极参与攻关探讨,由此相与发生的思维激荡,成就了篇幅中的精粹部分,相互切磋,相互增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予作此札记,亦非单纯为了揭示什么是后周柴窑,还延伸性地探索了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当然,关于“什么是”的首要问题,并不会因本书的出版发行而宣告结束,对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诠释,势必将在收藏界同仁中持续地产生反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令人感到宽慰的是,此番鉴赏已经涉及到了柴窑器物的分期断代、色系构成、器形制式、艺术特色、文化传承以及吉祥寓意诸方面,在本篇末尾,结合自家收藏对柴窑的烧造方位及疑似窑坊主人,提交了可供破解谜局的宝贵线索。可以确信,经过同好师友们的再接再厉,必将搭建起后周柴窑的学术框架,位居“六大名窑”之首并以“瓷皇”著称于世的柴窑,终将被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本书瑕不掩瑜之处,也在于为公众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弥足珍贵的柴窑图像。此番文物通过书籍形式集中亮相,适应了高端古陶瓷收藏急剧升温和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时代需求。它们的示现,或许正是时下一些收藏鉴赏人士所求之不得的。同时,它也是在古瓷器仿制品泛滥的情势下,为保护后周先民卓越的创造免受玷污,由民间鉴藏人士自发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毫无疑问,人们无不翘首企盼并等待着考古发现的权威报道,在柴窑信息缺失的背景下,存在着宽广的领域供人们去求索论证,作为破题之作的此番“赏柴”,偶现举证失准似亦合乎情理。

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孙学海和著名陶瓷专家赵青云曾经受邀鉴赏柴器实物,两位老先生分别肯定了笔者所出示的大周珍藏享有悠久历史,可归属于五代或北宋时期。资深专家所给予的鉴赏评定,增强了作者发表赏柴心得的信心。

感谢给予编著此书提供支持与帮助的前湖北省博物馆林奇馆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执行主任袁冰(弘二)教授、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明博士以及各界师友,尤其还要感谢伊拉克驻美大使夫人杨英女士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付诸的努力!

杞菊庐藏主人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