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
33240200000045

第45章 喀什 一缕香魂散处

●地理特写:喀什是中国最西边的一座城市,位于新疆境内,东边紧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边是昆仑山,西边是著名的帕米尔高原。

●适合人群:喜欢研究历史之人;休闲放松之人

●漫游路线:喀什古城、香妃墓、叶城、千佛洞

●怀古指数:★★★★

●旅行秘籍:喀什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食物多为清真食物,所以在此处就餐时,要注意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喀什,古老的山河,醉人的容颜。

在夕阳落山的地方,风卷着黄沙漫天飞扬,一颗明珠一样的地方在黄沙中闪烁着绿莹莹的光芒,这个地方,终年有着迷蒙的天气,终年有着如血的残阳,终年有着瓜果飘香,终年有着故人,思念断肠。

喀什,像一位有着龟裂粗糙大手的老人,拄着拐杖,从几千年前走来,沉重而坚强,乐观而开朗。作家周涛说,你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喀什有着怎样的神秘和古老,有着怎样的无法言说,让久居新疆的作家能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道道厚重的土墙,把喀什和世界分离成两个地方,嘈杂繁华的世界,似乎一直没能穿透这道土墙,所以,在尘世受够了喧嚣的人,总愿意一头扎进这安静的喀什,肆意浸染五彩缤纷的颜色,品味芳香四溢的瓜果。

不知道这片土地是否还记得张骞出使西域的驼队,是否还记得林则徐带着木枷的流放?是否还有片土地容得下丝绸之路的繁华,容得下维吾尔族老人深邃的目光?

岁月太过漫长,连喀什葛尔的胡杨都忘了哪年的骑兵曾经征战过这个地方,忘了班超曾经带来怎样的荣光。只有曾经的一缕香魂,依然未曾散去,守着喀什,守着胡杨,守着心心念念的这个地方。

香妃的故事在中原流传了百年,娇艳的容貌,婀娜的舞姿,带着歌舞之乡独有的风貌惊艳了清廷皇族,那一身的花香,引得蝴蝶儿前来喝彩,当年的御花园该是怎样的一片繁华热闹,集万宠一身?然而远在喀什的家乡,依然是无法割舍的地方,香消玉殒的刹那,那缕香魂早已经趁着风夜来还乡,终究魂归故里。

色彩绚丽的琉璃瓦,堆砌出了一个香冢,却堆不出香妃的思念。百年时光,这里的变化早已无法比拟,不知道香妃的灵魂,是否还守着这个地方。选一个晴朗的日子,拜祭香妃,拜祭我们每颗流浪的心,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永久的共融,我们懂得香妃的思念,和她不变的纠结。我们祈祷香妃能在这里安息,祈祷那美丽永远护佑喀什,永远长存西疆。

然后换一身装扮去拜访胡杨林。一顶太阳帽,一副太阳镜,一双运动鞋,一套运动裤和夹克,才配得上胡杨的铿锵。生则千年不死,死则千年不倒,倒则千年不朽,三千年,造就了胡杨,顶着飞沙走石满穷塞的苍凉,在这苍茫的戈壁上,只有胡杨焕发着生机,这古老的树木,沉默着应和驼铃,坚强地抵抗风霜。

原始的胡杨林里传出阵阵高亢的歌声,粗犷辽远的嗓音穿透了千年的大漠,赶着一队大雁穿过了夕阳的心脏。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上,几株红柳树火红的老枝,顶着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了一个喀什的暮色。叶城的轮廓,就如此清晰地雕刻在余晖中。千佛洞的传说还在流传,八百年前的壁画,被大漠的风剥落了容颜,然而这一个个洞窟却整齐地排放在眼前。

能否想象,背景是一片戈壁的广袤无边,眼前是一排排佛像的遗迹残片,那是怎样的近和远,怎样的地和天?

千佛洞的故事,最适合长坐,然后冥思。和历史的沟通,只能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才能更加顺畅和深刻,让浮华的思想沉淀,让急切的思维更加悠远。

古老的喀什城里,用泥土构筑的房子,像春燕衔泥雕琢的小巢,星罗棋布地摆放在这如沙漠翡翠一样的土地上。幽深的小巷,一扫江南的烟雨蒙蒙,换上一身干净利落的戎装。没有小桥流水,却有石头和高墙,没有几枝桃花,却有一架葡萄,没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却有骑着驴的老者,那其中的智慧,全部都隐藏在笑眯眯的皱纹里——时光不是没有痕迹,而是把痕迹潜移默化地写进了喀什人的心里。

在这里,你会看到时光是怎样走进了喀什,又怎样雕刻下痕迹,然后怎样离开了这座城池。赶在节日的时候,换上维吾尔族的盛装,跳起舞蹈,这古老的歌谣,这古老的仪式,是一个民族对天地的祈祷。

石头城的月光,凉凉地洒满了一地的银色。埙的音乐,是最好的伴奏,悠长的乐曲,穿透了游子的心脏,温暖了这一座城的冰凉。

昆仑山蜿蜒绵长,千百年来护佑着喀什。山顶的积雪,还未融化人世的苍凉,山麓的羊群,勾画出一幅隔绝尘世的异域模样。

这就是喀什,一个从古老的迷雾中走来的城市,抖落一身尘埃,走出了沉重的阴霾。太阳在这里归于沉寂,而心灵自此无比轻盈而明澈。

一手挽着大漠,一手挽着昆仑,喀什,抛不下的厚重,抛不下的久远,抛不下的,那抹醉人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