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一本通
33220300000084

第84章 治疗“心病”有新招

随着科技的发展,介入治疗蓬勃发展,介入技术是将一根很细的导管通过血管穿刺放入血管,沿血管走行进入心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干预的新兴技术。目前,应用“休养生息法”已使10余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达70~80毫米的大心脏患者的心脏缩至正常大小。

专家锦囊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包括PTCA、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内膜旋磨术、溶栓疗法方法。其中PTCA是目前应用最普通的一种,它是将带有球囊的导管放入血管,将球囊放到合适的位置后,向球囊内注射造影剂,加大球囊内压力,使其扩张并压迫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被压迫形成撕裂血管呈纺锤形扩张,从而达到扩大因斑块而狭窄了的血管腔,以便改善心脏血流。冠状动脉支架术是用金属支架支撑在冠状动脉内的狭窄处,使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向外扩张,达到血管重建的目的。

介入治疗最大的优点是创伤小,实施迅速,对于急性心梗等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患者易于接受。但由于其本身技术上的缺陷,对于冠脉病变弥漫、伴有偏心性钙化斑块、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属于绝对或相对禁忌。另外,在PTCA+支架植入6个月内约有1/4~1/3的患者出现冠脉内再狭窄,这是目前心脏内科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覆膜支架使植入后再狭窄率明显下降,但尚无远期通畅率的报告,并且费用高昂。

新的冠状动脉介入药物涂层支架是将一种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通过高科技手段均匀地涂在支架上,使其在血管局部缓慢释放,产生抑制细胞的增生作用,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作用显著。药物支架的诞生和临床应用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降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何避免支架内血栓形成已经成为临床的一个新的难题。

其他新型疗法

(1)心脏移植:终末期冠心病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功能低下,EF值&;;lt;30%;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反复心绞痛,心梗发作,内科治疗无效而又无法行搭桥手术的患者,可行心脏移植。

(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此技术利用激光在心肌上打出许多微小孔道,使心室腔内的血液直接供应心肌。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观察了8 000余例,证明此术能使心绞痛明显缓解,可作为难治冠心病的辅助治疗方法。

(3)超声技术排除法:另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利用超声技术将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的斑块消融成被细胞吞噬的细小颗粒随血流排除,国内已有成功的报告。将各种方法联合互补,可使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得到满意治疗。

(4)休养生息法使心脏缩至正常大小:71岁的心脏病患者崔某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采用“休养生息法”精心调治,左心室由81毫米缩至50毫米,射血分数由19%升至50%以上,现已康复出院。

到目前,应用“休养生息法”已使十余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达70~80毫米的大心脏患者的心脏缩至正常大小。这种让心脏休养生息的治疗方案是: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大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并合并应用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的治疗措施。通过中西药物精心调治,使衰竭的心脏逐渐得到休养和养护,最后使衰竭变大的心脏得以康复。

温馨提示

药物支架术后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的支架内血栓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出现,一旦患者提前终止抗血小板治疗,形成血栓的风险就会大幅度增加。国外最新研究表明,置入药物支架后应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少在12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