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一本通
33220300000010

第10章 女性患冠心病有何特点

过去认为女性患冠心病的机会大大少于男性,女性比男性多了一个优势,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使得女性的冠心病危险出现在绝经后,女性比男性发病晚10年,心肌梗死晚10~15年。但是近年来,情况并不是这样。世界大规模研究发现,每年1?650万心血管病死亡者中女性为860万,占52%。女性得心脏病,主要集中在女性的四个生理变化,首先,女性在青春期可能患上心肌炎,从而患上风湿性心脏病;其次,在妊娠期可能并发心脏病;三是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容易患心血管病;四是老年期,更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年龄段,其中冠心病是重中之重。

从冠心病发病率上看,男性更为多见,男女之比为1.5~4.0∶1,差别主要在50岁以前。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冠心病晚发10年,而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明显上升。以上提示我们对40~50岁以前的妇女诊断冠心病应持慎重态度,而对年龄超过60岁女性应增强警惕性。弗明汉心脏研究中心报告,同一年龄的妇女,绝经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未疾病控制绝经者的2倍。国外资料还表明,女性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较男性为高,尤其在绝经期后,其原因除有性别差异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因素。2006年底,美国《妇女健康》杂志称,心脏疾病每年要夺走50万美国妇女的生命,这比死于心脏疾病的男性还要多5万人,此数据让心血管病这一原来的“男性专利”似乎骤然间成为威胁女性生命的一大杀手,其中又以冠心病为最。

医生们才开始认识到心脏病的症状男女大不同。比如有些有心脏病的女性延误了就医的时间,或者医生忽略了医疗的时机,正因为她们没有显现出“典型”的症状。女性冠心病的主要特点:(1)吸烟、糖尿病、抑郁症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比男性更大;(2)就诊率低,传统的认识女性冠心病比男性少,发病症状不如男性典型,而且女性往往更多关心家人,对自己忽视;(3)因发现晚,病变程度重,更容易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

男女治疗有差别

值得关注的是,在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演变过程中,女性也与男性存在着一定差别,比如男性患者发病时,胸口疼痛会延续至手臂;而很多女性患者只表现为疲倦、呼吸困难、恶心、不适、背痛和腹痛,很容易被忽视。所以,一旦发现这些情况,绝经后女性就要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由于女性血管相对较细、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男性、女性在治疗上也有一些差别。

一方面,手术时,女性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例如血肿、出血增多、过敏等;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女性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事件预防时效果有限。因此,虽然在常规治疗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医生对此问题的关注还是会对病人有好处。此外,女性用美托洛尔进行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的效果优于男性;而他汀类药物对女性的效果弱于男性。不过,这些并不影响女性患者的救治,只要根据情况具体对待就可以了,女性朋友不必为此担心。

绝经后女性更易发病

近年来已经不断有研究证明:50岁以上的女性患冠心病的几率不比男性低,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更多,因此,要想摆脱冠心病给女性朋友带来的灾难,最关键的,是要从年轻时就开始预防。

绝经前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的确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的患病几率就会逐渐增加,不断接近男性,到老年时,甚至会后来者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有人认为,雌激素可以保护心血管,而女性在绝经之后雌激素减少,所以容易发病,可是临床上发现,给绝经后女性补充雌激素,并没有降低其患冠心病的风险。所以,女性绝经后容易得冠心病的特征,应该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绝经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预防冠心病:

(1)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合理补充营养、适当维持体重、多运动、少饮酒、保持心情舒畅。

(2)要严格控制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女性绝经后,危险因素越多,患病几率就越大,患病速度就越快,患病后的危险性也越高。有数据显示,女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死亡风险比普通冠心病患者增加2.6倍;而男性则仅增加1.8倍。另外,35岁以上妇女口服避孕药,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其他器官血栓栓塞发生率上升,因此,35岁以上有冠心病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的妇女,不宜服用避孕药。

(3)定期体检:绝经后女性最好定期体检,尤其是检查心血管系统的情况,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准确判断,掌握第一手资料——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指导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脏缺血程度。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达75%以上时,则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悸失常,甚至猝死。尽管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诊断标准,因为有许多疾病如心肌炎、神经功能紊乱等,都可以产生与冠心病相同的心电图表现。因此,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症状和某些特殊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判断才可能准确。我们必须掌握严格的诊断标准,决不能轻易下冠心病的诊断,以免为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和身体上的损害,并造成药品的极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