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投笔从戎:班超
33180900000027

第27章 忠告任尚

班超接到命令后,便收拾行装,准备回国。朝廷派当时担任戊校尉的任尚接替他做西域都护。办完了移交手续,任尚对班超说:“班都护在西域30多年,如今由我这个没本事的人接替您,我感到责任很重,而我自己的见识短浅,请您多加指导。”(“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

)。班超低头沉思了许久,这才语重心长,道出一番经典名言:“吾年老失智,而任君屡当大任,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来此抚驭,他不足虑,只性太严急,还宜少戒。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班超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头脑不灵活了,任都护多次担当重任,哪里是我班超所能比的呢!实在不得已,愿意给您说几句很愚蠢的话。在塞外的官兵,本来就不是很正派的人,都是因为犯了罪才被迁徙和补充到边疆屯田的。而西域民族的心像鸟兽一样,难于顺从,容易反叛。你性情严厉急躁,要知道水清就没有大鱼了,你管得太严了,就得不到手下的拥护。简单容易的小事应少管,一般的小错要宽大处理,坚持大方针就可以了。”

这便是班超的半生经验之总结——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政者越是处于错综复杂之陌生环境,越是面对良莠混杂之特殊人群,就越要分清主次矛盾,懂得适当进行妥协。因为只有懂得妥协,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其实这世上很多事儿都是这样,都要讲究一个平衡、讲究一个中庸,切切不可走向极端。班超从不给敌人留后路,但对于可以争取或需要团结的力量,却总在原则之下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从而海纳百川、融汇贯通,使自己常立于眼观全局之战略高度,这就是一个指挥官的心胸与魅力所在。

何况,西域都护以一帮非凶即恶的充军罪犯,羁縻一堆叛服无常的异域城邦,对士卒什么态度,对蛮夷什么态度,都得好好斟酌。尤其面对五十多个情形迥异的西域国家,更得分别依据其状况性质、及与汉朝历史之渊源,善用其间矛盾与利害之错综关系,加以分析判断,高屋建瓴,战略布局,方可从容执行。总之,在这个位置不仅要具备军事素质,更要具备政治素质与外交素质;有时得大开大合的军事立威,有时又得细致谨慎的外交沟通,平常还得宽容灵活的人性化管理,凡此总总,通通是处事峻急而性格暴躁的任尚所欠缺的。班超卸任前的这番提醒与告诫,可谓金玉良言。

班超离任后,任尚对自己的亲信说:“我还以为班大人有什么绝妙的办法治理西域,从他所说的来看,实在一般得很。”但这些话是班超在西域多年总结出来的精华,也是他事业成功的诀窍,可是任尚却听不进去。自负之人,往往瞧不起平常的事物,看似着眼点很高,其实好高骛远、华而不实。任尚就不明白,这世上所有奇策,都源于日常工作的观察积累与分析整理。所谓欲速则不达,其实政治与武功一样,都没有速成之法的。任尚远没有班超那样超强的素质与胆略,却追求安西速成之法,于是过分自负,急于求成,对手下将士与西域诸国一味采取高压政策,终丧军心民心,导致大乱爆发。两年后,公元106年九月,西域多国密谋联合,围攻西域都护府,任尚落荒而逃,被征回洛阳问责。朝廷只得再派大军,好不容易平定叛乱,但乱源已经种下,到第二年六月,汉军实在待不下去了,只得又撤出西域,北单于残部之势力趁机进入天山,重新控制车师地区,从此丝路再次断绝,史称“三绝”。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