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一句话“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其实在军事应用上,“先发制人”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据《左传》所记载,“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然而,事情并非都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它与“先发制人”之间存在着辩证的与统一的关系。后发制人以防御为手段,以反攻为目的的攻势防御,它往往是弱势一方取胜的惯用手段。
《战国策?齐五》上有:“骐骥之衰也,弩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弩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借也。”其意是,当千里马的力量用尽了,即使劣马也能超越它;勇士疲困不堪了,即使弱女子也能胜过他。从政治上说,这就是凭借“后发”的作用,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策略,这种方法容易争得人心,调动民众积极性,能在短期内扭转当前不利局势。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5年,当时宋国在楚的打击下,慌忙求救于晋国。晋文公决定先拿下曹、卫两国,借以吸引楚军,解宋国之围。而楚成王本意不同晋文公交战,但是一听晋国出战,所以就立即下令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认为夺取宋国是迟早的事情,不想半途而废,于是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的国君,但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的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他们必须同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的国君也就听从了晋文公的话。
曹、卫的背叛着实令成得臣出乎意料,他被气得双脚直跳,叫嚷道:“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晋文公对此举棋不定,而大臣狐偃却让将士们稍安勿躁,先退避三舍。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晋文公,晋文公曾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此时,履行流亡楚时曾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一可以实现国君当年的诺言,博得了民众的同情,二可以避开楚军锐气,待其斗志松懈时再与之交战,这样会更有胜利的把握。
于是,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即到了“城濮”之地才停了下来。同时,秦、齐两国援宋的军队也先后到达,与晋军会合一处,形成了晋方四国联军。这时战场形势是:一边是晋、齐、秦、宋四国军队,一边是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双方准备以十多万兵马决一胜负。晋文公与各国盟军统领,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后,便同赵衰等大臣到有莘山上观战。一开始,楚军元帅成得臣骄傲自大,不把晋军放在眼里,见晋军元帅先轸诈败,就率领大军,直扑晋军,先轸且走且战,到了伏兵的地方,晋、齐、秦、宋四路大军一齐杀出,把楚军先后截成几节,大败楚军。
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曾经说:“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我阴节而夺之,此兵家阴阳之妙也。”后发制人要用潜力,先发制人则用锐气,把敌人的锐气挫损到最低限度,而把自己的潜力积蓄到最大程度去消灭敌人,这才是军事家运用潜力和锐气的奥妙之处。退避三舍,不是消极地退、被动地退,而是主动地退,通过退让而寻找进的机会,积累后进的力量。一般地说,敌人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中,开始阶段组织得都比较严密,缺点和弱点不易暴露。随着时间飞快地流逝,战线拉长,敌我力量消长,敌人的许多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即使是聪明的指挥员也会发生过失。
先暗中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和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就能达到取胜的目的,这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后发制人其实也是先人之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政治方面,它容易争取人心,动员民众,取得相关行业的支持;军事方面,它强调以我之持久,制敌之速决,避免在不利时进行决战,以便争取时间,创造取胜条件;商业方面,它强调避免与强大对手硬拼,而等到对手走下坡路时,再乘机出击。特别是在商业方面,想一跃成了商业的龙头老大,商家就必须抓住并充分利用机遇,运用好“后发制人”的厚黑经营术,才能让你在商战中应对如流。
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我们应该懂得“物速成而疾亡,晚就而善终”的道理,明智的商家不会因一时冲动而同对方决一死战。尤其是面对强大于我的对手,更要注意避其锐气,以待其竭。经商过程中,一定要多学多干多观察,去寻找并抓住机遇,而且还要“厚”,不能轻易放手,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可以不具备过人的才智,但一定要有善于观察周围局势变化的眼光,一旦你选对了时机,即使“后发制人”也同样让你在商战中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