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025

第25章 Chapter 8 心肌炎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能引起心肌炎。

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严重者可能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人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

患者多有上呼吸道、肠道或其他感染史,化学品及药物中毒或过敏史以及全身性疾病的其他表现。

心肌炎的分类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病毒性心肌炎和中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1.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原因

病毒性心肌炎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可有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过度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其他如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2.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注意摄入鱼、虾、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后的治疗药物有金刚烷胺、免疫抑制剂等。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春天要预防心肌炎

春季气候变化多端,各种病毒、细菌容易繁殖,因此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心肌炎是指毒素或毒物所致的心肌炎症,白喉、伤寒、菌痢等外毒素、内毒素均可对心肌造成损害。锑、汞、砷、铅剂等中毒易发于工业污染区;河豚、一氧化碳等中毒在城镇时有发生;某些药物如奎宁、依米丁、阿酶素也可引起心肌损害。中毒性心肌炎往往是全身中毒的一部分重要表现,病情危重或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者死亡率高。

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脱离接触毒物或毒素,终止毒物或毒素继续进入体内,清洗皮肤和粘膜,采用催吐、导泻等办法促进其排泄,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家庭护理要点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心肌炎病人急性期休息很关键,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逐渐恢复。同时遵医嘱给患者应用心肌营养药和免疫增强剂。

●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慢性心肌炎(病程1年以上,病情反复发作,伴有心脏扩大者)要长期注意休息,药物治疗。

●饮食调养

多给孩子吃易于消化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

●服药谨遵医嘱

服药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等)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