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33127100000020

第20章 永远都要坐前排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领导者,二是跟随者。二者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跟随者永远不可能有理由期望获得和领导者同样的成就。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拿破仑颇有些得意地对他的秘书说:"你也将会永垂不朽了。"

秘书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拿破仑于是进一步说:"你不是我的秘书吗?"意思是说秘书会因为借着自己的名气沾一点光,让世人知道他。

秘书反问道:"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拿破仑张口结舌,无法回答。他听懂了他的秘书的话:连亚历山大的秘书都无人知晓,何况是你拿破仑的秘书?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往往只能记住领导者,而记不住跟随者,如同人们只知道拿破仑,并不知道拿破仑的秘书是谁;只知道亚历山大,不知道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同样,如果有人提问:"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吗?"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珠穆朗玛峰。可如果再问:"第二高峰?"许多人就不知道了。

如果有人问你:"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吗?"很多人都知道是阿姆斯特朗。可如果再问:"第二个是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了。

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只比珠穆朗玛峰矮了200多米;世界上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奥尔德林,就比阿姆斯特朗晚了19分钟。

第一和第二的实际差距可能很小,但是影响力却差异巨大。人们只记住了第一,而没有记住第二。

所以,要想取得最大的成就,你就要努力在你选择的行业中成为一名领导者,而不是当一名跟随者。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愿意,你永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例如,"谷歌"是"最好的搜索引擎",所以"百度"定位自己是"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直升机李小龙的真功夫很难有人能超越,所以成龙选择了诙谐武打第一;在"四大天王"中,张学友不是最帅的,所以他选择了歌技第一;刘若英不够漂亮,却写文章,写书,她是知性第一;王菲刚出道时号称"邓丽君第二",始终默默无闻,后来成为了个性第一……

在这个世界上,想当领导者的人不少,真正能够成为领导者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成为领导者,就是因为他们把"成为领导者"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成为领导者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o撒切尔夫人出生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对她说:"孩子,永远都要坐前排。"父亲从小就给她灌输这样的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这是父亲对她的教诲,父亲从来都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正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玛格丽特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学校里,玛格丽特永远是最勤恳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以岀类拔萃的成绩顺利地升入当时像她那样出身的学生绝少奢望进入的文法中学。

在玛格丽特满17岁的时候,她便将从政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然而,那个时候,进入英国政坛要有一定的党派背景。她本身出身保守党派气氛的家庭,但想要从政,还必须要有正式的保守党派关系,而当时的牛津大学就是保守党最大的俱乐部所在地。

一天,玛格丽特走进校长办公室说:"校长,我想现在就去考牛津大学的默维尔学院。"

女校长难以置信,说:"什么?你是不是欠缺考虑?你现在还没学过一节课的拉丁语呢,怎么去考牛津?"

"拉丁语我可以掌握!"

"才17岁,而且你还有一年才能毕业,你必须毕业后再考虑这件事。"

"我可以申请跳级!"

"绝对不可能,而且我也不会同意。"

"你在阻挠我的理想!"玛格丽特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校长办公室。回家后,她取得父亲的支持,就开始了艰苦的复习、学习备考工作,并且提前几个月便得到了高年级学校的合格证书。她参加了大学考试,很快便收到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上大学时,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清神,硬是在1年内全部学完了本来需要学习5年的拉丁文课程,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考试成绩。其实,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其他方面,如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活动等,玛格丽特也都一直走在前列。学校的校长这样评价她:"她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做得都很出色。"

40多年后,对人生理想孜孜以求的她终于如偿所愿。她连续4年当上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11年之久,成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玛格丽特的成功,在于他不仅仅有"永远都要坐前排"的理想,而且把理想变成了争创一流的行动。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工作中,玛格丽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前排"。

当然,没有人天生就是领导者,即使那些最伟大的领导者,也是从跟随者开始的,只是他们并没有让自己停留在追随者的境界。他们在当跟随者时,就不断地从不同的领导者那里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他们有"争当第一"的强烈欲望,敢于冒大的风险,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自己成为有能力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