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越简单越好
33116800000018

第18章 不强迫自己:制定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你才能胜出(1)

别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我们都能做,克服任何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就是我们的专长。我们都很有潜力,精力资本雄厚,魄力本钱丰富,何不善用这些属于自己拥有的资源,成就一番他人做不到的事业。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结果。

天空并不高,向上伸出就能碰到;梦想并不远,跨出步伐就能到达。高度的判断不在于视野,而在于心态;距离的断定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行动!

CA创始人王嘉廉说,“我喜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每一次见王嘉廉,都能从他的眼神里感觉阳光的存在。这是一种耀眼得不能回避的阳光。他本不属于阳光灿烂的年龄——62岁。但他心底里的快乐,温暖、感染着周围的人。

性格冥冥中主宰着王嘉廉的命运。年少时的王嘉廉活跃调皮,对正规教育不感兴趣,向往独立创业。他说:“我从小不喜欢传统的学校教育,那简直是浪费时间。”

假如不是看到纽约时报的招聘广告,王嘉廉的一生也可能重写。“在皇后学院毕业后,有一天,我翻阅纽约时报的招聘专栏时,发现有整整两页半的篇幅全是招聘电脑程序员的分类广告。我当时就跟母亲说,我想成为一名电脑程序员。”母亲问,“什么是电脑程序员”?“我也不清楚,但是老天,市场上真是需要大量的程序员!”许多年后,王嘉廉回忆此事时,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所谓的一句话改变人的一生,其实是命运使然,也是性格所致。

从此,王嘉廉找到了长大的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1976年,32岁的王嘉廉开始了在美国的创业生涯。他创办的公司叫ComputerAssociates,简称,做软件。开创时仅有4人,“每天都面临着活不下去的危险。”王嘉廉统率下的,在经历了上市、不断收购的过程后,在全球40多个国家有160多个分公司,18000名员工,其成功令人侧目。

他的积极和行走如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豪华作风,也让记者见所未见。王嘉廉出行,都是乘专机前往。来北京时,他永远住“总统套”,永远有神秘面孔的保安相随左右。从戴着名贵戒指,穿白衬衫与西装看,他绝对是个对生活有相当高要求的人。在他眼里,最珍贵的东西只是时间。“善用你的时间。”接受采访时,他不自觉地向记者灌输这种理念。记者的每次采访都被规定在十分精确的时间内。

“我就是喜欢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如果别人告诉我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这最能引发我的兴趣与雄心。”“我真的不相信世界上有做不到的事,任何事我都有充分的把握做得更好、更快、更多。”这种坚定性格的形成,在王嘉廉那里,得到了十分有趣的解释:“我是华裔移民,在家中排行老二。中间的孩子,自然会培养出很强的妥协能力。老大呢,常常要背负许多父母期待与梦想的重担,最小的常常是会被惯坏的人。老二一般都轻松独立,常成为他们中间的协调人。”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创造时机。这就是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的成功秘诀。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用挑战与袭来的种种苦难周旋,不仅经受得起失败,同时也承担得起成功。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人生是否一帆风顺,而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敢冲撞命运,敢于挑战自我,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的人。

约翰·库堤斯,一个平凡而伟大且与众不同的人,他坚强,他独立,他超越了别人和自己,他更成就了自己。他所经历的逆境与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个人感召力。他出生时脊椎下部没有发育,两条腿没有成型,根本无法行走,也无法安装假肢,但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坚强的性格使约翰没有为自己的先天残肢而颓废,相反,他却截除废腿,挑战生命极限,双手走路,驾车,游泳,举重,打乒乓球……他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过着和健全人差不多的生活。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个美满和谐的三口之家,并依靠两只手在讲台上走动,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家。难以相信的一位只有正常人一半截身躯的人,面对数以千计的听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阐述自己对人生的向往,对家庭的爱、对社会的责任、对事业的执著。

直面约翰·库堤斯先生的精彩人生,我们又几何时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中稍微停顿下来去审视自己,面对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的困难或挫折,我们的感觉怎样?我们的态度如何?我们的行为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

当我们在追求目标中要跨越出乎我们想像的困难时,是通过抱怨来让自己的心灵免受伤害,还是让冷静使自己心灵得到一些抚慰?从此以后是以消极、被动的心态面对一切,还是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周围?行为上是退缩、回避,还是进取、沉着?对未来的信念是怀疑、迷惘,还是信心倍增、勇往直前?面对如此多的“是,还是”,我们怎样选择?为何要这样选择?

我们选择了一种信念,我们就有了一种坚定的行为;我们选择了一种行为,我们就有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选择了一种态度,我们就有了一种舒畅的感觉!就让我们选择不要对自己说“绝对不可能”。

你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的,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人。要为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感到快乐,在快乐中追寻找我们的理想。要用独特的自我来打造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刘墉先生说:“每个人都应当看重自己。在他人肯定自己之前,你先得肯定自己。”的确如此,假如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又怎令他人对你有信心呢?又怎能成就一番事业呢?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才能勇于成就自己的事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说:我相信我自己,我是不可替代的!当在喊这些口号时,你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呢?我们会不会一出门或遇到一点困难,就忘掉所喊的那句话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想,来证明自己,为自己打气与加油呢?高度的自信会产生高度的表现,相反的,自卑的人凡事都做不好。人只有在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是第一时,才会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与精神上极度的巅峰状态,进而带来强烈的行动力与决断力、影响力与带动力,坚忍不拔,直到成功。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不同的是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很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过了一段时间,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后他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在生活中,是否有很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时,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来。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往往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出这个高度?能有多大的成功可能?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怎样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乃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怀有信念的人是了不起的。他们遇事不退缩,也不恐惧,就是稍感不安,最后也能自我超越;他们健壮而充满活力,能解决任何问题,凡事全力以赴,最终成为伟大的胜利者;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他们都很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是不可替代的!”他们永远坚持自己正确的主见。

一位美国首席执行官杰克曾说过:“所有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是啊,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这才是迈向进步的阶梯,一定要有自信心!好事多磨,这句话没错。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胡思乱想,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永远都不要失去自信心!自信、执著、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的无限期坐票。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者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对啊,即使你再高大、再强壮,但是你没有自信心,同样也不会取得胜利的。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就会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必然在迷茫中失去行进的目标,就不会知道脚下的路会延伸到什么地方,还有多远。

坚信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在他人的眼中选择人生,不要在他人的思想引导下选择人生。借鉴他人的精妙之处,借鉴他人的成熟之路,借鉴他人经验之谈,都可以,但惟一的是自己要有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否有信心做好,思维一直掌握在自己的范围中,选择最合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