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相墓手札
33107100000017

第17章

三八年日军占领青州后,就派重兵驻扎在城里。因为青州地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有一个大队的日军驻守于古城内,日军一个标准的大队编制是1100人,另外城内还有一千多人的伪军。

日军的指挥官是一个叫蒲健一郎的大佐,此人在战前曾是一名大学历史教师,对中国历史很有研究,而且有收藏古玩的癖好。

蒲健一郎知道青州是一座文化古城,蕴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因此在空闲时间,蒲健一郎用各种手段搜集文物。

有些汉奸了解到蒲健一郎的这个嗜好后,也都投其所好,帮其在当地搜刮和抢夺文物,害得古城内的富商和文化人纷纷把自己家里的古物都偷偷藏起来,或是埋于地下,或是送到乡下亲戚家藏起来,甚至有的人干脆把家里收藏的瓶瓶罐罐都砸碎,所以蒲健一郎到古城半年后,就很难再寻找到有价值的文物了。

这个蒲健一郎为了找到有价值的文物,真是不择手段,他甚至下令青州城内的商会替他搜集文物,每个商家必须缴纳三至五件,否则就以通八路论处。

驻守青州城的伪军的警备大队,大队长叫朱广文,他是临淄人,而且老家就在青州与临淄的交界处,距离青州最西边的庙子镇非常近,而庙子镇就靠近有衡王墓的王坟镇,因此朱广文对衡王墓的传说很熟悉。

为了能够博得蒲健一郎的赏识,有一天朱广文来到了蒲健一郎的住处,准备把衡王墓的情况告诉他。

蒲健一郎居住的地方是青州城内非常有名的偶园,这里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的私人花园。偶园内小桥流水,花木葱郁,亭台楼阁,异彩纷呈,各种建筑物古朴典雅。

日军占领青州后,蒲健一郎来到偶园参观,立时就喜欢上了这里,于是把偶园霸占,作为自己的府邸住了下来。

偶园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楎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就藩青州。衡王依照京城故宫的模样,在青州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府,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整个东花园的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

衡王在青州传了6世7个王公,衡王府在顺治二年被废,整个王府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只有位于玲珑山南路南段西侧的街头花园里,还残存着两座石坊。石坊坐北面南,皆为四柱、三门式牌坊结构。每坊东西宽11米多,高7米有余。两坊相距43米,建筑风格相同,尺寸一样,皆由28块巨石组成,年深日久,石头变成古旧的沉着色彩,一望就知道是有来历的。这是衡王府正门前的大牌坊,以前叫做“午朝门”,衡王府以此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从牌坊上就可以看出当年王府的气势。

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康熙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冯溥将东花园又进行了一番整修和改建,即取名“偶园”,即“无独有偶”之意。

偶园内最富盛名的当属三峰假山和四大奇石,三峰假山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叠石家张南垣设计督砌,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具有康熙风格的一座人造假山,浓缩了九州山川秀水,石峰参差,亭台错落,溪流蜿蜒,瀑高潭深,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被誉为国宝。

除了三峰假山,偶园内还有四块古老奇石,这四大古老奇石绉、丑、漏、透、瘦皆备。婀娜多姿,挺拔秀丽,蕴含着书法篆刻的神韵。如果按适当的位置去观赏,与繁体的“福”、“寿”、“康”、“宁”四字相对照,既形似又神似,百观不厌,有“一两石头一两银”之说,实为无价之宝。

如此精美的偶园,对中国文化深有研究的蒲健一郎焉有不喜欢之理,他恨不得将偶园整个地搬到日本据为己有。

朱广文来到偶园时,蒲健一郎正在偶园三阁之中的松风阁品茶。一身和服的蒲健一郎,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像是一个学者,让人难以把他与杀人恶魔联系起来。

看到朱广文进来,跪坐在榻榻米上的蒲健一郎马上向他招招手,微笑着用熟练的中国话说:“朱桑,来,我刚泡上一壶好茶,一起来品尝……”

“哈伊,谢谢大佐阁下。”

朱广文答应一声,将自己的大马靴脱下来,然后走到茶几边,在蒲健一郎的对面盘腿坐下。

蒲健一郎端起茶壶,一边往茶碗里倒茶水一边说:“你们中国的茶文化已经不行了,我们日本的茶道才是最正宗的……”

“是……是……大佐说得不错……”朱广文点头哈腰地答应着,同时双手捧起茶碗,轻轻的抿了一口,还没尝到什么味道就连声说:“好茶,真是好茶。”

蒲健一郎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慢悠悠地问:“朱桑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朱广文向前探了探身体,脸上带着神秘的表情说:“大佐阁下对古乐颇有研究,不知道您听说过中国明代的四王琴没有?”

蒲健一郎摇着头说:“我听说过中国的四大古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而明代四王琴还是第一听说。”

朱广文一边朝蒲健一郎竖起大拇指,一边赞不绝口地说:“大佐阁下真是博学,就是很多中国人也不知道这四大古琴……其实这四大古琴只是名声大些,要论音质比明代王琴要差远了……”

“哦!请朱桑快告诉我明代王琴的事情。”蒲健一郎很感兴趣地说。

“这明代四王琴分别是衡王琴、宁王琴、益王琴和潞王琴,而这四王琴中尤其以衡王琴最为珍贵,是由衡王朱佑楎亲手所制的古琴,实话说衡王琴的价值难以估量……”

蒲健一郎立刻挺直了身体,镜片后面流露出贪婪的目光,没等朱广文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朱桑,快说衡王琴在什么地方的?”

朱广文笑了笑,故作神秘地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什么意思?”蒲健一郎不解地问。

“哈哈……大佐阁下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就是原来衡王府的东花园,所以离衡王琴自然不会太远。”

蒲健一郎一脸惊喜地问:“这么说衡王琴就藏在青州城内?”

朱广文轻轻摆着手说:“不,不在青州城内,不过离青州城也不远,您听说过城西南五十公里外的王坟没有?”

蒲健一郎马上明白了朱广文的意思,他笑着说:“朱桑是说衡王琴在衡王墓里?”

朱广文连连点头,“不错,据说衡王墓内不仅有这把价值连城的衡王琴,里面的好东西多了去了,可以说一点也不比皇帝老儿的陵墓差,各种宝物有好几马车……”

“哦!这是真的?”蒲健一郎立刻瞪大了眼睛,眼珠子仿佛要掉出来。

“当然是真的,青州城里的老百姓都知道,想当年衡王府就是仿照北京皇宫建造的,您想衡王的陵墓能比皇帝陵差吗?您知道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厚葬,据说衡王墓是跟衡王府同时开始建造的,前后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里面的好东西能少吗?”

蒲健一郎点着头,若有所思地说:“不错,青州府是管辖七州三十八县的大郡,经济实力与一个小的国家差不多,衡王的陪葬品肯定非常丰富……”

说到这里,蒲健一郎突然盯着朱广文问:“朱桑,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

朱广文吃了一惊,心想这个蒲健一郎真的是条喂不饱的恶狼,翻脸不认人,赶紧陪着笑脸说:“我也是最近才想起这个来,您一直让我们搜集古玩,下面的那些兄弟们找到的都是些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前两天我突然想起了,如果能挖掘衡王墓,把里面的东西弄出来给大佐阁下,不就是省的兄弟们为难了。”

“哈哈……很好,朱桑很好,如果这件事情办成,我要重重地赏你……”说到这里蒲健一郎停顿了一下,“另外……关于这个衡王墓……朱桑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吗?”

“知道,就在王坟那边一座叫三阳山的山脚下,而且当地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带着工兵过去,把墓穴炸开就可以。”

蒲健一郎感觉事情不会像朱广文说的这么简单,如果真是这样,墓穴肯定被盗墓贼光顾了,他摇着头说:“根据我对中国人的研究,你说的那个坟墓多半不是真的衡王墓。”

“哦?大佐阁下怎么知道不是真正的衡王墓?”朱广文惊讶地问。

蒲健一郎摆摆手没有解释,“明天咱们先偷偷去王坟镇,把那里的情况实地考察一下再说。

朱广文一听赶紧问:“是不是多带些人马,那一带的山里可是有土八路活动。”

“不,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如果让土八路知道咱们的目的就不好办了,就带两个人化装成商贩进山。”

“好,我马上去准备好……”

朱广文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准备离开。

“朱桑,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你的明白?”蒲健一郎又叮嘱了一句。

“哈伊,明白!”

朱广文立正答应一声,然后转身走到门口,穿上黑亮的大马靴后离开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