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
33024800000009

第9章 旅行社经营管理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它必须面向市场和用户,正确确定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决策,并通过企业经营计划付诸实施。这一系列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对加强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许多自然和社会的学说一样,企业经营管理也产生于生产实践,也有一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人们不断认识和研究的过程。

3.1.1 经营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经营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和实现长远目标而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运筹、谋划的综合性职能。经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远目标所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对企业供、产、销全部活动的运筹和谋划,并且贯穿于企业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狭义的经营,是指企业涉及外部经济关系的一些经济活动,即物质供应和产品销售活动。

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各项工作的总称。与企业的经营概念相适应,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管理,是指对企业的供、产、销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被看成是一种管理类型、管理方式,是管理的总体。狭义的管理,是指不包括生产管理而只是对企业销售、供应以及与此有关的一部分财务工作的管理,也可以理解为是从广义的管理中把生产管理划出去以后,并与生产管理相对应的管理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是狭义的管理。

当代最受人推崇、最能体现管理内涵、最科学地表述企业管理这个概念的,可说是美国哈佛管理体系中对企业经营管理下的定义:泛指农、工、商各行将人力与物力导入动态组织中,以达成既定目标,即在追求经济利益(利润)过程中使接受服务者满意,也使提供服务者享受有高昂士气及有成就感的一系列活动。这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经营管理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次,经营管理最基本的目标是使服务者感到满意;最后,其最重要的目标是企业员工高昂的士气。

哈佛管理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通过管理,完整地达到上述三个目标。三个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与早期在市场经营中只着眼于自己赚钱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我们在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不仅使企业获得经济利益,还要使社会满意、员工满意。企业管理不是不要利润,但是不能只局限于追求眼前的利润,而是要着眼于企业管理的全局、长远目标。应该说,哈佛管理学对企业管理的定义是完整而科学的。

从本质上看,哈佛管理学这个定义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管理精神。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学说从早期的以机器为本,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思想上的一个很大进步,是最符合实际的科学管理思想。

企业管理总离不开对人、财、物和供、产、销等综合要素的管理。但是对财、物的管理和对供、产、销的管理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实现的。管理机制都是靠人来运行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管理也可以说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管理好坏的决定因素。哈佛管理学的观点为此特别强调了生产者、服务者本人,把他们作为企业管理的三个目标之一,平等提出,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当代企业经营管理上重要的战略思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使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去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引导人的价值取向,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不断把企业推向前进,这在实践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它的功效。

3.1.2 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经营与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两项不可分离的重要活动,而且在很多时候我们也将其并称为经营管理,但是二者也还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3.1.2.1 经营和管理的起因不同

管理是由共同的劳动所引起的一种“组织”、“协调”的职能。从有共同劳动开始就需要管理,随着共同劳动范围的扩大和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管理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管理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管理的根本职能并没有改变。经营则是由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引起的一种“适应”的职能。在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时,商品是供不应求的,销售不成问题,企业只要搞好内部管理,而无须强调对外经营。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转化为买方市场,销售变得困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仅搞好管理就不行了,还必须搞好经营。

3.1.2.2 经营和管理适用的范围不同

既然管理是由共同劳动所引起的一种“组织”、“协调”的职能,那么,凡是有共同劳动的地方,如机关、学校、文艺团体、医院、商店、工厂等一切企事业单位,都需要管理;而经营的范围则没有管理这样宽,只有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才有经营。像机关、学校这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就只需要管理,而不需要经营。

3.1.2.3 经营和管理针对的问题不同

一般来说,管理解决的是企业战术性问题,即在既定的目标和人、财、物等资源条件下,合理安排和组织生产,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而经营所要解决的则是企业战略方面的一些问题,如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如何销售等。

3.1.2.4 经营和管理的内外功能有别

管理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一些问题,如处理企业内部上下工序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合理使用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等;而经营要解决的则主要是企业外部的一些问题,以及协调企业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些综合性问题。

正如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者法约尔的概括,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经营是决策过程,是确定目标,是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干”的方向问题;而管理是怎样实现目标、是解决“怎么干”的方法问题,因此管理是经营的一部分。

3.1.3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内容

根据哈佛管理思想,旅行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旅行社员工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通过向游客提供商品和优质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旅行社管理本身则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来实现的。管理职能在国际上称为管理程序(management process)。所谓管理程序就是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提出任务;组织——确定手段;指挥——实施计划;协调——落实计划;控制——确保最佳结果。尽管旅行社规模、经营方式及所处环境不同,但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其运转过程都可以归纳为以上五项基本职能的实施。

3.1.3.1 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计划职能是由企业共同劳动、目标一致的性质决定的,是协调劳动、各尽其责的必要条件。旅行社的计划管理职能,从横向来说是指定和管理各种业务性的计划,诸如生产销售计划、财务预算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接待服务计划、质量监督计划,以及其他各种专题专项计划等。从纵向看,是时间阶梯性的计划管理,从年度、季度到月度的计划管理,直到运筹谋划的长远战略性目标规划等。当然,横向、纵向和计划管理在内容上是有所交叉的,但这一切计划都处于旅行社计划管理的总体职能范围之中。

管理人员在行使这一职能时,必须确定目标和怎样实现目标。计划是管理五个职能中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计划,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制定计划的步骤通常为: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确定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3)选择最满意的方案,提出达到预期目标的各项指标。

旅行社的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管理计划,其性质、重要性及实施期限的长短,决定制定者在旅行社的地位高低,责任大小、管理和决策的范围。

3.1.3.2 组织职能

旅行社的组织职能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对企业经营、服务活动做好合理的分工,协调、处理员工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组织职能为实现计划职能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就旅行社来说,虽然它并不能生产物质性的产品,但是它却把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要素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全新的产品,销售给游客。这些要素的组装过程、销售过程、售后服务等,都是企业管理者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职能。

3.1.3.3 指导职能

旅行社的指导职能,亦即领导职能。可以理解为管理者率领员工和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期指标的全程行为,是管理者凭借组织机构赋予的职权对企业各项经营服务活动,通过会议、现场、文件、合同、任务书、口头布置等各种形式,发布指示、命令和提出各项任务的根本手段。没有正确有效的指导职能,旅行社等于群龙无首,将是一事无成。指导职能几乎可以说渗透于决策、计划、用人、分配、授权,以及改革等所以方面,当中都能体现管理者的意图。但指导不是事必躬亲,而是善于告诉员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进一步诱导员工自己提出更好的办法,更好地实现理想的目标。

3.1.3.4 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是指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全过程中,在空间与时间、意志与行动上使旅行社的生产经营活动秩序井然,避免矛盾和冲突。由于协调活动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因此,有人认为:“协调是管理的本质”。旅行社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协调职能是为了发挥企业组织的集体效应,保证共同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协作工作。旅行社销售自己的产品后,为保证旅游者顺利完成旅游计划,就一定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保证各个部门协调一致地为旅客服务、为实现旅行社的预定目标而努力。

3.1.3.5 控制职能

控制是指监督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核查计划实施的成效,采取必要的行动,调整偏差,以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控制程序是很重要的,因为旅行社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尽人意,再健全完整的计划也不能保证其实施时不发生意外,勤检查,可以及早地纠正偏差,确保旅行社经营的最佳效果。

现代旅行社的控制职能越来越趋向定型和定式化,例如查账、复查、记录、汇报、裁决、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预算都用来作为控制的技巧。控制就是根据检查工作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制定的计划和实施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或从新安排组织结构、调动人员,以更有效的方法指导员工工作。当然不同的管理阶层其控制检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主管这一管理层,控制检查工作是直接通过观察进行的,随时发现不足随时纠正,丝毫不能拖延。对这个低层管理岗位,控制检查基本是复查各个岗位职责。对中层管理岗位,即部门经理,控制检查经常集中在组织结构和人事安排上。而更高层的管理人员的控制检查工作,则集中检查整个旅行社的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计划的效果。

3.1.4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特点

众所周知,旅行社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首先具有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非均质性等一般服务产品的共同特征,另外它还有综合性、公共性和娱乐性等区别于普通服务的独特特点,而正是这些产品的特点使旅行社行业在产品生产和业务经营方面都会存在比一般行业更大的难度,带来了管理上特殊要求和不同于其他企业管理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4.1 分散性、流动性强

旅行社业同其他工业、商贸、服务行业的企业管理相比,有不尽相同的地方。特别是员工的分散性、流动性很大,这是它管理上一个明显的特点。上岗操作的大部分员工是专职或兼职的导游人员,他们的工作岗位分散在外,流动在外,这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一定的难度。有许多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管理者往往难以及时了解、掌握,有的问题甚至难以发现。针对这一特点,旅行社管理者应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按统一要求规范起来,同时通过有关机制,加强对规范、制度、计划、目标等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另外还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3.1.4.2 协作部门多,涉及范围广

单以国内旅游来说,就需要涉及旅游资源、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购物、娱乐活动等许多部门,而且各个部门之间基本上是一种横向协作关系,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顺利完成旅游过程是有很大难度的。这就要求旅行社把公关管理放在一个显著位置上,真诚、热情、主动地搞好横向单位的协作关系,实现多个行业部门的共赢。当然这里会涉及到管理者的个人能力、领导艺术等,有时候管理者之间的私人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3.1.4.3 对员工的个人素质要求高

和一般企业劳动者不同,旅行社员工在工作中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对管理、语言、民俗、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许多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及。这是由其涉及部门多,面对顾客群体的千差万别所决定的。这也使得旅行社在管理上必须重视高素质员工的选拔、引进和培养,对人才培养有短期、中期、长期和全局部署,培养涉及的面有普遍、少数、个别深造的统筹规划。

3.1.5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方法

旅行社管理方法是旅行社的管理者为履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所采用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它是旅行社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旅行社管理方法,按照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性质、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等。

3.1.5.1 行政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运用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旅行社的管理者为了履行管理企业的职能,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管理。

行政管理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带有明显的强制性,以集中统一的权威和服从为前提。它要求下属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和执行。行政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是必要和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还必须与经济方法、行为方法等结合起来。

3.1.5.2 经济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方法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如工资、奖金、罚款等)和经济方式(如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来执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任务的方法。经济管理方法的实质是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从物质方面来调节旅行社和员工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经济方法没有行政命令的强制性,而是从经济利益上强制人们调节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方法是旅行社管理所必需的,但它也有一定的盲目性,会带来一定的矛盾。经济方法与行政方法是进行旅行社管理的两种基本手段,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旅行社管理中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3.1.5.3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指运用数学知识为工具,以有关数据为基础,对旅行社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计算并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分析。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可使我们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从而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

数学方法的种类很多,如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规划、统筹方法、排队论、存储论等。数学方法是必要的,但也不是万能的,数学模式不能代替人的决策。对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有一些问题是不能用数学方法计算的,如经营方式、经营思想就难以定量计算。数学方法只能把某些可以定量的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为旅行社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在实践中把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3.1.6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思想

经营思想是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根据市场需求及变化,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决定和实现企业的方针和目标,以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且是由一系列的观念或观点构成的。对于一个旅行社来说,经营思想是其灵魂,它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旅行社的一切业务经营活动都受它的支配。经营思想的正确与否,对旅行社的经营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1.6.1 质量第一观念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它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兴衰。作为企业,旅行社应把旅游产品的质量放在经营活动的首位。尤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经营者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应该大力提高产品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对旅行社来说,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包括:

(1)提供内容丰富、安排科学合理的旅游计划。

(2)保证旅游计划的顺利进行。

(3)保质保量地提供计划预定的各项服务。

(4)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5)为旅游者创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旅游氛围。

3.1.6.2 市场导向观念

所谓市场导向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来组织生产,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换言之,市场导向要求旅行社要十分重视研究客源市场以及不同旅游需求的兴趣和偏好、支付能力和文化价值取向等一系列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据此设计组合出各种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产品的效用。同时,竭力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市场促销方法,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宜行的购买方式。此外,还要随时关注市场竞争对手的经营变化,积极创新,出奇制胜。在旅行社内部,从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方面努力,加强管理,以有效地争取客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回顾近二十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行社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目前已经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之下,虽然多年以来形成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还或多或少的对企业的经营存在影响,但市场导向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

3.1.6.3 合理竞争观念

旅行社之间应倡导与开展正常、有序、合理的竞争。合理的竞争需要有一个供求相对均衡的市场环境、一个机会相对均等的竞争环境及法制相对健全的社会环境,三者缺一不可。这一综合环境的营造,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旅行社经营者们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企业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2)企业局部利益与行业整体利益的关系。

(3)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关系。

3.1.6.4 经济效益观念

经济效益观念的实质,是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或经营成本向市场提供最多数量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最终取得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对于旅行社来说,经营者应确立经济效益观念,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旅游服务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2)完善资金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3)合理确定核算单位,提高部门经济效益。

(4)进一步发挥财务部门管财理财的积极作用。

3.1.6.5 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是指旅行社对生产、经营及管理技术等进行变革,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制度、新方法的过程和活动。企业的创新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创新,旅行社要适应旅游需求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为旅游者提新的服务项目,引领新的消费需求;二是营销方式和手段创新,旅行社要适应市场变化及开拓新市场,就必须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三是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旅行社的组织形式、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1.7 旅行社经营目标

3.1.7.1 经营目标的内容

经营目标是旅行社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预期达到的成果和发展程度。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发展方向。旅行社的经营目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方向目标经营目标首先要明确旅行社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方向和服务方向。经营方向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营的产品;服务方向是指企业经营的主要服务对象(即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前者的品种、质量等要根据后者的需要来确定。不同类型的旅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经营方向和服务方向。国际旅行社的服务对象是入境和出境旅游的消费者,国内旅行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国内旅游的消费者。但是,不管哪种类型的旅行社,都必须通过确定经营目标,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方向和服务方向,这是企业经营活动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

(2)发展目标发展目标表明旅行社在某个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程度。如产品的市场占有和影响程度,新市场的开发和传统市场的纵向渗透程度,流动资金的增长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速度,旅游产品品种的增加和服务的质量的提高,企业对社会奉献的增长和知名度的提高,争取以良好的信誉赢得最大范围的顾客群体,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3)效益目标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经营目标要标明旅行社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效益目标。作为经营活动的综合成果,效益目标表现为企业经营的利润总额、利润率等。它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社会效益目标,突出表现为对社会的奉献,可用产品品种、上缴利税等表示;另一部分是企业效益目标,表现为企业的利润提成、税后留利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生产基金、建设基金、奖励和福利基金的多少。

经营目标要有相应的目标值。经营目标值一般包括:接待总收入额、质量水平、销售额与销售增长率、利润额与利润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成本降低率、新产品开发率、资金周转率、资金利税率、创汇额与创汇增长率、职工收入提高幅度、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提高程度等。

3.1.7.2 经营目标体系

旅行社总体经营目标可以按照内容、时间、范围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各种不同的具体经营目标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体系。

(1)按内容来分,经营目标有方向目标、市场目标、效益目标等。各类目标的具体内容如前所述。

(2)按时间来分,经营目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长期经营目标一般为5年以上的经营目标,它带有一定的战略性,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企业经营活动起指导作用。中期经营目标一般为1~5年的目标,它带有战役性的特点,对企业在这一时间内的经营活动起具体指导作用。短期经营目标一般为1年以内的经营目标,它带有战术性特点,对企业近期的具体经营活动起指导作用。长期经营目标与中、短期经营目标的关系极为密切。长期经营目标必须通过制定中、短期经营目标加以具体化,否则就会落空;中、短期经营目标的制定则必须以长期经营目标的要求为依据,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长期、中期、短期三类经营目标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目标管理方法的作用。

(3)按范围和层次来分,经营目标有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或称一级目标)、部门和各环节的目标(或称二级目标)和具体执行目标(或称三级目标)。一般来说,上一层次的目标对下一层次的目标起指导作用,下一层次的目标又是上一层次目标实现的保证。如果下一层次目标不能实现,上一层次目标就会落空。所以,上下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不仅如此,在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还必须形成横向的有机联系,使条块的经营活动密切结合,协调一致,以取得整体的最佳经济效益。

3.1.7.3 经营目标的作用及制定原则

制定经营目标,建立经营目标体系,对于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能指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方向和奋斗目标,动员职工为之努力奋斗;并且通过建立经营目标体系,以总体经营目标为中心,使旅行社各部门、各环节的经营活动相互衔接与协调,形成上下左右目标一致的统一行动,以利于提高经营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它能为评价旅行社经营活动的效果确定一个标准。因为经营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或结果。它的实现程度,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优劣。从这个意义上讲,经营目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标准。再次,通过对总体经营目标的层层分解,能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员工个人责任,有利于健全旅行社内部经济责任制,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为了发挥经营目标的重要作用,旅行社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正确地制定经营目标和建立目标体系。

(1)实事求是原则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市场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产品特点、服务能力、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目标。

(2)突出重点原则制定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突出解决关系企业成败兴衰和全局性的问题,从而抓住重点,带动一般,全面地搞好企业经营活动。

(3)可行性原则在制定企业经营目标时,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使经营目标不但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而且经过主观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做到积极可靠,切实可行。

(4)定量化原则制定企业经营目标时,既要搞好定性分析,又要搞好定量分析,使制定的经营目标尽可能地量化,便于统计、比较和检查,做到具体、明确、形象,具有鼓舞动员员工的作用,能够激发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5)发展性原则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一次就把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完全认识清楚,况且这些条件环境和条件还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旅行社的经营目标应留有余地,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调整,使经营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具有指导作用,引导企业不断前进。

3.1.8 旅行社经营管理现代化

3.1.8.1 旅行社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

旅行社经营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企业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同管理过程中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社会化程度密切相关,它随着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经营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使之同现代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社会化水平相适应,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如信息化管理、最优化管理等。

旅行社现代化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它要求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到管理中去,使管理始终充满活力。旅行社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管理思想也随着更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管理思想现代化应包括管理科学化思想、管理系统化思想、为社会承担义务的思想等。

(2)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组织职能是旅行社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任何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根据我国旅行社的具体情况,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分工明确、指挥灵活、信息灵敏的要求,合理设置旅行社管理机构;②建立和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③建立和健全旅行社的民主管理机制,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④提高旅行社经理人乃至整个领导层的素质,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

(3)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手段和方式,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序和措施等。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要继续总结运用我国旅行社行业原有好的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推广一些旅游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信息化管理。

3.1.8.2 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实现旅行社管理现代化必须走我国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特点。

(1)必须着眼于国际先进水平具体说来,管理制度的效率水平、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都要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2)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实现旅行社管理现代化,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按照我国的社会制度、民族传统、经济文化等特点,确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要求从总结自己的经验出发,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努力做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