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战胜癌症需“三防”:你不可不懂的癌症三防知识
32987100000047

第47章 胃癌的防治

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占人体全部恶性肿瘤的1/10,占消化道癌瘤的50%,多见于40~60岁者,男女之比为3~4:1。

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一、进行性胃癌的特征

起病症状以上腹痛或上腹不适最为常见,占84.8%;其次为消瘦,占73.8%;食欲减退及呕吐也颇为常见,分别为58.5%及57.2%;其他为黑便及腹部肿块等。

1.胃脘痛: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常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据分析,即使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的早期胃癌,除少数无症状外,在有症状的病例中,也以心窝部痛最为常见,约占50%以上,而且有的病例疼痛症状较严重。

胃脘痛的症状初起时,往往不是很明显,可能仅为上腹部的不适、膨胀或重压感,胃癌的好发部位是胃窦部,而胃窦部的病灶也常能引起十二指肠功能的改变,也可以发生节律性的疼痛。也有的胃痛症状虽较明显,但病史较短,患者一般情况较好,而常被误认为是胃炎、胃痉挛。更值得提高警惕的是,这些病例当注意饮食或按胃炎、胃溃疡等病予以治疗后,症状也能缓解,因此而漏诊,直至胃痛程度日渐加剧,发作间歇期愈来愈短或持续不缓解、改变其节律,甚至出现呕血或黑便时,才引起注意,所以在胃癌症状上必须重视胃痛这一普通的症状。有些病例经过治疗,其节律性疼痛虽可得到暂时缓解,但发作仍较频繁时,必须引起警惕。不能因拘泥于所谓胃疼无节律性,进食也不缓解的胃癌典型症状出现后再考虑胃癌的诊断而延误了治疗。当胃癌侵及胰腺时,不但疼痛剧烈,持续不解,而且往往向腰、背部放射。胃癌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则有全腹疼痛等急腹症表现。

2.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这些症状虽非胃癌所特有,但在胃癌患者中颇为常见,仅次于胃脘痛,而且在胃癌早期时即可出现。多数胃癌患者首先出现食后饱胀、嗳气,常在多食之后发生,以后发作较频,因此患者常自动限制饮食,体重逐渐减轻,但常不为人们重视。以后出现明显的厌食,特别是厌肉类食物,初起时用调味剂食欲可略有好转,但日久则无效。当癌瘤进展、进食减少时,患者则出现日益消瘦、乏力及贫血等症状,甚至出现恶病质。

3.恶心、呕吐:早期患者可能只有易饱胀感或轻度恶心,随肿瘤的增长可出现呕吐。呕吐的发生与癌瘤生长的部位有关。胃窦部肿瘤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现幽门梗阻,食物积聚于胃内,先是胃极度扩张,而后引起呕吐。因此,食物常在胃内停留时间较久,所以呕吐物常为隔夜食,加以胃酸的缺乏,常可呈腐败臭味。有时胃小弯部癌瘤虽无幽门梗阻,也可因胃动力紊乱而出现呕吐症状。贲门部肿瘤或胃底肿瘤扩张至贲门时,则可出现贲门梗阻症状,开始时可出现进食不顺利感,随着病情进展,继而发生吞咽困难及食物反流。

4.出血和黑便:出血的症状在早期胃癌时即可出现,但有时黑便为唯一症状。肿瘤位于胃大弯上2/3之安静区时,偶有小量出血,一般癌瘤也常有小量出血。据一组胃癌统计报告,胃液隐血检查,阳性者65%。当肿瘤破溃侵及血管时,便可有较大量出血,鲜血被胃酸作用后,而成褐色。因此,患者常可呕出咖啡样液及排出柏油样大便。临床上以排出柏油样便,胃里呕吐物为咖啡样液为常见。

5.其他症状:患者有时可因缺乏胃酸或胃排空快而腹泻,有的则可表现为便秘及下腹痛,故常被误认为结肠疾患。也有仅表现为贫血及乏力,还可出现午后低热。如伴有大便隐血及消瘦时应及早看医生。

6.转移灶的症状:如发生在肝、肺、卵巢、脐、腹膜等部位的转移,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必须指出,某些病例中可以转移灶的体征为首发症状,如卵巢肿块,脐部肿块等。

二、表浅型早期胃癌特征

1.年龄:均为31岁以上,大于41岁者占84.4%。

2.胃痛或溃疡病史:均有胃痛史,约占全部的82.2%;绝大部分病例,有多年胃痛或类似溃疡病史,最长达33年。

3.主诉症状:常以胃脘痛为主诉,其次是上腹堵胀不适、黑便、消瘦。

4.伴随症状:伴有消瘦、体重下降、食欲缺乏、上腹堵胀不适、反酸、嗳气、黑便、乏力感、恶心、呕吐等。

5.体征:查体时上腹部有轻压痛。

6.临床化验:有贫血等。

笔者点评……

综上所述,30岁以上的患者,有胃痛或上腹胀满的病史,尤其当病史在1年以上,近期有疼痛加重或疼痛规律改变而又有上腹部轻压痛时,应警惕胃癌的发生。另外,有的患者虽无胃病史,但有原因不明的消瘦、黑便、伴有食欲缺乏、乏力,或近期有上腹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时,也应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血红蛋白检查对诊断没有多大帮助,但血沉及大便隐血检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胃癌的早期发现除临床特征外,最好早期做胃镜检查,不仅可以对病情一目了然,还可以取细胞及病理检查,可立即确诊。对某些良性疾病如息肉等,还可通过胃镜做治疗性手术切除而获治愈。可取病理标本者均应做病理检查,以利于胃癌的确诊,避免漏诊。

如何选择胃癌治疗方法

以手术治疗为第一选择,如失去手术机会,中晚期胃癌可行化疗及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也可试用放疗。

一、化学治疗原则

1.术前放化疗;2.Ⅱ、Ⅲ期辅助化疗;3.术后放、化疗同步;4.局灶性无法切除胃癌;5.Ⅳ期及转移性胃癌;6.复发胃癌等。

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1.传统的根治性手术: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应包括胃原发灶、周围受侵组织和转移淋巴结。胃的切缘距瘤缘应≥5cm,胃近端癌包括贲门癌切除食管下端3~5cm,胃远端包括幽门癌应切除十二指肠3~4cm,如临近器官受累当应一并切除。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早期癌(黏膜癌)的治疗方法之一。至今日本已超过3000多例报道获满意效果,从而使早期癌非胃切除手术治愈获得成功。它有别于内镜下光动力治疗、激光治疗、微波化治疗及局部化疗等非切除治疗方法。

3.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由于腹腔镜设备和技术改进与完善,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包括不宜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的黏膜癌和黏膜下癌,经腹腔镜行病变部位的胃壁全切除。它对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为年龄大,身体情况不宜外科手术的早期癌患者提供良好机会。

4.综合治疗性手术:综合治疗性胃切除。由于胃癌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失去根治机会,仅切除原发病变包括部分转移。此手术可有效地缓解梗阻、控制出血、缓解疼痛、避免穿孔、减轻癌中毒、免疫抑制、提高生活品质、延长生存期和为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笔者点评……

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使人眼花缭乱,究竟如何选择,令人难以抉择。但笔者认为不论胃癌还是任一部位癌症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为此,单一着眼于局部或单一方法,均难以有效地控制癌症。笔者旧话重提,即“在相对的、有限的局部根治的前提下,力争保全机体的功能”。具体点说:①相对的局部根治前提下,利用综合治疗也包括机体自身免疫,力争保全患者生命及正常的生活能力。②治病救人。治病的目的是救人,必须采用中、西结合全方位地应用各种有效抗癌方法,经过彻底根除或制止癌症进展,消除有繁殖活力的癌细胞,减少或不损伤机体及其他组织和器官,保证良好的生活品质,借以达到救人的目的。

胃癌康复、预防与预后的展望

胃癌的康复主要是机体整体的恢复,要千方百计的通过食疗与药疗,主要是通过中医扶正培本的治疗和体育锻炼以康复机体。在预防上最主要是戒除烟酒和远离致癌物,包括油炸、腌制和辛辣物。切记“病从口入”,不利于机体健康的食物不食,有利者也不可过食,要杂食、少食多餐、不可过饱,暴饮暴食是为最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