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战胜癌症需“三防”:你不可不懂的癌症三防知识
32987100000046

第46章 乳腺癌的防治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肿瘤很常见,约占乳腺疾病的2/3。其比例大致是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及乳腺其他疾病,各占1/3左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乳腺癌。它是妇女多发常见病,是中国十大癌症之一。欧美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有人粗略推算,美国妇女大概有1/10的人患此病,因此它成为直接威胁妇女健康与生命之顽疾。至今仍认为肥胖是乳癌发病的主要诱因,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基因突变所致。通常认为乳癌以女性发病为主,占发病人群99%,男性仅占1%。所以对乳腺肿瘤的研究主要是乳癌。

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1.肿块:为乳腺癌的首要症状。凡成年妇女乳房中触到肿块,即应怀疑有乳腺癌的可能。肿块大多为单发或多发,多为边缘不整、坚硬,少数可如橡皮样硬,早期能推动。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方,其次为内上方、中央部、外下及内下方。

2.疼痛:乳腺癌病人约30%有疼痛感,多为钝痛。

3.皮肤改变: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橘皮样变”与皮肤粘连现象,此症尤其多见于肿瘤位置较浅者。肥胖或悬垂乳病人,乳房下方常出现水肿,继之肿瘤周围又可出现皮下小结节,即所谓“卫星结节”,癌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

4.乳房轮廓及弧度的改变:肿瘤常引起乳房弧形缺损或改变。

5.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为纯血性、浆液血性、乳样或水样液。

6.乳头形态的改变:乳腺癌的乳头逐渐回缩、加深、固定,或乳头高举。乳头下或接近乳头的癌瘤,早期即可有乳头回缩现象。

7.区域淋巴结肿大:最多见者为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对侧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肿大。

8.当癌瘤发生于肺、肝及骨等处转移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如何选择乳腺癌的检查法及治疗方法

大多数病人的肿瘤均为自己发现,详细询问病史及经临床检查后,大多数的肿块可以得出正确的诊断。由于乳腺组织可以在不同年龄及月经周期中出现多种变化,因而检查时除注意检查体位及方法外,尚需注意检查的时间。临床有明确的乳腺肿块时诊断并不困难,而早期乳腺癌往往肿块微小,不易触及,因而不能以肿块作为乳腺癌的首要体征,也就是说不能轻视其他早期体征,如乳腺体增厚、乳头溢液、乳头糜烂、皮肤轻度内陷等,尤其对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可以应用一些辅助诊断方法,如乳腺钼钯照应、超声波和CT检查等。要特别注意腋下淋巴结转移以及骨转移等。乳头溢液可做细胞涂片检查,必要时应做病理切片检查,以利早期发现,0期乳癌5年存活率可达100%。

乳腺癌的治疗,在病变尚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时,应以局部治疗如手术或放疗等为主,辅以术前后的全身治疗,如病变处于临床Ⅰ、Ⅱ期及部分 Ⅲ期病例。但当病变广泛或已有全身或远处转移时,则应以全身性治疗为主,而局部治疗仅作为配合。

笔者点评……

笔者对乳腺癌认识与展望

关于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一开始就有争议,关键在于手术安全界限上的问题讨论。所以从单纯切除、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乃至超扩大根治术,其结果仍未逃出骨、肺等转移之厄运。回过头来,又在无止境的缩小切除范围,尤其当乳房再造的兴起,保乳派和根治派开始了星球大战般的争论,乃至出现与根治治疗规范背道而驰的乳房区段切除术。笔者认为下述几点可以考究共议:1.确诊癌瘤局限于一个象限并小于1cm的乳癌,可考虑区段切除的综合治疗;2.肿瘤大于2cm或超过一个象限并确诊无腋下淋巴结转移,可行全乳切除加中西医结合的放、化疗综合治疗;3.乳癌已有腋下淋巴结转移,但尚无第二区站转移者可行笔者建议之改良根治术加中西医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的病因问题尚未明朗,故真正可用于一级预防的手段极为有限,但谨慎地提出几种降低乳腺癌危险性的措施是有可能的,如青春期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质摄入,增加体育活动;鼓励母乳喂养婴儿;更年期妇女尽量避免应用雌激素;更年期后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及脂肪摄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等。

关于二级预防,有效地开展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工作(二级预防)将有可能减少晚期癌的出现,从而起到改善乳腺癌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自从美国健康保险计划(HIP)的普查结果公布后,各国纷纷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普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乳腺癌普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研究课题,需要做周密的计划,并有严格随机分组对照,经过若干年的随访,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应用手术治疗乳腺癌已有很长的历史,手术范围有各种变化。近年来,由于对乳腺癌的发展有了新的概念,有人认为乳腺癌自发病起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为了保存乳房的外形和上肢功能,开展了多种小于全乳切除的手术并综合应用放疗及化疗。在欧美等国,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正不断减少,作局部切除手术及放疗的病例已达乳腺癌患者的20%~30%,并同时考虑作乳房重建术。国内目前仍以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期病例的不断增多和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医生应将更多给予病人选择治疗方式的权利,以利在治疗理念上的转型。

当前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是否为恶性肿瘤及有无淋巴转移,而是要求为术后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数据,如观察血管、淋巴管浸润,受体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少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的基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各项检测来判断病人的预后,进而对有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新发乳腺癌患者,占女性所有肿瘤的18%。乳腺癌总体的5年生存率50%~60%。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过去1个世纪以来,涉及卵巢切除术、垂体切除术、肾上腺切除和激素治疗。近几十年来,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是成功的靶向治疗药物。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乳腺癌已经进入分子靶向治疗时代。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手段而言,靶向治疗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更大的挑战。在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有近100个关键分子可以作为治疗的靶点,而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等一系列有效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单独或与化疗、内分泌治疗的联合应用,均能够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单克隆抗体同其他癌症治疗方法相比相当昂贵,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学评估,以明确这些昂贵的治疗方法的费用和疗效关系。然而,在转移性疾病中,靶向治疗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或延长生存时间,在情况允许时,可考虑对所有合适的患者提供靶向治疗。

乳癌的检查对有经验的医生来说,90%以上可根据临床检查确诊,特殊疑难病例可在术中进行切片检查,既节省时间又能及时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不主张做术前活体病理检查,其理由是:(1)容易引起医源性扩散;(2)等待时间过久。如果等病理报告回来后再手术,很可能使一期乳房癌变成二期,其治愈率将由90%下降到45%;(3)从经济上考虑,一次手术治疗(手术台上做快速病理诊断)不仅减少费用,且减短住院时间,消除不必要的医药费,所以应进行一次手术为好。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中西医结合综合序贯个性化治疗应列为上策。

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及预防

1.康复治疗对病人可否恢复健康很重要,尤其患者上肢的运动练习。可按乳房术后常规体操进行,我们的所有病例经过这种治疗,不仅达到了根治性目的,而且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包括体力劳动。是否做乳房再建,可根据肿瘤根治性情况和病人希望而定。

2.乳癌的预防主要是普查,包括医生和病人自己,例如每月要将手放平向乳房方向摸触,如发现肿块及时就医,以期达到早期治疗和根治目的。

3.在应用激素类药物时要倍加小心,因为已有不少报告表明,此类药物有一定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