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战胜癌症需“三防”:你不可不懂的癌症三防知识
32987100000018

第18章 联合诊断是富有哲学性理念的诊断方法

肿瘤联合诊断是透析矛盾划清非肿瘤疾病与肿瘤(基因异位、异变病)的界线

一、肿瘤与非肿瘤疾病的区别

在进行肿瘤的诊断时,首先要把肿瘤和貌似肿瘤的一些非肿瘤疾病区别开。大多数的良性肿瘤,通过一般的检查,基本可以得到正确诊断,故由此着重需要弄清的是恶性肿瘤与某些相似疾病的区别。特别是要搞清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癌与炎症的区别,因二者时常出现相似的症状,极易混淆。肿瘤不论从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是一种异常的增生物。而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虽然也可出现明显的组织增生,甚至形成肿块,表面看来和肿瘤的增生非常相像,但从实质来看,两者的增生却有本质的不同。

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在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生长方式、增长速度和对机体影响等方面,均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也不一样。把恶性肿瘤当良性肿瘤治疗,就会贻误病人,反之,若把良性肿瘤当恶性肿瘤治疗,不仅造成病人精神上的负担,而且由于采取许多不必要的治疗手段,致使病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因此,必须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严格加以区分。

三、肿瘤的起源与治疗的选择

由于肿瘤的组织来源和侵犯的组织器官各不相同,故选择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对于恶性肿瘤必须查清组织发生来源。如发生于上皮组织的癌与发生于间叶组织的肉瘤,虽然都属恶性者,但由于发生组织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针也各不一样。此外,还应了解肿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围,是否累及重要脏器或重要血管等,以利治疗方法的选择,如侵犯较广或波及重要血管的肿瘤,多不首选手术治疗而以综合治疗为宜。

四、联合诊断对肿瘤本身诊治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1.在诊断上,将肿瘤形态与行为相结合,有利于了解肿瘤的全貌。通常来讲,肿瘤形态只能证明其性质的良、恶性,但对肿瘤的侵犯性,特别是行为活性与扩散、复发等行径,则须以其行为来检验。联合诊断非常重视肿瘤行为的联合,以利临床上对肿瘤采取的动态观察与彻底根治。对病人来说主要是注意自己的临床症状的表述,以利治疗方针的选取。

2.对肿瘤在机体运作中的动静结合的了解。充分利用临床已形成的症状与病人的体态、病症、演变过程加以分析,形成对病情的动静相结合的联合诊断。

3.将所有证据归类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因时、因人因病而异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总体与个体及不同的患病组织器官进行具体论断。最后做出的诊断,将是真正对号入座的确诊,并对所有疑点均画上一个句号。

4.联合诊断是综合肿瘤形态与行为的动态分析,有利于优选治疗方法。如肺的腺瘤,从形态看属良性,但其生物行为实属恶性,因他常发生转移与复发,故应以早期癌的治疗方法对待;皮肤基底细胞癌,较鳞状细胞癌为低度恶性,且少有复发与转移,因此,可不必用鳞状细胞癌相似的治疗方法,加以过激处理;腮腺混合瘤的病理形态,貌似良性,可它的生物行为的局部浸润表现和术后易复发又为恶性行为,并确实具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特点,故当以恶性肿瘤的局部广泛切除为宜;再有生长于长骨端和生长在手指的骨肉瘤,又有不同的生物行为,后者扩散性小,少有转移,多用局部切除即可治愈;而前者,则属恶性度甚大,且术后常有复发,当以完善的根治法处理;乳腺的分叶状囊性肉瘤,形态学上表现为恶性,可是其生物行为的表现除局部浸润外,少有广泛扩散与转移,和恶性肿瘤相比其形态与行为则大有面丑而心不恶之感,仅进行局部切除,即可获根治等。此外,如同有貌似黑色素瘤者,长在成人身上,必须按恶性肿瘤处置,而长在幼儿身上则相反,故有幼年痣之称,暂不必急于动武,以观后效再做决定。故形态与行为不相称之肿瘤并不少见,应当采用“联合诊断”方法谨慎对之。联合诊断方法还可以协助选择放疗、化疗或手术任一方法的有机结合等。所以“联合诊断”可以防止很多在诊断上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以及专业偏见之误谬,因为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建立以病人为主,不是以所持治疗手段为主的治疗选择,才是最为适宜于病人治疗的良策。病人不可不知,因为这是对病人治疗抉择的大事。

5.联合诊断非但不必加用任何多余的检查手段,更不增加病人精神、肉体痛苦和经济负担,只是用已检查的结果,以联合诊断和综合分析的逻辑思维,进行合理、合乎逻辑学与病人的病情进行具体分析,做出切合实际的确诊。说白了,就是等于粗制的半成品加工成为可以直接应用的精品。

6.防止和减少偏听偏信的误诊、误医。建立对病人高度责任感,有疑必问,问则必果,方可将所施之法引入正确轨道。下边举例加以说明:①一少女11岁,有人诊断为乳腺肉瘤,经过采用“联合诊断”动态思维之法,排除原错误诊断,确诊为乳腺生理性肥大,免于少女妄戴上癌症帽子,而误终生。②一淋巴瘤病人病理误诊为淋巴结网状增生,由于只关注和偏依形态学诊断,没有考虑到病人发热和其肿瘤行为特征,待确认为淋巴瘤时,由于病已入膏肓,失治而死。③再一例,恰恰与此相反,病人为淋巴网状增生,误为淋巴瘤,由于病人拒治,未施以淋巴瘤治疗,15年后病人健在无恙,经复查病理切片方知误诊。类似这样误诊病例并不少见。如充分利用“联合诊断”的思维方法,客观分析病例,会大大免除或减少在肿瘤诊断上的冤假错案,教训沉痛,不可轻视。

7.对病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检查负担,避免延误治疗。有些病例如乳腺癌经过临床全面检查和“联合诊断”,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做出术前的正确判断与手术指南。不必非进行术前的病理切片或穿刺细胞学检查不可。病例:女孩,为乳腺增生,在医生建议下行穿刺活检,未得确诊,不得已再行手术,结果证明为良性增生。如果认认真真的利用“联合诊断”方法分析,该病人不仅可以免除穿刺活检和二次手术之苦,而且还可通过“乳结消”等特效中药治疗,获永久治愈。可见“联合诊断”是一种正确引导诊治方针的可信之方法。

五、空口无凭,有实例为证,联合诊断的应用可提高确诊率

“肿瘤联合诊断”包含其所有项目看,不仅是从数量上、理化各检查项目上以及病人所有表现的病变情况皆予收入整理,且对病人的一切临床特征和肿瘤生物行为,乃至类瘤疾病一一进行鉴别,可谓之排疑存真的纯化肿瘤的全貌。根据现实认识“联合诊断”,具有一定哲理与逻辑性、理性诊断与病人实情,在排除类瘤疾病的前提下,做出肿瘤诊断对号入座。不能不说在肿瘤诊断上,既全面又具体;既高度概括又深入谷底;既有理性逻辑性又结合实际;既收录所有,又加以因人、因时、因病的个性化具体分析,从而产生纯客观的诊断依据。所以能排除人为的误诊,而达到可信度高的确诊,为根治癌症提供可靠的依据。“联合诊断”是笔者在几十年的肿瘤防治工作中的深刻体验所得,现举出几个部位肿瘤联合诊断实例,论证联合诊断之必要性,以供参考。

1.我们以联合诊断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对352例肺癌(经病理证实)的回顾调查性运算,确诊率为99%,高于任何单项肿瘤确诊率。

2.某肿瘤医院胸外科在10年中,对100例“肺部肿块”的手术确认后回顾检测结果:术前X光诊断为肺癌,而“联合诊断”为“非癌性肿块”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认与“联合诊断”一致。

3.“联合诊断”与病理验证结果对照,证明联合诊断是一种准确并可信的诊断方法。

六、利用专家系统数字化电脑软件联合诊断法

此法是在联合诊断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理性运算,结合专家的病例诊治经验,利用肿瘤医学专家的知识和数字方法推导出来的专家诊断系统软件为工具,借以提高确诊率。使医患对癌症治疗互相配合、共管共治,以达到最满意的疗效。此软件正在研制中,等事成后,任何一人包括医患和非医务人员,只要将其病情输入在电脑上一点击,即可将其自己所患疾病与治疗方针一目了然。有志者事竟成,望此软件早日面世,造福人类。

笔者点评……

早期诊断和优选适于自己的检查法,主要是依据所患病症去优选,要以所患病为中心去寻找适于你的检查,而不是找到任一检查去和你对号,买鞋不也是依脚大小去找鞋吗?千万不要犯“削足就履”的错误,“除癌有绝招,掌握三早癌必消”。

1.早期发现是先导,癌症现身它先知道。如何才能早发现呢?首先你必须知道什么是癌症的早期症状。寓言故事“一日一位穷汉问老叟曰:我很想做个富人,可是找不到致富的路。叟曰:金元宝就在你眼前,可你把它白白的漏掉了。那是因为你不认识它。要想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你必须认识梨子是什么样之后找到它,才会满足你的口福。”要想早发现癌症,必先认识癌是什么样,以此武装头脑,才有利于你搜索发现癌症,才能使其缉拿归案。

2.早诊断是个宝,要给癌症定案,必须通过这条道,路在何方,路在眼前。

(1)脑肿瘤:包括颅骨、脑膜、血管、垂体、脑神经和先天性胚胎残余转移癌。此时必先用X线照相,造影多可定位。如需详细检查可做MRI(核磁共振),因为它对脑瘤诊断率很高,用不着东查西检的浪费时间和金钱,延误治疗大好良机。

(2)眼、耳、鼻、喉肿瘤:除用该科特殊检查仪器外(包括内窥镜),必要时做个CT或MRI就够了。

(3)胸部肿瘤:如怀疑中心型肺癌,先做X光透视,再做个气管镜,不仅可以看清病变,还可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及细胞学检查,而得到最后确诊。并可借此选择适合于你的良好治疗方法。如怀疑周围型肺癌,先做个X线透视,选好位置,再做个CT检查,便可一目了然。

(4)肝、胆、脾、胰肿瘤:由于腹部这些实质性脏器与周围组织缺乏天然对比度,因此X光检查多不具有诊断值。可以直接做B型超声和CT,这些检查不仅对诊断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治疗手段的选择和预后也有重大意义。现在它已成为腹部肿瘤检查的重要手段。

(5)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纤维内窥镜和胃肠道造影,两者相互补充即可确诊。小肠病变可做小肠钡剂灌肠造影。CT检查对肿瘤分期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有意义。而MRI在胃肠道检查无诊断价值,不必浪费人力、财力。

(6)泌尿道肿瘤:利用膀胱镜及静脉尿路造影大多可以明确诊断,超声波和CT检查对肾、前列腺实质脏器癌可有帮助,对前列腺癌还可指导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其他影像检查多是画蛇添足之举。

(7)妇科肿瘤:自从B超、CT、MRI广泛用于临床,X线检查已退役。CT与MRI的检查二者无大区别,取一即可,不必求全妄行。超声波检查简便经济,又无射线影响,应列为首选。如对诊断不明或需进一步确定分期和治疗时可先用CT或MRI即可。如果怀疑宫颈癌,可在内窥镜直视下做个细胞和病理检查即可确诊。

(8)软组织及骨骼肿瘤:普通X线即可显示骨骼一切病变,尽管CT、MRI的现代影像技术出现,也不必攀高求贵,因为X线对骨肿瘤的诊断地位没有变,仍维持原有重要价值。但软组织肿瘤,X线检查能力有限,CT和MRI表现的出色,MRI对软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4%、90%、97%和94%。所以MRI检查对良、恶性肿瘤的确定有意义。

3.肿瘤标志物检查,要想诊断早知道,可在这里找一找。人们已认识到细胞向恶性转化时,细胞的表型和基因型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凡可能反映细胞恶性演化的各个阶段中表型和基因型的特征或特性(即细胞变换脸谱行为特点)通称为肿瘤标志。对肿瘤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随机选用。

(1)甲胎蛋白(AFP):AFP是人体肝细胞癌和生殖畸胎癌细胞所生成及分泌于体液中,特性强的肿瘤标志物,所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以优先选用。但肝母细胞瘤、生殖性畸胎瘤也有明显反映,其他如胰腺癌、肺癌、肾癌和白血病也可出现低度异常升高诊断时应注意区分。

(2)癌胚抗原(CEA):CEA是癌组织和胎儿细胞共有的一种抗原,与AFP类似。癌胚抗原不仅在癌症出现,有些良性病也有所升高,所以CEA不可称为肿瘤特异性标记物。但对监测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判定有价值,如需要时可选用。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此抗原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常常早于影像检查,而且对疾病的预后和转移也有追踪价值。

(4)鳞癌相关抗原(SCCAG):此抗原水平与肿瘤负荷、肿瘤细胞活跃程度有关。它可监测食管鳞癌、肺癌治疗效果,可作为手术疗效的敏感指标。并有助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对二者治疗原则有指导价值。

4.“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想早确诊和早治疗,必须医患配合,对各种检查方法进行有机的综合分析,即笔者所称之为联合诊断。因为任何一种检查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病理也不例外,尽管它尚被称为确诊的一张王牌,但无论是外科病理学还是肿瘤病理学诊断,都是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肉眼变化和光镜下特征综合作出的诊断。有时尚须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分析、自动图像分析、超微结构,甚至随访结果才能确诊,它也是一门依赖经验积累的诊断学科。无论什么检查方法对肿瘤来说都必须达到万无一失,老话重提,因为我们要对病人生命负责。

5.肿瘤诊断要过五关。第一,临床诊断关,主要是病人主诉与体征。这要靠病人或病人家属提供确切的一手资料。而且这是最原始的证据,特称之为原件,不是影印件。是相当可靠性,证据,属于人证。第二,专一的理化学检查,是具有提示作用的客观证据,属于物证。第三,外科医生手术台上的验证,这是医生对病变直视下的见证,不仅可确肿瘤的良、恶性和可切除性,更主要提供病变部位手术的安全界线。第四,细胞诊断关,包括白血病的骨穿化验,是形态学上的见证。第五,病理检查关,病理检查是最主要的旁证。第一、二关是人证和物证,第三、四、五是旁证,证据确凿方可像法官一样一锤定案,过此五关,不仅对肿瘤能达到确诊定性,而且还可指导合理的治疗选择,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必须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