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八法:健康长寿的保健秘诀
32966600000097

第97章 最聪明的做法:动静结合

养生第一惑

究竟是动好,还是静好?真是“养生第一惑”。过去为柴米油盐奋斗,顾不上这些,糊糊涂涂过日子,好像也相安无事,现在生活好了,讲究养生了,动起真格的来了,问题也接踵而来了。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口号已流行了两三百年,然而这一口号近几年却受到了挑战。

1985年,美国运动员弗克斯猝死在跑道上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虽说运动能够提高各脏器功能,但如不适度或过分激烈,也会加速某些脏器的“磨损”导致功能失调,最终缩短生命之旅。

近年来,猝死在足球场上也频频发生。2003年6月26日在法国联合会杯赛半决赛上,喀麦隆队球员维维安·福在与哥伦比亚队的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倒地窒息不治身亡。紧接着,2004年1月,效力于葡萄牙本菲卡队的匈牙利国脚米科洛斯·费赫尔在一场比赛的伤停补时阶段突然倒地不起,不久便因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人世……

不久前,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对5 000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发现,其中有些运动员在40~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甚至不及普通人。相反,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参加激烈运动的人,如作家、画家、科学家、作曲家等,活到八九十岁的不在少数。至于那些僧侣,经常坐禅入静,则大多健康长寿。

可是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过静的10个弊端,那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该如何养生呢?

动静要结合

奉行“以动养生”的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完全排斥“以静养生”的传统养生学。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虽然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内脏功能,但同时也会使体内氧耗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这是促进人体衰老的一种重要物质。日本科学家让家蝇、小白鼠在广阔的空间不停地飞或跑动,证实其耗氧明显增加,它们的寿命比关在小瓶、小箱中的同类要短得多。

从中可以看出,静养比动养更让人长寿。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只静养不运动了。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结合,亦动亦静,缺一不可。静有静的好处,动有动的益处。

“生命在于运动”养生理论的根本缺陷是它完全忽视了静对于养生的重要性,而中国的“以静养生”的传统养生学,虽然将静摆在第一位,却也并不反对动。

聪明人进行运动的奥秘就是动静交替。只静养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于强身防病。

南朝陶弘景在其著作《养性延命录》中说:“人寿虽有百年大限,但懂得节护之人可以活到千岁。”这好比油灯,如果用大炷燃点,很快就会油尽灯灭;如果要是用小炷,就能燃点很长一段时间。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大力提倡这种“灯用小炷”之法,他活了100多岁,可称得上高寿之人。他在谈养生体会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这“小劳”似应理解为“小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