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八法:健康长寿的保健秘诀
32966600000089

第89章 静养延寿:老奶奶比老爷爷更长寿

为什么老奶奶比老爷爷更长寿

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但是老虎、豹子的寿命和龟、蛇的寿命相比,龟、蛇寿命长。所以又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是养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说明了以静养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

一系列的调查、实验结果,都有力地说明静态养生的有效性。例如降低环境温度可使鱼类等动物的体温和活动量降低,这些动物就变得“静”了,寿命也大为延长了。变温动物如此,恒温动物也如此。乌龟有数百年的寿命,如广东梅县重修观澜亭,发现石柱下竟然压着一只3.7千克重的活乌龟,石柱移开,乌龟居然慢慢爬了起来。据州志记载,这只乌龟被压了240多年了。此外,鹤喜独处,飞行时动作轻柔而缓慢,所以能长寿。最好动的蜉蝣则寿命短暂,几天后就死去。

植物也是善于“静养”的一个例子。植物学家认为,种子的寿命一般是15~100年,最长可以活到1 000年,可是考古学家们推翻了这一说法。2 000年前的大豆、高粱、莲子,甚至冰河期的桉树种子,它们在人们的精心培育下,竟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了,使人们目睹了千年、万年之前植物的风貌。

在生活周围,我们也会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奶奶的寿命比老爷爷的寿命长,为什么老奶奶的寿命会比老爷爷的长呢?

这是因为:老奶奶,除了她们自身的生理特点之外,还在于老奶奶善于静养。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总之,一切都显得慢腾腾的,她们运动少,吃得少,所谓少吃少动,没事多睡觉,一句话,活得舒服自在。特点如龟、蛇一样,善于节能,善于静养,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

而老爷爷则与老奶奶相反,他们更喜欢运动,就是节奏快,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好喝酒,好运动,睡得少,所谓多吃多动,精力倒是显得足,但不一定能长寿。

这一切都说明,静养可以使人长寿。

静养生为什么可以延寿

静养生是医家养生大法。中医认为,五官各司其职,但俱属阳火;精液血脉则是阴精。《内经》中指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这里听说的“降”,乃是降低的意思,因为阴不足,会受阳所制,逐渐枯竭。“静养”,就是养阴,为动时挥运之用。

静养既是养阴,也可行气打通周天。我国古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静养法,他们了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练功经验。一般都是要疏通全身经络,加速内气循任脉、督脉及十二经脉运行,从而冲破病灶,治愈疾病,恢复身体的健康。

现代生理学家研究也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紧张的神经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都会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反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

20世纪,鲁普纳尔通过研究就发现,在5种驯养的哺乳动物中,代谢活动较低,也就是较“静”的寿命长。小老鼠,一分钟也不停地活动,寿命仅3年;大象慢吞吞地,寿命可达70年;乌龟静悄悄地,更是长命百岁。一些种类的鹦鹉可活80年以上,而与之大小相似的鹪鹩只能活4年。

再说哺乳类的蝙蝠与老鼠,二者尽管外形和体重相似,但它们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蝙蝠可活10多年,而老鼠只能活3年,差别高达5倍。因为老鼠不分昼夜地活动看,而蝙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躲在洞穴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静养生可以使新陈代谢降低,从而为生命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