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表现出众的能力
32962500000006

第6章 社交中的口才应用(2)

波奇是法国著名的钢琴家,有一次应邀去圣路易斯举行个人演奏会。但没想到的是,等到他上台时,却发现台下听众只有座位的一半左右。看到这情景,他心里自然有点沮丧,但他没有表露,而是微微一笑,对台下听众说:“感谢各位的光临,特别是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张票来听我演奏,本人更是感到不胜荣幸!”话一说完,台下立刻大笑起来,接着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演讲的才能体现在13才和即兴发挥,体现在如何抓住对方的心理上。下面通过如实的事例去说明,展示演讲中的激情,个性与风度。

一天,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正在一次聚会上发表演说。不知为什么,坐在主席台的第一夫人南希突然连人带椅一齐翻倒在地,但她反应极快,马上站了起来。全场先是一片惊呼,继而为南希鼓掌。

里根总统看见夫人安然无恙,立刻风趣地说:“亲爱的,不是说好了,当我演讲没有任何掌声的时候你才来这一手的吗?”而在演讲中用一下技巧,效果会更佳。

艾迪·康特是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在电影、电视两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绩。康迪还有一个突出的成功之处,那就是他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能经常到民间去演出,因而他广为普通群众所拥戴。

有一次,艾迪·康特一个人来到一所退伍军人医院,并专门为那里的病人进行了喜剧表演,结果自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而,正当表演进入高潮,大家乐不可支时,康特却突然停止表演,戴上鸭舌帽,一声不吭地走了。

病人们莫名其妙,但心里都盼他早点回来。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两天,直到第三天,康特才重新在医院露面。他一进门,便问那些病员:“这几天诸位都想我吗?”

“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

接着,康特便和他们笑到一起去了。

如果发现会场冷场,这种吊胃口的技巧,不妨学一学。

有许多人往往喜欢模仿那些成功者的言行,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把别人的言行和经验全部模仿过来,恐怕是无法行得通的,也有可能你由此而坏了自己的名声。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自信心,否则就无法塑造自身的形象,或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良好名声。

美国纽约铁路快速代理公司的副总经理金赛·N·莫里特先生,曾提到一位在礼仪、温厚、诚实等各方面都比别人更有修养的人。莫里特先生曾对这个人说过这样的话:“20多年来,我接触过并且和他们谈过话的人何止数千!但是,每一次我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和他们说话,我绝不模仿任何人。因此,我才能获得成功,而且当时我说的话也最具有说服力。”

绝大多数成功的人,他们都是本着自己朴实的本性生活,在人生舞台上,所表演的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举止,绝不刻意去模仿他人或假扮成别人。他们始终埋头工作,虚怀若谷。他们非但不炫耀自己,也绝不摆出一副大人物的架子来,反而像普通人一样诚实上进、虚心好学。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从不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天才,他们只需要一个最适合自己工作的场所,然后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令人尊敬的人。

你知道有所成就的人,他们所恪守的法则是什么吗?现将这些法则简述如下:

(1)态度自然。绝不玩弄过分勉强的技巧。

(2)言而有信。没有根据的话绝对不说。能够建立这方面的名声,就能取得大家的信赖。

(3)说话简明扼要。只说自己想说的话,绝不添油加醋、故弄玄虚。

(4)处事公平。即使对方的意见和自己不一致,也应宽大为怀。

(5)运用机智。没有一件事不能以合乎礼仪的态度说出来,因此,必须因时因地选择适当的语言。这样一来,尊敬你的人定会与日俱增。

好口才能声情并茂

能把握时机说话,还要让你的声音富有表情。你不妨注意听听广播剧、看看电视剧或舞台剧中的演员们,他们那种充满激昂顿挫的声调和表情丰富的说话语感,甚至那些口才奇佳的政治家们,一个个无不是能把声调、音量等各方面控制自如的人。由于他们高度的说话技巧,使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出事情的是非曲直;反之,如果始终用相同的声调、速度,那么这种演说是多么平凡而乏味啊!如何让自己的表达能够达到声情并茂呢?

不知你是否听过经验丰富的公司主管或政治家的演说?你是否分析过他们何以能讲得那么生动有趣?他们究竟使用了什么特殊的技巧?

其实良好的声音表情就是说话人的发音、强调方法、语气顿挫和语调的变化。能事先仔细了解话题的意思和涵义,然后才能以恰当的声调将其表达出来,两相配合、相辅相成。有些时候我们说话要慢,例如诉说慎重的提案、令人痛心的事件、难读的诗和宗教问题等等;相反,容易使人明白的朗读、有速度感的说明、中途顺便插入的例子以及警句等,为了使其节拍能配合内容,必须有较快的速度。人的声音天生就赋予各种变化,语气、速度和音量的不同,立即就能反应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所以,当我们听到一段动情的演说时,我们就可以认定那位演说者掌握了良好的说话时机和技巧。也就是说,他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缓缓说话,什么地方作有效的中断;也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加快速度,把听众带入高潮。具有这些条件的人,就是一位高明的演说家。那些口才优异的推销员,也一样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大大地提高成功率,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器重。

文尔顿和汤姆逊两人合著的《演说根本》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告诉人们怎样把握说话时机的很好例子。

“演说最漂亮的进行速度,完全在于发音是否清晰明了。有时为了采取歌唱似的语调,则会降低速度;但能够加快速度,同时又能使听众明白的人,可能只限于发音特别清楚的少数人。”

“不过,凡是能保持高速度的人,其主要原则还是在于多求变化。变化多,自然能够吸引听众。该强调的时候就强调,决不装模作样。因为演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自始至终把你的意思传达给听众。如果想要说的事既简单又明了,那当然可以很快地交代过去;但如果需仔细说明的事,却快马加鞭、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说完,那么只能留给听众一般性的印象而已。此时如果侃侃而谈,听众听来自会觉得你所说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重要的。而如果是内容欢快、充满幸福或者令人毛骨悚然的冒险故事,讲到高潮之处或者情感将要进流而出之时,就必须加快说话的速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当然,主题严肃、感情压抑或者充满悬念气氛的部分,还是应该慢慢地叙述。”

1.拓展话题的领域

开始第一句话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能了解,人人都能发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谈话的领域。如果指着一件雕刻说:“真像某某的作品!”或是听见鸟唱就说:“很有门德尔松音乐的风味”,除非知道对方是内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而且会在背后挨骂的。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不可胡乱问他。因为社会上免不了有人会失业。如果你想开拓谈话的领域而希望知道他的职业,只能用试探他的方法:“先生常常去游泳吗?”如果他说“不”,你就可以问他是否很忙,“每天上哪儿消遣最多呢?”接下去探出他是否有固定工作。如果他回答“是”,你便可加上一句问他平时什么时候去游泳,从而判断他有无职业。如果他说是星期天或每天下午5时以后去,那无疑是有固定工作。

确定了别人有工作,才可问他的职业,这样就可以谈他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如果不知对方有没有职业,或确知对方为失业者,那么还是谈别的话题为佳。

2.使对方话语滔滔不绝

你如具有一定的常识,那么即使你没有各种专长的学问,也足以应付各式各样的人了。因为你虽然不能应答如流,但你总该能提出问题。

问话是使对方开口的良策。

假如对方是医生,你对医学虽是门外汉,你就可以用“问”的方法来打开局面。“近年感冒又开始流行了,贵院大概又要忙一阵子了吧?”一句和时令或新闻有关,同时又贴近对方工作的话题,是最得体的问题。这样一来,对方的金口就开了。由此可以打开话匣,从感冒的症状谈到气候,谈到药和补品……只要你不厌烦,你可以一直引他谈下去。遇到做生意的人,你可以问他近来生意如何,哪些东西好卖?遇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况,学生的素质和倾向。总之,问话是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问话时要注意的是问对方在行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内行,那么就以不问为佳。譬如问一个警员“三年本市发生的车祸有多少起?”这是一般人不容易记清的事,要是对方回答“不太清楚”,这样就不但使回答者有失体面,而且双方都感到没趣,这样就不能一击而中,使对方话语滔滔如决堤。

其次,关于政治见解不宜问,除非对方是一位政治家或权威人物。因为普通人的政见有很大的差异,他不知道你有无成见。聪明的人一般不会开诚布公地回答这种问题,所以最好还是不问为佳。

3.适可而止的问话

有些问题,当你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是可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一些问题就不宜再问。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他如果只说地区而不说具体地址,你就不宜再问在某路某号。如果他愿意让你知道的话,他一定会自动详细说明的,而且还会补充上一句,邀请你去坐坐;否则便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也不必再追问了。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如年龄、收入等也一样不宜追问,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不可问对方同行的营业情况。同行相忌,这是一般人的毛病。因为他回答你时,若不是对其同行过于谦逊的赞扬,便是恶意的诋毁。在一个人面前提及另外一个和他站在对立地位的人或事总是不明智的。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要知道的是:一般来说,不宜问及别人衣饰的价钱;不宜问女子的年龄(除非她是6岁或60岁左右的时候);不宜问别人的收入;不宜详问别人的家世;不宜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宜问别人工作的秘密,如化学品之制造方法等等。

凡别人不知道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询问。问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若能令答者起劲,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闻,那是使用问话的最高本领。

一位社交家说:“倘若我不能在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的处世的失败。”

这句话很发人深省,因为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住,问话不仅能打开对方的话匣,而且你可以从中增加学问。

4.道人之短,即己之短

世间没有完人,凡人皆有他的短处,也必有他的长处。在与人谈话中,你要尽量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使别人的声望受损害,而且也足以表明你为人的卑鄙。

①不可在谈话中借机刺探别人的隐私;

②不可仅知道别人的一点点短处就逢人宣扬。

宇宙之大,谈话的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当作话题?你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情非你所详悉。若贸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辞宣扬出去,不亚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当事后完全了解真相时,你还能更正吗?

“王某借了李某的钱不肯还,这真是岂有此理!”昨天你对一个朋友说,这是从李某那里听来的,他当然把自己说得头头是道。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你明白了人类的这一弱点,你就不会诋毁王某。因为你若有机会见到王某,他也会告诉你,他虽借了李某一笔钱,但有一张房契押在李某手里。因房租跌价,到期款未清还,只好延长押期。而李某则急于拿回现款,王某一则无法立即清付,再则借据上写着若房租因环境关系而减租时,可以延长押期,至李某将该款全数收回为止,所以不能说他是赖债。由此看来,双方皆有道理。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大半如此复杂,你若不知内情,就不宜胡说八道。

社会上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逢人便说。世间不知有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短处,也许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了恶果。而这种恶果的滋长,是你所料想不到的。

请你为自己定下一条戒律,除了颂扬别人的美德以外,永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否则你将玷污自己的人格,永远找不到一个愿意和你亲近的朋友。

要是别人向你说某人短处的时候,你惟一的办法是听了就算没听一样。像别人告诉你的秘密一样,谨缄金口,不可做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要记在心上。

同谈论别人的短处一样,不可就片面的观察便在背后批评别人,除非这是善意的批评。说坏人的好处,别人听了最多认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人们就会认为你居心不良了。

5.笑的最高境界

说笑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用巧妙的语句,化陈腐为新奇。虽然轻描淡写,却已感到兴味盎然,这就是幽默式的说笑法。其次是利用滑稽的语言、滑稽的表情,讲一件轻松的寓言,这是戏剧式的说笑法。再次,引用几件相反的事例做一个对照,显出其中可笑的矛盾,这是讽刺式的说笑法。最后,把一件事实绘声绘色、尽量粗俗、不知忌讳地说出来,这是小丑式的说笑法。

至于揭露他人的隐私,任意攻击对方,以图一快,这不是说笑;针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冷嘲热讽,无所不及,这也不是说笑。说笑一定要无损他人,并且有益于他人。

你应该说笑,但不应该随便说笑。你说笑,先得学习说笑的技巧,研究说笑的方式。在不会说笑之前,还是先听听别人如何说笑,做个听众,不要做说客。“未能登车而射猎,其伤实多。”因说笑不当而损害友情的事例很多,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