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表现出众的能力
32962500000035

第35章 演讲前的准备(2)

一切文章都有其结构和组合方式。结构一词,本意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常用于建筑学。恩格斯曾把文章的结构比喻为“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演讲稿的基本结构由开头(或称开场白)、正文、结尾(或称结束语)三个部分构成,它具有比较稳定的程式。编写演讲稿应遵循这些程式,并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演讲稿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和谐。凤头、猪肚、豹尾的形象化说法,原则上也适用于讲稿的大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的最大特色是简洁明晰。演讲稿不同于一般供阅读的文章。一般文章读者可以反复阅读玩味,即使结构层次复杂一些,也可以经过分析而掌握。演讲稿是口耳相传的,而口述的信息稍纵即逝,容易与听众的听觉、思维之间出现游离脱节现象。如果演讲结构复杂,头绪纷繁,甚至思路紊乱,听众就难以理解演讲内容。为了使演讲收到最佳效果,应尽可能简化演讲结构,尤其是对长篇演讲,更应该使结构简明化。

使结构简化明朗化的常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把所要讲述的思想、材料进行逻辑分类

对问题的划分尽量明确,防止互相交叉和互相包容。这是使结构简明化的根本方法。

(2)注明大结构和大纲目的序列号

如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或(一)、(二)……。

(3)立片言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即把纲目的要点用准确的标题语言(或称命题语言)醒目地呈现出来。要使演讲稿的头绪清楚,脉络分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目录。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写书,不写目录的作者要处以绞刑。”这是有道理的。

(4)在内容层次转换过渡处,多用明转法,少用暗转法

即采用提示语、交代语、承上启下语、前后照应语或小结语等,便于听众把握内容的梗概和轮廓。

4.入情入理,情理交融

在演讲稿中,“情”、“理”二字至为重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演讲成功的基石。因此,在演讲稿写作中能否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是决定演讲成败的关键。

演讲稿中的理,通常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或者是高尚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或者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者是有益于推动社会改革的工作经验,等等。这些既是演讲稿的精髓、灵魂和支柱,也是吸引听众的魅力所在。

演讲稿中的道理应该给人以新鲜感。所阐述的道理最好是听众闻所未闻的真理;如果所讲的道理听众并不陌生,作者就应该做出独到的鞭辟入里的分析;或者紧密联系实际,以新鲜的材料做出富有意义的阐发。

同时,演讲稿还应该是有情物。演讲稿中的情,(1)“笔下常带感情”,笔端渗透着对听众的殷殷深情;(2)对所叙述的人、事物以及道理的情感。干巴巴的说教是演讲的大忌。

演讲稿的情感应该是真情实感,健康的情感。矫情只能使人感到虚假和滑稽。同时,演讲稿中的情感应该是具体的,有依据的,因人而起,缘事而发,不能“无病呻吟”。

情和理的自然交融更为可贵。情感有了理性的渗透,就不至于泛滥;理性有了情感的萌动,就不致冷漠。许多成功的演讲,无一不是情理渗透的结合物,情是有理的情,理是有情的理,两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例如,郭老的《科学的春天》,闻一多的《最后一次的讲演》,都是情理结合的佳作。前者是诗情和哲理的结合,后者更是真理和激情完美结合的华章。

5.讲究逻辑,注重辞章

演讲稿的情理结合,还需要借助逻辑和辞章的功力。演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演讲稿的写作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特点,把铁一般的逻辑和生动、准确的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演讲稿的写作应注意以下逻辑要求:

(1)全文应该是合乎逻辑构成的总体。

对演讲稿总体上的逻辑要求是: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论证要遵守逻辑规则和规律。通篇安排应具有内部的必然联系。如果一篇演讲稿在总体上杂乱无章,那就很难使听众信服,演讲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注意层次间、段落间、句子间的联系。

要正确体现出并列、顺承、分合、选择、递进、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排除、推演等种种意念关系。在这些局部问题上也应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做到无懈可击。

(3)要有充分的论证。

以说理为主的演讲稿要有充分的论证,特别是提出新颖独特见解时,更要严密论证。人们不会轻易接受未经论证或论证不严密的观点。

此外,编写演讲稿还要注意辞章。辞章泛指语法(文法)、修辞以及行文的表达方法和技巧。逻辑着重解决对不对的问题,语法、修辞和表达方法则着重解决准不准、美不美的问题。它们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演讲稿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演讲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口语化。最优秀的品格则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合一性,即提炼成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合金,但又不失口语化的基本特征。口语和书面语各有其特点和优点。口语朴素、简短、流畅、活泼、亲切、通俗易懂,但往往不够精确规范。书面语准确、规范、典雅,但往往结构复杂,书卷气过重,有时不易被人们理解。好的演讲稿应当兼取两者之长,扬长避短。既要考虑演讲时的口传言授,便于听众听懂;又要注意加强语言的表现力,认真加以提纯和锤炼。

演讲稿的语言还应尽可能做到准确、明晓、简洁、流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做到严密、深刻、生动、形象。这就需要适当采用比喻、排比、比拟、借代、精警等修辞手法,博采口语;还要灵活运用叙述和描写、概括和具体、曲折和率直、铺垫和纵横、抑和扬、虚和实、形象和理性等各种表现手段。当然,这些手段都应该服务于演讲目的和内容,注意对象、时间、场合等条件,务必用得适当和得体。

6.认真修改,精益求精

认真修改是演讲稿趋于完善精美的条件。好的演讲稿往往都是几易其稿,甚至经过几十次的修改才形成的。

毛泽东特别强调写文章做演讲的社会责任感。他指出:“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这种责任心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他还引用鲁迅的意见: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绝不将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借以教育启发大家。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演讲稿都作过精心修改。《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前,他亲自进行了逐节修改。出版时他又反复叮咛助手郭化若:校对须注意,你自己至少校一次。注意标点符号,不能弄错一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的历史文献,毛泽东是在1957年2月讲的,后在天津、济南、南京、上海一路讲了多次,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到1957年6月才正式发表。

修改演讲稿的方式和修改文章一样,要考虑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各方面的因素。注意在深化主题、订正观点、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等诸方面多下功夫。既要有对总体内容构成方面的考察,也要有对遣词造句等细微之处的推敲,总之,要做到精益求精。

7.进行认真演练

演讲前的准备工作除了对材料进行取舍、整理和编写演讲稿外,还需要进行多次演练。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演讲前的演练,他曾自述练习演讲之法:“一、练姿式。……予少时研究演说,对镜练习,到无缺点为止。二、练语气。演说如作文然,以气为主,气贯则言之长短、声之高下皆宜。说到重要处,掷地作金石声。”

那么,我们怎样进行演练呢?下面这些建议是非常可行的。

(1)在发言时怎么保持目光前视。

稿子上的句子向你的眼睛和舌头发出指令。如果你已经练习了四遍,对稿子的内容应该很熟悉,因此你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目视前方。在开头、结尾、提问、警告、激动的时候,眼睛都要抬起来,要对听众的关注作出反应。

(2)为了听上去自如并充满自信,要练多久。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事先练习一般是不可取的。……未经练习的发言显得新鲜、自然,只有第一次从口中流出的思想才能这样。”

这是浮浅的说法。要想听上去自然就得演练,而且不是一次。有些人认为,他们在发言或讲演之前所要做的只是在路上看过一遍稿子。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不会显得自然,只会显得毫无准备。

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对事先演练抱着非常重视的看法。他把自己关在地下室书房里达三个月之久,学习演讲的技巧。为了保证自己不会在达到目的之前出来,他把一边的头发剃光。等头发长出来后,德摩斯梯尼才走出洞穴,终于成为一个造诣颇深的演讲家。

早在1770年,《说话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就曾责备那些不够重视演习的演讲者。

在上演节目之前,演员要一遍又一遍地彩排、练习。但是,作者认为,我们中间没有其他演讲者这样煞费苦心,尽管他们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充实自己的知识上。这表明,对这种技能的忽视更多地出自对其意义的认识不足。

为什么演讲家不像演员那样进行多次的演练呢?

为了准备发言,我们并不需要像德摩斯梯尼那样在地下室里呆上三个月。但是为了能在讲台前控制会场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且避免局促感,应该大声地练习至少四遍。

(3)最后一次演练应该在发表演讲前多久进行。

越近越好。如果你九点钟发表演讲,早上6点钟起来演练,这样在讲台上你对稿子就像对一位密友一样熟悉。

在讲台上,头一天没有演练过的讲稿会变得十分陌生,而在发言前刚准备过的稿子就像为眼睛准备的快餐一样。

许多人说,他们没有时间演练。如果没有时间练习,就不要接受讲演的安排。奥基尔维和玛瑟公司的荣誉总裁齐克·埃里奥特花28小时准备一个发言。他能挤出时间,并因此获益匪浅。他是我们知道的最好的演讲者之一。

(4)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声音打动人。

为了知道别人听你的声音感觉如何,在大声练习了4遍之后,把你的讲话录下来,放一遍听听。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充满力量的声音,快慢相间,句子有长有短,还要有停顿,从而产生效果。

关于发声方法,可以这样试试。把手放在腹部肋骨向两边分开的地方,像划船那样收缩腹肌、同时吐气发出“嘶”音,越长越好,利用缩肌协助发出嗓音。

胸部共鸣产生美感,鼻腔共鸣让人难受。如果你感到自己鼻音太重并想除去它,就把一只手放在腹上,另一只手平放在胸部。讲话时,胸部的那只应能感到肋骨的振动。连续发“漏、漏、漏”的音,看是否感到胸部共鸣。反复练习,直到有那种感觉。

记住:

大声地练习四遍,最后一次练习距离发表演讲的时间越近越好。讲的时候要有气势。语言要生动有力。在开头、结尾、陈述和提问结尾时要抬起眼睛。扫视会场,保持听众注意力的节奏。

初稿编写

初稿的编写即起草。它是根据拟定好的演讲提纲。把考虑好的内容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

起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尽管有了提纲,观点明确了,材料齐备了,可是用什么样的语句去表达和如何恰当地安排材料,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在起草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讲究语言表达技巧

所谓演讲的语言,就是以演讲这种语体形式出现时所使用的语言。演讲的语言同样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演讲如果离开了语言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演讲语言运用得好与差,将直接影响演讲的社会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演讲就是语言的艺术。远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把演讲家称为“语言大师”了。所以,每一位想成为演讲家和期望自己的演讲成功的人,都应该在演讲的语言上下功夫。

(1)语言的准确性。

即演讲稿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用词准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上。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准确,应当具备如下一些条件:

①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己的思想尚处于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必然暧昧不清。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⑦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精确地概括事物,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感情,分辨事物和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使演讲容易被别人接受和理解,产生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中,筛选出最能准确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语来。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

③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地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说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如“牺牲”、“逝世”、“去世”、“故去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语言更加准确,运用语言时就必须十分注意它的感情色彩。

(2)语言的简洁性。

所谓语言的简洁,就是用最少的字句准确地表达出所要陈述的思想内容。或者说,简洁的语言由一个实质内容或因素所组成,没有不相干的东西或不必要的附加物,它对于思想交流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恩格斯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常常记住,变成口语;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恩格斯不仅见解精辟,而且他自己的演讲语言也实践了自己的主张:简洁、凝练。请看他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静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这个仅仅一百多字的演讲开头和第一段不仅极其深沉地表达了恩格斯的悲痛心情,而且从革命理论建设和革命实践活动两个重要方面,指出马克思逝世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对马克思伟大的历史功绩做出了公正的评价。其思想内容多么丰富而深邃,其语言又是多么简洁而朴素。初看起来,上面两段很平凡,然而细细琢磨起来,却可以在平凡中见真功夫。如果没有精深的思想和高超的语言技巧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我们提倡演讲语言的简洁,绝不是为“简”而“简”,甚至到了枯燥贫乏、简单肤浅的程度。我们说的简洁,就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如果简洁到了妨碍思想内容的表达的程度,那就适得其反了。

(3)语言的通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