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利用彼此的相似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吸引中相似性是个重要的因素,它包括年龄与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籍贯、兴趣、价值观、信念、态度等的相似,其中以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最主要。因为相似的人彼此容易沟通,较少因意见传递的困难而造成误会和冲突。即使是初次见面,也有“相见恨晚”的亲切感。所以,在说服别人之前,要努力在双方的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对方的支持与合作。但这种“套近乎”也要讲求策略,否则,不看对象、不择时机地随便“套近乎”,很可能越“套”越远。
3.反复
即重复相同的内容。一再接收到相同的信息,会让人形成一种它们确实很重要的错觉,因而将它们储存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对方就能对你的想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转化成记忆保存起来。因此,优秀的说服高手,都会不断地使用反复法。
反复法有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一是重复相同的语句;二是换汤不换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意念。
(1)重复相同的语言。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字义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比如,你的友人患了癌,非得动手术才能存活下去不可。偏偏你的朋友十分怕动手术,这时你就必须说服他接受手术。为此,你得不停地重复告诉他“你想活下去,就得动手术,否则的话……还是尽快接受手术吧!”
(2)用不同的方式重复相同的意念。如果老是重复相同的语句,弄不好反而让人觉得你婆婆妈妈,不堪其苦。因此,变换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比如,在上例中,你也可以说:“你想继续活下去,对吧!如果你放弃的话,情况只会越变越糟!目前没有比动手术更有效的方法了!你看看人家小李,手术后不是痊愈得很快吗?如果你动了手术,也会跟他一样。振作点,别再说丧气话啦!”
4.对应、对比
说服他人的时候,运用大肆渲染负面结果的手法是相当有效的,可以使你的劝说内容因此被衬托得更加有分量。比如,当你想说服儿子好好读书时,倘若能举例说出读书与不读书会有哪些不同的后果,让儿子清楚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效果会更好。
5.事先确认本身的劝说态度
在你企图说服他人前,必须明白确定你究竟希望对方做出怎样的行动。具体而言,这时的你只需考虑自己的想法,毋须顾忌对方的情况。试着直接披露你真正的想法吧,如此一来,你的劝说内容究竟是利己呢?还是在为对方着想?答案不言而明。在此阶段请先要求自己做到坦白内心真正的想法。
6.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
一般而言,之所以会造成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的局面。是因为没有事先设想到对方会有哪些反应。请在进行说服前先假设自己若是那位被说服的对象,面对这样的劝说会作何感想,要完全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你得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其具体步骤如下:
(1)对所设定的劝说目标,自己是否能够接受?
(2)若不能接受,别人能够接受的程度如何?
(3)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自己常用的劝说方式?
(4)听到什么样的劝说内容,你才肯付诸行动?
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为对方考虑的想法作些调整。
弄清了自己真正的目的后,如果贸然付诸实践,依旧很容易招致失败。因此,还必须再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同时加以研究。当然,由于立场不同,结果必会相互抵触。那么,两者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什么?是否能够消除?如果不能消除又该怎么办?而能够消除的具体方法到底是什么?综观这些问题,其实,只要你的头脑里存在“劝说是为对方着想”的意念,一切自能迎刃而解。
7.列出充足的理由打动对方
电影《周恩来》中邓颖超的扮演者是从未上过镜头的湖南画家郑小娟,尽管她初次上银幕,但是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给广大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开始时她并不愿意参加演出,而是经丈夫姜先生高超的劝说技巧和充足的理由说服之后才应承下来。郑小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导演看中的。当导演邀她拍片时,她以身体不好为理由,一口谢绝,且斩钉截铁,没有商量的余地。直到影片筹备工作就绪,就要开拍了,“邓颖超”仍没着落。无奈,着急的导演只好到郑小娟家再次动员。
这天恰好郑小娟的丈夫姜先生一个人在家,听了导演的来意,他一口应承下来。郑小娟回家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十分不高兴,不住地埋怨丈夫自作主张。姜先生笑着说:“我代你应下演邓颖超是有足够理由的。首先,虽然你从来没有拍过戏,但各种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你不用为不懂表演艺术而担心,只要用心去学就不会有困难;其次,这对你的事业很有好处,你要想在美术方面有所发展,也应该从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另外,你趁拍电影和大伙一起出去走走,这自然要比一个人老呆在家里强得多,对你的身体也大有好处;而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要拍的是咱们敬爱的周总理,即使自己克服一些困难,也应该全力相助。”丈夫充足的理由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语终于打动了她的心,于是,她抛弃了顾虑,增强了勇气,坚定了信心,欣然走进了《周恩来》摄制组,并且一举成功。
运用技巧,积极说服
有一次,卡耐基突然同时接到两家研习机构的演讲邀请函,一时之间,他无法决定接受哪家邀请。但在分别和两位负责人洽谈过后,他选择了后者。在电话中,第一家机构的邀请者是这样说的:
“请先生不吝赐教。将您的说话的技巧传授给本公司的中下层企业管理者。由于我不太清楚您所讲演的内容为何,就请您自行斟酌吧。人数大概不超过……万事拜托了!”
卡耐基认为,这位邀请者说话时口吻平淡无力,缺乏热忱。给人的感觉,只是一副为工作而工作的态度,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热情,给他留下相当不好的印象。
此外,对方既没明确地提示卡耐基应该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清楚交代听讲人数,让他如何决定演讲内容呢?对此,卡耐基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而另一家机构的邀请者则是这样说的:
“恳请先生不吝赐教,传授一些增强中小管理者说话技巧的诀窍。与会的对象都是拥有50名左右员工的企业管理者,预定听讲人数为70人。因为深深体悟到心意相通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部属看上司脸色办事的传统陋习早已行不通。因此,此次恳请先生莅临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让所有与会研习者明白,不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想法的人,是无法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希望演说时间能控制在两个钟头左右,内容锁定在:
①学习说话技巧的必要性;
②掌握说话技巧的好处;
③说话技巧的学习方法这三方面,希望能带给大家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万事拜托了!”
卡耐基感觉到这家机构的邀请者明快干练、信心十足,完全将他的热情毫无保留地传达给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对方在他还没有提出问题的情况下,就解答了所有的疑问。因此,在卡耐基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自己置身讲台的情景,并且很快就能够想象出参加者的表情,以及自己该讲述的内容等。显然,这种邀请方式很能带给受邀者好感。
显然,为了说服别人,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遵循一定的步骤。说服他人应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来进行呢?大致有以下四个步骤:
1.吸引对方的注意和兴趣
为了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首先应吸引劝说对象将注意方集中到自己设定的话题上。利用“这样的事,你觉得怎样?这对你来说,是绝对有用的……”之类的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让对方愿意并且有兴趣往下听。为了不至于在开始时便出师不利,以下几个要点请你务必好好掌握:
(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穿着得体、以礼待人,脸上保持诚恳的微笑。
(2)平时多留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绝对要言行一致。
(3)主动与周围的人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再小的承诺也要履行,记住一定要言出必行。
(5)不撒谎,除了善意的谎言。
(6)提高与大众沟通的能力。
2.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具体说明你所想要表达的话题。比如“如此一来不是就大有改善了吗?”之类的话,更进一步深入话题,好让对方能够充分理解、明白,清楚的表达能力是成功说服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对方能否轻轻松松倾听你的想法与计划,取决于你如何巧妙运用你的语言技巧。
为了让你的描述更加生动,少不了要引用一些比喻、例证来加深听者的印象。迫切地引用比喻和实例能使人产生具体的印象;能让抽象晦涩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甚至使你的主题变成更明确或为人熟知的事物。如此一来,就能够顺利地让对方在脑海里产生鲜明的印象。
说话速度的快慢、声音的大小、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口齿的清晰度……都不能忽视。除了语言外,你同时也必须以恰当的表情、肢体语言来辅助。
3.动之以情
通过你说服对方的内容,了解对方对此话题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满足,再顺势动之以情或诱之以理告诉他“倘若遵照我说的去做,绝对省时省钱,美观大方,又有销路……”不断刺激对方的欲望,直到对方跃跃欲试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