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母婴护理与保健
32943300000076

第76章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房部位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为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最常见,一般是产后3~4周发病。非哺乳期或妊娠后期也偶尔发生本病。本病可因乳头发育不良、不易哺乳或乳汁分泌过多不能全部排空,或乳管欠通畅,影响排乳,致使乳汁淤积,利于入侵的细菌繁殖而发病。急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疼痛、触痛、硬块,同时有泄;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愈合较慢。该病分三期:①郁乳期,乳房肿胀痛,皮肤微红或不红,肿块或有或无,乳汁排泄不畅,全身症状有畏寒或寒战,发热可达39 ℃以上;②酿脓期,乳房增大,疼痛,继而皮色蔻红,壮热不退,已有化脓趋势。若壮热疼痛十余天不见减轻,硬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时,是已成脓。患者乳房深部的乳痈,常需穿刺确诊;③溃脓期,破溃出脓后,一般热退,肿消痛减,逐渐愈合。若溃破后,脓出不畅,肿痛不减,壮热不退,属脓液波及其他乳络,而成“传囊乳痈”。亦有破溃时,穿入乳管,脓液至乳头排泄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愈合较慢。

一、生活护理

1.妊娠后期,要经常用温开水或者75%的酒精擦洗乳头、乳晕区,以增强乳房皮肤的抗感染能力。

2.产后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预防乳汁淤积。

3.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注意乳头清洁,哺乳后应用温开水清洗乳头。

4.防止乳汁淤积,每次哺乳尽量将乳汁吸空,如果产妇乳汁过多,哺乳不能排尽时,可用吸奶器吸出,或用手轻轻挤压按摩,使乳汁排空。

5.如果发现乳头破损或皲裂,可用麻油、蛋黄油外擦,及时处理。

6.断奶前逐步减少哺乳次数,并用麦芽、山楂各60g,或生枇杷叶15g煎汤代茶饮用;如果乳房结块胀痛,可用芒硝外敷,以促其消散。

二、验方调养

1.熟牛蒡子15g,青皮15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1剂。

2.蒲公英60~90g,水煎服,每日1剂。

3.露蜂房30g,生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4.赤芍30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

5.番泻叶5g,代茶饮,每日2~3次。

6.鲜仙人掌适量去皮刺后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

7.鲜蒲公英、鲜菊花叶捣烂成汁后外敷患处,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

8.大葱连同根须2棵,煎水500~1000 ml,用小毛巾蘸水湿敷。

三、按摩疗法

(一)方法1

1.穴位膻中、乳根、风池、肩井、膈俞、肝俞、神封、丰隆、解溪、肿块局部。

2.操作

(1)自我按摩法①按揉肿块:坐位,涂擦一些润滑油或滑石粉作为推拿介质,用健侧手指按于乳房肿块,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5min,每日2~3次。②排乳:坐位,用两手的4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方向乳头方向交替抹、推、揉,使乳汁从乳腺口流出,每日2~3次。③疏通乳腺口:坐位,患侧手托住乳房,健侧手拇、示、中指挤捏肿块,由上而下直到乳头处,并逐渐增强挤捏力量,使阻塞的乳腺口疏通,挤出黄色液体或乳汁,每日2~3次。④揉按膻中、乳根穴:以健侧拇指按于患侧穴位,微用力揉按5min,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2~3次。⑤拨动肩井穴:用健侧示、中指按于患侧穴位,微用力作前后分筋拨动5min,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2~3次。

(2)丈夫按摩法先坐位,点按风池、肩井穴各2min,从风池穴向下沿颈椎两侧推揉,往返约20次;再俯卧位,按揉膈俞、肝俞穴各2min;然后仰卧位,点按乳根、神封穴各2min,并于乳房周围作轻柔的摩揉手法5~10min;最后,点按丰隆、解溪穴各2min。

3.说明本方适用于急性乳腺炎。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乳房卫生,用温水擦洗乳头,哺乳时应注意定时将乳汁排空。患侧的乳房应暂停哺乳,用胸罩将患侧乳房托起,减轻疼痛,并有利于引流乳汁。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食厚腻及辛辣发物。按摩手法用力不能太重,以免损伤乳房皮肤。在手法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方法2

1.取穴肩髃、肱中、曲泽、乳头。

2.操作术者以指掌均匀用力,反复有序地按摩、舒展患侧上肢阴阳之经及主要穴位,如肩髃、肱中、曲泽等穴20~30次。进而反复来回以乳头为中心舒展淤块,并将滞留之乳汁和浓汁慢慢挤出,一般推拿1次,症状体征可完全消失。少数2次即可痊愈。

3.说明本方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注意术后4 h不能参加活动,禁食禁水。

四、药膳调养

(一)蒲公英粥

1.原料蒲公英60g,金银花30g,粳米50~100g。

2.制法先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任意服食,可清热解毒。

(二)豉粥

1.原料豆豉15g,葱白3茎,薄荷6g,生姜片6g,羊髓100g,白米100g,细盐少许。

2.制法先煎葱、姜及豉,后下薄荷,稍煎后去渣取汁,入米,再煮,候粥熟,下羊髓及盐,搅匀即成。空腹服,每日2次。祛风,清热,解毒。

(三)鲜橙汁冲米酒

1.原料鲜橙汁半碗,米酒1~2汤匙。

2.制法将米酒冲入鲜橙汁内即可。每日2次饮服。行气,止痛。

(四)金针猪蹄汤

1.原料鲜金针菜根15g(或用干金针菜24g),猪蹄1只。

2.制法将鲜金针菜根与猪蹄加水同煮。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吃3~4次。清热消肿,通经下乳。

(五)核桃肉粉

1.原料核桃肉3枚,山慈姑5g,黄酒适量。

2.制法将核桃肉捣烂,山慈姑研末,调匀即成。每日2次黄酒送服。补气化痰,清热解毒,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