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66

第66章 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语录

臣以为兵无常势,在因敌变化而制胜。

——《顺生录之三·别录三》

“解读”

王阳明认为,用兵打仗无固定刻板的态势,只有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采取适当的对策才能取得胜利。

“兵无常势”是指用兵打仗无固定刻板的态势,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其原文是:“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用兵的规律如同水的运动规律一样,水流的方向是从高往低。用兵原则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水的流向受地形高低不同的制约,作战取胜方法则依据敌情的不同来决定。带兵打仗无固定刻板的态势,似流水一般并无一成不变之形态。若能依据敌情变化而灵活处置以取胜,则可视之为用兵如神。向子云兵败桑植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32年红军反围剿行动进入新的阶段,6月,贺龙同志带领红二军团进入湖南桑植地区进行反围剿行动,虽然贺龙同志的红二军团只有500人,枪支弹药也不多,但是和当地群众一起进行革命,还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次革命行动惊动了当时在桑植“防匪”的国民党司令向子云。向子云看到贺龙军团兵少枪少,对其很不屑,只派了500兵力去讨伐。不料当头吃了一棒,500兵力出去,回来的只有200人而已。如此的结果让向子云气得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将贺龙活捉,消灭红二军团。于是,这回又派兵3000重新出发了。

红二军团看到向子云兵力如此之大,加上之前就已经消耗掉一半的弹药,感觉有点慌了。但是贺龙异常镇定,有条不紊地拿出地图研究应对办法。指挥员们看到司令临危不惧,仿佛吃了定心丸。贺龙看着地图研究半刻后,想出一个“请君入瓮”的妙计。当时,贺龙军队在北边,军营不远处有一个三面朝山的地势,恰巧天气昏暗,似乎要下暴雨了。只要将向子云3000大军引到这个地方,暴雨来临时,水淹就能击退大军。

于是,红二军团立马将贺司令的战术执行。向子云军队很快到达了赤溪河,遇上红军,打了一阵,没费多大劲,便把红军打“跑”了。向子云下令追击,红军且战且退,人数越打越“少”,连桑植城也“不敢进”,向子云大摇大摆地进了桑植城。向子云连忙向上报捷,夸海口说:“不日即可旋归。”

然而,他没有想到贺龙唱的是“空城计”,向子云的队伍正是中了贺龙的妙计。当向子云队伍全部进入贺龙设想的地域后,红二军团像从天而降,猛虎下冈般冲杀下来。如此阵势把向子云队伍吓坏了,士兵们到处乱逃。此时天空下起了暴雨,大雨滂沱,山洪暴发,向子云军队被山洪淹没,全军覆没。

作战没有千篇一律的战术和模式,任何机械刻板的、一成不变的僵硬化作战模式都是错误的,必定会导致失败。因为战场上的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是动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要以动态方案应对,根据即时情况灵活运用适当的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贺龙这一仗,完全根据战场动态反应,随机应变,从而取得以弱胜强的战斗胜利。

国家治理与用兵作战一样,同样要遵守“因敌取胜”的原则。政治家要根据国家实时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策略调整,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健康快速发展。商场也如战场一样,强调的是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来做出抉择。战争方面这些规律同样可以适用于为人处世,要牢固掌握局势变化,当自己的主张与别人产生分歧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避免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这样既能办好自己的事,又能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可谓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