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29

第29章 “傲”字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语录

士傲命蹇焉。

——《官讳经》

“解读”

王阳明认为,士人如果恃才傲物,则命运多舛。

王阳明强调,“傲”字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尤其是“卑者勿傲”,也就是说地位低下的人更不要有傲气,心高气傲不仅不能改变你的现状,只能让那些权贵之人更加疏远自己。曾国藩在家书中曾经提到,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长傲。伤害一个人其实非常简单,一个轻视的眼神,一个不中听的字眼,就好了。《三国演义》中的“许攸之死”和“杨修之死”就是很好的例子。

许攸原是袁绍的谋士,也算个人才,可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他一气之下投奔了曹营。曹操正准备睡觉,听说许攸来投,顾不得穿鞋,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在许攸的献计下,曹军乌巢劫粮,动摇袁军;后又水淹冀州,攻破袁绍老窝。应该说,在曹操灭袁氏家族过程中,许攸立有大功。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一高兴起来就忘乎所以,一忘乎所以就口无遮拦,到处卖弄自己的功绩,对曹操表现出极端不恭敬,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寄人篱下、为人鹰犬的一位谋臣,最后被曹操身边近臣许褚所杀。同样的,杨修才华横溢,但也喜欢卖弄,多次提前猜中曹操的心思,犯了曹操的大忌,被曹操所杀。

当然也有为人异常低调,即使官大也不招摇,也低调做人,他们总是在声名显赫时藏锋敛迹,持盈若亏。萧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居功至伟。但他在处理与刘邦的关系上非常小心谨慎,为了释君疑,他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为了释君疑,他不得已违心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为了保全自己,他选择在贫苦偏僻的地方购置田地住宅,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通过这些举措,最终换来了平安度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纵观大千世界,凡有真才实学者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现实中,任何领导无不喜欢这样的下属:一边作出贡献让领导满意,一边又谦恭温顺不露出一丁点的骄傲,这样的成功者才不会惹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