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昀好的“抗病”
人老了,病也容易找上门了。人到老年怕有病,不少老年朋友都有这一“怕”。一天,一对老年夫妇和他们的家人同我围坐在一起,我们就谈起了老年人如何对待疾病的话题。
我们的话题从一个真实的病例开始。
北京安贞医院的专家洪昭光教授曾经收治一个病人。病人是刚刚退休的干部,大面积心肌梗塞,室壁瘤,里面还有血栓。因为在外省,当地医生说,这里没有办法,唯一的一线希望是上北京安贞医院做搭桥,再把室壁瘤切除了。洪教授说:“你要做可以,但要做一个心肌存活试验,如果心肌还有存活的,搭桥就有效,否则搭桥也无效”。可是一做心肌存活试验,没有活的心肌。唉呀,他说这下完了。刚巧那天医院里有个健康教育课,每月一次,结果听了这场教育课,他说:“听了这次课,胜读二年书,灵魂受到很大震荡,别看我当了这么多年的银行行长,也算有知识,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健康,怎么得到健康,要想健康应该怎么去做?现在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回去后,不但对课上讲的句句照办,而且还自己总结了四句话,第一句是忘掉过去。因为银行行长过去是高朋满座,前呼后拥,现在退下来了,如果还经常想到过去那样风光,心理上只能多一些失落。第二句是不比现在。现在行长比我当行长时还威风,再比更生气了,我不看现在。把三句是享受今天。每天养养鱼,种种花,听听广播,自得其乐。第四句是展望明天。想想往后的日子,我这个心脏好好保养,能活90多岁,心里特别高兴。就是这样四句话,忘掉过去,不比现在,享受今天,展望明天,持之以恒作下来,结果怎样?
现有两年了,回来复查,一照片子,心脏明显缩小。放射科的主任竟然不能相信:“错了,片子拿错了。”重照结果还是那样。主任说:“两年前心脏这么大,能活到现在就很少;再说,心脏只能越来越扩大,怎么会缩小呢,我是第一次见到。”做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栓消失,他现在活得很好,天天爬山……
“这简直是奇迹了!”听到这里年轻人情不自禁的发表着议论,两位老人也兴致很浓。
其实,如果说是奇迹,谁的身上都会发生这样的奇迹。
我们每个人,只要有个良好的心态,人体都有很大的抗病能力。一个人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什么病都不容易得,得了病也好得快,任何病都是这样。心理作用这个力量非常强大,有时强大得我们不可想象。
我们交流了这样的感受后,又说起了癌症病人。
美国人治疗癌症,一个一个地治,病人存活率低,效果不好。怎么治好呢?于是就来个小组治疗。癌症病人每个星期三下午,七八个人一组座谈,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心里怎么难受,尽管说出来,互相鼓励鼓励。这么个小组疗法一来,大家心情很好,病人相互成了好朋友。结果呢,死亡率降低,存活率提高。
北京总结过抗癌明星的康复经验,也发现这样的情况。医生说只能活半年一年,结果活十几年都好好的。医生奇怪,怎么他癌细胞转移那么伤害,还能活得那么好呢?因为他们都在公园集体活动锻炼,每人早晨,北京八一湖公同有两千人都跳啊,活动啊,高高兴兴聊天啊!于是就成立“抗癌俱乐部”。问他们,为什么说有些病人半年就要死,可二十年还活得好好的呢?他们没有一人说我是用好药延长寿命,都说,我心情很愉快,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一点都不害怕,我们大家心里过得很快活。这就是心理因素的作用。首先是他们个人心理心态良好,心理平衡;再有是他们都有个和睦的家庭,家人很关心,给他们以心理支持。总之,心理作用是主要的,药物是次要的。
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的邵道生先生是心理学专家,身患癌症后,硬是靠充分发挥强大的心理作用进行危病自救,与大夫密切配合,而后恢复健康,这就是积极心理作用的神奇力量。
“对,在电视里看过抗癌明星的事迹。”
“那位专家的事迹在一本杂志上也看过。”
老人一家人开始了热烈地讨论。讨论让我们获得共识: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昀好的抗癌,昀好的抗病。
积极的心理暗示
“为什么心理状态对抗病有这么强大的作用?”老人女儿的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
“这是通过心理暗示。”我说。
“什么是心理暗示?”
抽象的解说不如具体的事例。于是,我由下面的故事开始了分析。
一位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拿起一个玻璃瓶对学生说:“瓶子里是有异味的气体,现在要测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打开瓶盖后,谁闻到这种异味,请举手。”教授打开瓶盖,自己很快露出闻到异味的表情,随即看表计时,15秒后,前排同学举起了手,1分钟后,四分之三同学举起了手……然而玻璃瓶里事实上只是普通的空气,其余什么也没有。这就是心理学关于心理暗示的一个典型实验。
还有一个发生在洛杉矶市的蒙特利公园橄榄球赛场的故事。当时,有几位队员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经推断可能是汽水有问题,因为这些人都是在喝了汽水之后才发现有异样的。随之喇叭便开始广播,警告人们注意别去买贩卖机里的饮料,因为有人病了,同时还描述发病的症状。立时整个观众席便发生恐慌,有人开始反胃,有人昏厥,甚至于有人只是经过贩卖机而什么都没有买的人都觉得不对劲了。那天救护车飞驰于球场和医院之间,忙着载运病人。后来经过证实贩卖机和汽水没有问题,奇怪的是先前的病人竟然都不药而愈了。这就是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对人的身体的生理机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削弱甚至摧毁人的生命潜能,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生命潜能。
国外有人以就要执行的死刑犯作被试,告知被试在特殊的装置情境下给他们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来测试人的生命能经受抽多少血。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的抽出血液的嘀嗒声。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真的结束了生命。其实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是为什么?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的摧毁了人的生命。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形。一位干部为赶火车,跑了一段路后心跳过速,胸部发闷,导致昏厥。本来这没什么大不了。他却认为是发作了心脏病,精神紧张起来,再也不敢单独出门。随之,他自诉的症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以致卧床不起。您瞧,这岂不是杯弓蛇影般的消极心理暗示带来的危害?
相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创造奇迹。比如,有一个人到医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百药无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他的求治。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一种综合征。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积极暗示以及引起的积极自我暗示的作用。又如,医生治高血压。发给病人一粒胶囊,半黄半绿,非常漂亮的胶囊。医生说这个降压药美国进口非常好,你们吃了下星期再来复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星期一检查,果然很多病人血压恢复到正常,头不疼了,睡觉也好了。再如,胃大部切除的病人,疼得不得了,打针吗啡止疼,一打就好了,40%的人完全不疼了。告诉他是吗啡,其实打的是生理盐水。就是打真正的吗啡,也只能95%的人不疼,还有5%的人不管用。看,单是个生理盐水就有这么大的作用。
“心理暗示的作用太大了。真厉害!”在场的人几乎异口同声。
沉静片刻,老太说出了大家的疑问:“这是为什么呢?”我知道老人已经对心理暗示有了很深地关注。
心理暗示就好像给人贴上了一个标签,人常常会如标签所标明的那样发展。有人把这叫做“标签效应”。就身体机能说,消极的标签效应常常让人“没病找病”。我的心理咨询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个案。还有一些老年朋友,也是因为退休后不断地跑医院把自己“跑”成了一个“病人”。哈佛大学的亨利·比彻博士的一项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实验以100个医学院学生为被试,分为两组,各50人。第一组分配了红色胶囊包装的兴奋剂,第二组则分配了蓝色胶囊包装的镇定剂。实际上胶囊里面的药粉却调了包,只是被试不知道。结果两组被试的反应都如先前所以为的那样,吃了红色胶囊的一组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一组则很平静。可见,是他们不同的心理暗示抑制了身体用药后的生化反应。就是这样,当人自认为是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便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他身体的生化机能发生相应的极大改变。这就是“标签效应”的原理。
当我用通俗的话说明了上面的意思后,对两位老人笑道:“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不论是平时,还是闹病了,都应该给自己贴一个好标签。您说是不是?”
“对,说的太好了,是得给自己贴个好标签。”老伯精神振奋地说,“看来,病这东西,你越怕它,它越吓唬你。咱就别没事拿病吓唬自己了。”说着,老伯一个劲儿地给老太递眼色。
老太不好意思地脸红了:“看我干什么?你不让病吓唬自己就好了!”
两位老人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笑声飞出了窗子,飞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