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
您好!我是为我的父亲向您咨询一个问题。我父亲今年63岁,原来担任着一个领导职务。自从退休后,心理上有些变化。特别是昀近以来,我们发现,老人总是热衷于怀旧,追忆往事,喜欢向人们讲述自己的光荣历史,炫耀自己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才华。总之,不能接纳现实的生活,喜欢在过去的故事中寻求精神的慰藉。我们感觉老人的心态有点不得劲,就专门给您写信了。
请问老人这是什么心理?老人应该怎样进行调适?谢谢您。
一位读者张长江
张长江朋友:
你好!从来信中提到的情况看,老人的心态表现出明显的老年“回归心理”。所谓老年回归心理,就是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或遭受挫折时,用过去的经历与现实相比较,常常沉湎于往事不得自拔,进而陷入深深的精神痛苦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老年人为什么会产生“回归心理”呢?
大致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老年人随着肌体的退化与衰老,思维与辨别能力老化,出现近事记忆障碍,也就是“近事遗忘”,但对过去的“往事”却念念不忘。二是人到老年,离开了社会活动舞台,原有的权力影响和活动能力已不复存在,心生失落感,因此,怀恋过去的“风光”与“辉煌”。三是受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尽如人意之事的困扰,遭遇矛盾和挫折的打击,更易促使老年人留恋逝去的岁月年华,陷入“怀旧”的泥潭不得自拔。
适当的回忆往事并不就是坏事,老年朋友也不妨适当的时候给儿孙们讲讲过去的故事。但是,过度陷于“回归心理”,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加快身心的衰老进程。
看来,回忆并不总是美丽的。那么,老年朋友应如何摆脱“回归心理”的困扰?
一是正视人生,告别陈旧。
人的一生将经历各种不同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一切陈旧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将会经历阵痛乃至消亡,而新鲜事物又会随之孕育与降生。因此,老年人应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沉浸在“不堪回首话当年”的情绪中,应淘汰陈旧和传统的思维模式及观念,迎接新事物的产生,进而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是豁达大度,积极向上。
以博大的胸怀去面对过去的“拥有”与今日的“失落”,既要有豪情追寻幸福和成功,也应有勇气接纳痛苦和失败。因为,从“兴”到“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自然正是以这种天然的平衡机制调节着生与死、新与旧、得与失的轮回现象。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后,我们就不必为自己年届黄昏后出现“失落”而苦恼。与此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防止孤身独处、闭门思“故”;多读报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始终抱有“明天会更好”的人生信念,愉快、积极地度过每一天。
三是老有所为,老有所用。
思想上不要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而应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能量。要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丰厚的经验知识,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才能。这样,就会陶醉和沉浸在“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幸福和喜悦之中,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充实,活得洒脱。
四是拓宽兴趣,丰富生活。
根据自身的特点,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经常阅读报刊新书,走出家门,多交朋友。这样,既能增强体质,调节情绪,又能用新鲜的知识信息来取代大脑中的往事,免于闭门思“故”,使心理活动指向现实生活,告别回归心理。
如上的内容,可以供你们做儿女的帮助老人进行心理调节,也可以给老人看看,以促进老人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
祝老人多多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心理咨询师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