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上的风景Ⅱ
32873800000234

第234章 十二月八日,星期一

读《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

罗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ishna,1836-1886)及其弟子辩喜(Swami Vivekananda,1863-1902)是近代印度宗教史及灵修传统上的重要人物,也是近代世界宗教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但因资料方面的限制,我一直未能接触到与罗摩及其传承相关的著作。网上曾有一些零散的翻译资料,我也未加细读。最近朋友送我一本新近出版的《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才使我有机会认真阅读这本记载罗摩教法的重要著作,并找到辩喜的相关作品《瑜伽之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一同加以研究。

罗摩无疑是扎根印度传统、具有深入的灵修体验的大师级的人物,他的一生是完全出离世俗而献身于“神”的一生,而他本人也被视为神的一个人格化身。他没有多少文化,不是一个思辨型的思想大师,此与奥罗宾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的所有真知灼见完全来自于他的神圣体验,而他迷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也来自于他的真实的“神迷”状态。他不喜欢辩论,但善于从实际生活的事例中以比喻、寓言的方式传达他的洞见,他的见地整体上是与印度传统教导的精华完全一致的。

如果以印度传统的四种瑜伽(智慧瑜伽、胜王瑜伽、虔敬瑜伽和业报瑜伽)来概括印度教的灵修道路,那么罗摩无疑是钟情于“虔敬瑜伽”的,他认为这是“卡利”时代最合适的道路。虔敬瑜伽是“爱”之道,首先是出离世俗,放下一切的“金钱”与“女人”(罗摩以此两者代表所有的欲望与攀缘),然后把整个的心思转入到对神的敬奉与崇拜之中,在“爱神”中得到“神爱”,回到那个“存在—智慧—喜悦”三位一体之神的怀抱。神代表着圆满与超越的境界,他可以是人格化的,也可以是非人格化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神内在于人之灵魂中,人可亲自“见神”。实际上,这相当于把人的意识从欲望的凡人状态转向超越的神之状态,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转化途径,已经蕴含有一种普遍的修道哲理模型,可以和各类宗教修行的道路相通。

正是如此!罗摩虽然信奉神,但他的宗教观却与那些独断的一神论者完全不同,他认为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同一个根源性的神。与基督教“人神二分”的隔离模式不同,每一个灵魂都来自于神并与神为一,相隔仅仅是一个幻象的存在。所以,罗摩的神更多地与佛教的“法身”相似,而与基督教教条主义者所理解的“上帝”不同;在人格化的层面,罗摩的神则与佛教的“本尊”相类。罗摩的“卡利女神”正是他的本尊,而罗摩与弟子的关系更像是藏传佛教中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弟子视师如佛,通过上师而与诸佛法界相通,正如罗摩的弟子视罗摩为神,通过罗摩与诸神相通。在某种视域下,罗摩的教法可以与佛教的相关传统融会贯通而无隔碍。

当然,从佛教的眼光看,罗摩似乎并未至最高证悟之境。他可以随时进入他的“三摩地”,但他的三摩地与日常生活还未融成“一味”。在生活中,他有时还有一些常人的心境状态,而在他的三摩地中,又完全失去对外界的意识。若更从道教的眼光看,则罗摩是直取法身而舍色身,不是“性命双修”的圆满解脱。但无论如何,罗摩是一个真实的“圣人”,在现代纷扰的社会中,他的完全弃绝世俗而与神同在的境界,绝对是一股稀有难得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