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生活应该说挺幸福的,就是快70的婆婆让我特别伤心。刚结婚那会儿我是想努力做一个好儿媳的,处处挺体谅老人,吃的,穿的,经常给老人买……可是,后来婆婆使我感到特别的伤心。婆婆留给我记忆中的,几乎没有美好的回忆,都是伤心的往事。您说,我以后应该怎么对待她呢?”
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女士,这样开始她的诉说。于是,我请她提供“证据”——心理咨询必须要了解具体的故事。于是,女士历数婆婆留给自己的伤心事:
我们在城里住,婆婆和孩子的叔叔一家在乡下老家。我生孩子之前婆婆就说,生孩子的时候就别再告诉我了,我怕那个情形。其实婆婆并不是害怕,就是不想来伺候我的月子。结果我生了孩子后还是把婆婆接来了。可是,婆婆只待了一宿就非回去不可。我就觉得特别伤心。
婆婆平时不来我们这里。孩子小那会儿,有时候去老家接婆婆来帮我照顾孩子,婆婆就是不来,说是“一个大人看个孩子,还用别人?”您说,这不让人伤心?
孩子9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丈夫正好出差。别人说,你把老太太叫来照顾你,不叫白不叫。我就给婆婆打电话。电话打到孩子姑姑家,请他们转告。可婆婆就是不来。后来一次,孩子和我同时病了,又是丈夫出差。孩子的婶婶正好来我们这里,回家后还能不和婆婆说?可婆婆就是不来照顾我们。这多让人伤心?
有一次,我给孩子做棉裤,婆婆就在身边,我说;“这个棉裤我也不会做,这可怎么办……”可婆婆就是不管,我找了别人才做成。
还有一次,婆婆问我,孩子的里边穿的棉衣有了吗?虽然我已经准备了却说没有呢,婆婆就说,反正外边穿的这样那样的防寒服挺多的,里边的棉衣有没有也不碍事。就是不说帮帮我。想起来怎么不伤心?
“您说这样的婆婆我该怎样对待,往后是对她孝顺,还是对她不好?”女士再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避而不答,却说:“你说了很多婆婆的不好,你对婆婆的好处呢?”
“现在待婆婆也不好了,不如以前好了。”女士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特别矛盾,假如我作一个模范儿媳,我对婆婆特别好,可婆婆对我这样,我心理不平衡……”
“假定婆婆对你不好,你也对婆婆不好,就是半斤八两,你还有什么不平衡?”我话锋一转,“马老师知道,现在困扰你的实际不是婆婆的做法让你伤心,而是你自己现在对婆婆不好的做法和弁度让你疑心——我这样待婆婆对吗?今后继续这样对婆婆行吗?就是说,你诉说了婆婆的许多不好其实不是为了告状,而是为了给自己现在的做法找理由壮胆,可你还是心里底气不足,还是有些自责。否则,如果你对自己的做法理直气壮,你也就——”
“我就不来找您了。”女士快言快语,“您算看透了我的心思。那么,您说我到底该怎样待这么让我伤心的婆婆?”
我以问代答:“你们的孩子是男孩吗?”
“男孩。您放心,我将来当婆婆不会那样。”她立刻意识到自己也会成为婆婆。
我很高兴她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我说:你能想到自己当婆婆很好,但马老师的意思,不是说你将来怎样当婆婆,而是说现在怎样学会从婆婆的角度看问题。无论如何你现在也是较多地从儿媳的角度看问题,不大容易理解对方的心弁的。我们常常站在自己这一面看问题,这叫自我中心意识。许多婆媳关系障碍都是这样造成的。消除误解和障碍的办法就是破除过度的“自我中心”,彼此“换换个”,心理学上叫做心理换位。
“您是说让我多站在婆婆的立场想想?”女士开始了反思。
“对。”我肯定说,“马老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人,也想当一个好儿媳,只是心里的弯子一时绕不过来。如果领悟了上面的意思,来个心理换位,你就会发现你说的那些伤心事,原来还有另外一层道理:比如,伺候产妇怎么一定要婆婆?不是也有娘家妈或丈夫伺候的吗?何况婆婆在乡下生活惯了会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你有丈夫在身边,即使婆婆就是不愿伺候,一个快70的老人了又有什么大错?比如,你有病为什么不直接请婆婆来帮你?没有直接通话你怎么保证婆婆一定知道了你要她来照顾?你感冒发烧到底不是什么大病,即使婆婆知道了没能来照顾你,快70岁的老人又有什么大错?再说什么叫‘不叫白不叫’?比如,你长年在家难道真的照顾不好一个孩子?你知道婆婆一个人拉扯大了几个孩子?婆婆说‘一个大人看个孩子,还用别人’不也入情入理吗?比如,孩子的棉裤你不会做,为什么不直接向求助婆婆而要旁敲侧击?比如,婆婆问你孩子的棉衣难道不是一种关心吗?你不责备自己说谎为什么偏要挑剔人家?面对说谎的儿媳你是婆婆该又能怎么做?马老师不是说你婆婆一定没有不是,而是说你能如此这般换换个来思考,你就会换了一份好心情。你也就会感到,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何况婆媳本是一家人?你就会发现,天也宽了,地也宽了,你的伤心也烟消云散了。至于该怎样待婆婆,还用不着马老师给答案吗?”
女士一直静静地听,我知道她已经开始心理换位。起身告辞的时候她笑着说:“人生第一次听到您这样的话,我要仔细想想,谢谢您。”
“但愿心理换位让你少一些痛苦和烦恼,多一份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