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32863000000084

第84章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在名作如林、异彩纷呈的古典小说领域里,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聊斋志异》那样,用文言写作,却又拥有众多的读者。《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很快风行天下,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

三十多岁时,应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之家(即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大文学家王士祯对《聊斋志异》的赏识,算得上是蒲松龄人生的重要事件。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人,官至刑部尚书,他创立“神韵说”,是清初一代文宗。蒲松龄曾应淄西知名人士毕际有的聘请,教毕际有的孙子们读书,也代毕际有父子作一些应酬性文章。王士祯丁忧期间到西铺探望姑母,即毕际有的夫人,因此和蒲松龄相识。

王士祯对《聊斋志异》很感兴趣,向蒲松龄借阅后,写下36条评语,比如,说《张诚》是“一本绝妙传奇”,说《连城》“雅是情种,不意《牡丹亭》后复有此人”。此外,他还写下一首诗《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首诗称赞《聊斋志异》的传奇性与趣味性。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小说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着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了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而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以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他也予以衷心的赞美。此外,有些短篇则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崂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惊人的想象力,这主要表现在对正面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手法营造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千姿百态。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揉为一体,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之上,是17世纪后半期话本、拟话本小说已过花红时节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微型小说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

延伸阅读

蒲松龄的辛酸科举路

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三试第一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贡生是什么概念?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说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