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32863000000068

第68章 “一代词圣”辛弃疾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他一生留世600余首词,他的词雄奇豪放,苍凉沉郁,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辛弃疾是屹立在词史上的一块丰碑,被后人誉为“词中之龙”、“一代词圣”。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辛弃疾存词600多首,代表作品有《摸鱼儿》、《水龙吟》、《满江红》、《西江月》、《丑奴儿》等。

辛弃疾出生在金国建立初期的济南,他的祖父辛赞是金国将领,北方人民的深重苦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山东有个农民叫耿京,他带领了一支起义军,经常打击金兵。辛弃疾也是山东人,他非常敬佩耿京,就组织了2000多人,加入了耿京的队伍。

起义军里面有个叛徒,叫张安国。他乘辛弃疾不在的时候,暗杀了耿京。起义军没有了领袖,就这样散掉了。辛弃疾从南方回来,叛徒张安国已经逃到金国的兵营里去了。辛弃疾就带了50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就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济州的兵士原来大都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的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了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南归后,辛弃疾生活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他幻想奔赴沙场,收拾残破河山,这类词作,郁积着浓烈的爱国情思,具有鲜明的特色。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享受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辛弃疾的代表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他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600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各种变化。

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都喜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延伸阅读

嗜酒如命的辛弃疾

和大多数文人一样,辛弃疾也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有一次,他醉倒在松树旁边,还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松树当然不能回答。醉眼朦胧中,辛弃疾误以为松树要来扶他,于是用手推着松树说:“去!”酒醒以后,他就挥笔写成《西江月·遣兴》,把这件逗人发笑的事写了进去。

喝醉了酒,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损害健康。因此,辛弃疾就下定决心戒酒,还特地写了一首《沁园春》词。在词中,他以古人为例,讲了喝酒如何如何地有害。可是有一天,他在山上游玩,见朋友拿了酒来,又急不可待地喝了起来,直至酩酊大醉。事后,他按照《沁园春》的韵脚,又写了一首词,说饮酒如何如何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