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200个小故事
32861400000110

第110章 第一百〇 他讲了一分十九秒

◎文/吴虹飞

那是北京四月,漫天下着让人觉得清新的细雨。

而这样的雨,与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出现是相宜的。

先生名泉,字清源,水与他似有渊源。

先生穿素净的灰色中山装,发须尽去,拄着拐杖,缓步而来。左边是他银发典雅的夫人和儿子,右边是他的素装长裙的弟子牛力力,后面跟着胡须乱长的导演田壮壮。他的出现,仿佛无声,却引得厅堂里的人们出现小小骚动,只听得“来了,来了”。越过数十人头,我望见先生脸上,声色未动。他个子瘦小,却长着一双招风的大耳,通身上下,看着通透洁净,我不由得暗地揣测,莫非这就是旁人所说的“奇人异相”?

那日他前来接受“吴清源基金”的捐赠。面对几十个记者和镁光灯的闪烁,吴清源神情极其认真,清晰地、一字一顿地、缓慢地发表着他的演说。

那一次,吴清源的关键字是:友好。他说,希望围棋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友好,有着更好的贡献。

他讲了一分十九秒。

家道中落,14岁漂渡东瀛。彼时日军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乱世浮云,他孤身在日本,以匹夫之力,顶八方责难,在十次十番棋中,迎战全日本最顶尖的棋士。1939年到1956年,他凭擂手君临天下,无人与之比肩十几年——那是空前绝后的“吴清源时代”。

一生荣辱,大起大落,皆是传奇。发言如此简单。

起初,田壮壮等人看到吴清源自传中的精神,对老人的冲淡平和、宠辱不惊,大为赞赏。

他们起先以为吴清源已经过世。到后来,知道他还健在的时候,大喜过望,数次赴日寻访。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老人的家可以说仍是清贫。他明明可以出席这样那样的场合,名利双收,但是他确实没有这么做。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世外高人似的老人,答应了“拍电影”的请求。

“电影不是世界各国都能看到的吗?看到了,也许会对一些人产生影响:只要能够促进围棋的普及,对世界和平有所裨益,就是好的。”

吴清源显然不了解电影,以及电影工业、电影市场、艺术与商业……他只希望对社会、对人有益。他的想法十分单纯,足见其天真和不涉世事的秉性。

圣人不知道何为圣人,吴清源也不知道何为“棋圣”。吴之外貌,只是平凡的老人,非仙非道,你似乎觉得他与你一样,但他又离你甚远,甚至言辞间也感到力不能及。

世事沧桑,人生如棋,方寸间的乾坤,已不是文字可以尽数传达。

他自视与我们一样,而我们却不能描述他胸中的风云万千、一面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