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一生在数学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他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及高维数值积分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
华罗庚(1910~1985)是近代世界有名的中国数学家。他1910年生于江苏金坛,因家境贫寒,早年没有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1924年毕业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一年,之后便在家中小杂货店当学徒。
1929年,金坛县发生瘟疫,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持续高烧昏迷不醒。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在卧床期间没有经常翻身,华罗庚的左腿关节变形,留下了残疾。面对这一不幸,华罗庚却十分乐观,他激励自己道:“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19岁那年,华罗庚凭着自学的数学功力看出了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有错误,写出了著名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篇论文很快刊登在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这篇论文后如获至宝,立即四处询问作者的身世经历,要人写信邀他来清华大学数学系深造。
1932年秋天,华罗庚在熊庆来教授的关照下当上了数学系的助理员。此后,华罗庚如鱼得水,在数学的王国里自由翱翔。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旁听,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便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德、法文。24岁时,他已能用英文撰写数学论文;25岁时,他便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1936年,他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先后在美、日等国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有关数论方面的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瞩目。
1938年,华罗庚回国,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华罗庚去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住在昆明郊区的一个村庄里。这位享誉国内外的学者,一家七口挤在两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晚上在昏暗的菜油灯下进行研究工作,白天则拖着病腿外出上课,用微薄的薪水养活全家。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华罗庚刻苦钻研,艰难地写出了名著《堆垒素数论》。1944年,《堆垒素数论》英文版由前苏联国家科学院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1946年,华罗庚赴美国,担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在美期间,他的待遇很高,年薪达两万美元,有小洋楼和汽车。但他常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一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一名美国教授后来评论:“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1950年,华罗庚执教清华大学数学系。195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华罗庚开始了数学研究的真正黄金时期。1956年,华罗庚的重要论文《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荣获中科院第一批科学奖金一等奖。随后,他的《数论导引》问世。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巨著,引起了国内外数学界的强烈关注。另外,他和万哲先合著的《典型群》一书,在国内外引起了更大的反响。
在经济困难时期,华罗庚思考着以数学知识为国民经济作贡献。于是,他筛选出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1964年,华罗庚给毛泽东写信,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两法,以便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毛泽东回信称赞他的想法为“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受此巨大鼓舞,华罗庚开始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方法和工业的普及应用上。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到工厂、矿山,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工人和农民介绍优选法和统筹法,行程10万多公里。他用数学直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华罗庚是中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延伸阅读
少年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在少年时代就非常注意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少年华罗庚在树林中发现了一个旧蜂巢,出于好奇,他用树枝把蜂巢捅下来。捡起蜂巢,一边走一边细心地观察,只见圆孔一个挨一个地交叉排列着。原来,底部是椭圆形的,顶部好像雨伞,雨水流不进去。
后来,华罗庚研究立体几何和数学在建筑学上的应用时,提起了小时候的这段故事,经研究证明,蜂巢的造型非常合理,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蜂巢型建筑最节省材料。
据说,目前世界上最高明的建筑师,也很难造出这样的房子。蜂巢给华罗庚在空间数学的研究上以很大启发,为此华罗庚还专门写了这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