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56

第56章 超级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过旅游,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这些资料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人。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色。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十五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十九岁那年,父亲去世,徐霞客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人,她鼓励儿子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不久后,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徐霞客迈向旅游生涯的开端。自此之后,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考察,历时30余年。他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

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6个省市,所见大山名川有泰山、天台山、雁荡山、黄山、武夷山、嵩山、华山、五台山、落迦山、太和山、恒山、罗浮山、盘山,又遨游了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星宿海(现青海省境内)等,中华大地名山大川尽收眼底,真可谓“饱尝河山美,收尽天下奇”。

崇祯九年(1636)是徐霞客外出旅游考察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当时,徐霞客已五十一岁。在此之前,他虽然多次外出旅游考察,但大多短期而归,因为他时刻眷恋着自己的母亲。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徐霞客少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可以无忧无虑地外出远游了。于是他从家乡出发,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历时五个春秋。这次外出考察,也是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和为期最长的一次。

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中,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有时跋涉百余里,晚上寄居在荒村野寺之中,或露宿在残垣老树之下,他也要点起油灯,燃起篝火,坚持写游历日记。他先后写了200多万字的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

崇祯十三年(1641)徐霞客病重,回到家乡,将整理游志的任务委托给塾师季会明,次年去世。他的《徐霞客游记》最早系统地对岩溶地貌、砂岩峰林地貌、江河源流进行了考订,并且对气候的变化、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它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徐霞客的这部奇书,在文学上的价值也很高,篇篇都可以说是优美的散文,在地理学史上、自然科学史上以及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延伸阅读

徐霞客遇险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湘江遇盗的故事,便是发生在公元1636年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他的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他自己也险些丧命。当时,有人劝他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就这样,他把重重的困难都踩在了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