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47

第47章 伟大的发明家——张衡

张衡的一生在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出生于南阳郡西鄂县一个清苦的官僚家庭。生活的艰难激发了他艰苦奋斗的与失望。于是,他专心致志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张衡最杰出的成就是在天文方面,他继承和发展了浑天说,撰写了两部重要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浑天仪图注》。117年,张衡根据浑天说制成了世界上最早使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能够比较准确地观测天象的仪器,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事业精神。张衡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少时便熟的发展。

读了儒家经典。十六七岁时就开始到外地游学,“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终成一代文化伟人。

张衡一生为官清廉公正,不与权奸同流合污,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上书建议裁抑宦官权臣,而遭到奸佞联合弹劾,被贬为河间太守。111年,张衡被调回京师担任尚书一职,他因此接触到了更多的黑暗与腐败的社会现实,对社会深感忧愤

在地震学上,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这是张衡在浑天仪之外的另一个不朽的创造。地动仪全由青铜铸成,直径八尺,像一个大酒坛。周围铸有八条龙,头下尾上,按照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方向排列着。龙头和仪器内部的机关相连,每条龙嘴里都含着一颗钢球。八个龙头下,蹲着八只张着嘴的铜蟾蜍。地动仪内部有一根大铜柱,叫做都柱,都柱上粗下细,能够摇摆。都柱旁有八条通道,通道内安有机关,叫做牙机。一旦发生地震,都柱就会向地震的方向倾斜,触动通道中的牙机,而那个方向的龙头,就会张开嘴巴,吐出钢球,落在下面的蟾蜍嘴中,发出声响。据此,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的时间和方位。

在气象领域,张衡还发明了类似国外风信机的气象仪器——候风仪,比西方的风信机要早一千多年。

专家点评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张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文学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