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01

第1章 天齐至尊——吕尚

吕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东海(今山东日照市)人。吕尚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

吕尚的祖先在舜时当过一方的部落酋长,曾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贫穷了。吕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负的人。但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了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吕尚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而他的抱负仍然未能实现。

后来文王访贤,吕尚做了他的谋士,官封太师。周武王在吕尚的辅佐下灭商,为了有效地统治幅员辽阔的疆土,采取“封建亲戚,以屏藩周”的政策。吕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县)。后来,吕尚治理齐国,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鱼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吕尚的文治武略影响深远。他不仅是西周的功臣,而且是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韬略鼻祖,千古武圣

吕尚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理民化俗之论、之策、之术,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效法。

权谋思想

吕尚被封齐,建立齐国之后,推行的根本方针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吕尚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给予人以生利的是道义,能行仁义道德者,则能使天下人归服。因此,国君应当以天下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害为害,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生为务。只有以仁义道德为天下兴利除害,使天下人与之共利害,同生死,共忧患,共苦乐,这样才可以得民心,得天下,使万民归心、拥君。

爱民思想

吕尚认为,爱民之道,就是以仁义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要尊重民意,敬爱民众,聚合宗亲,行仁举义,才会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这样使天下和服,才可以守土、固国而王天下。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专任武力,不可横暴百姓,而要以仁义为本,修德禁暴。

顺民思想

吕尚通过自己长期生活在民众中的亲自实历,不断观察,精心研究,对于民为贵、民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树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识,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国治国之中,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收服民心,使万民归心。对如何安定天下,吕尚指出: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民众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业。

吕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延伸阅读

姜太公钓鱼

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周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