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其实是人生定局之年,因此,40岁的男人应该顺应自己的人生轨迹,灵活取舍,让自己在人生的后半程走得更稳、更顺畅。
珍惜值得珍惜的,舍弃应该舍弃的
人生要学会珍惜。友谊、爱情、荣誉、人格、事业等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需要珍惜,甚至不幸的遭遇、平淡的生活、普通的交往等等,都孕育着值得珍惜的内容。男人四十以后,应该对这些东西看得更深刻一点了。
人生有时也要学会舍弃。舍弃一支残臂,可以保全整个生命;舍弃暂时的安逸,可以获得一生的幸福;舍弃一己之私,可以获得天下的大公;舍弃蝇头小利,可以赢得千秋大义。
一个真正有所为的人,在面对抉择时,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该舍弃的毫不犹豫地坚决舍弃,该珍惜的义无反顾地永远珍惜。
瘦削的三闾大夫屈原站在滔滔的汨罗江畔,毅然怀石投江。面对“举世皆浊”的世道,他舍弃了荣华富贵,将自己对国家的赤诚之心珍藏,将芝兰香草般的身躯、“皓皓之白”的人格珍惜!
衣衫褴褛的张骞面对匈奴单于的劝降,毅然选择了不屈,历尽千辛万苦逃出魔爪后,依然坚定地继续前行,选择回归祖国的路。他舍弃了用降敌换来安逸享乐的途径,将一个大汉使臣的气节珍藏,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珍惜。
然而,珍惜与舍弃错位者也大有人在:秦桧为荣华富贵舍弃了民族道义;马蒂尔德为虚荣付出了10年艰辛;我们的某些“人民公仆”,抛弃了当初在党旗下的庄严誓言,而将金山、银山“珍藏”于心;还有一些人,舍弃了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而将物质享受视为至上,甘当金钱的奴隶……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行为令人作呕,他们的人生黯然失色。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总是轻视乃至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空气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空气,我们看不到,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意识到;但失去了它,你才发现,它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据说后来那位哲学家活了整整100岁,临终前,他微笑着、平静地重复那句话:“呼吸是一件幸福的事。”言外之意,活着是一件幸福的事。缺乏珍惜之心往往使我们感觉不到快乐。
人间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苦是:你轻易放弃,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地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
人间有三乐。一乐是:你得到了,所以你快乐。二乐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最终得到了,但它是值得的,所以你快乐。三乐是:你很快地放弃没有必要的负担,所以你快乐。
人间的三苦三乐,是我们常有的体验。许多人曾为得到的而快乐,也曾为失去的而难过。不少人曾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功名利禄,最终是得到了,后来发现不过如此。有人为了理想而付出了许多心力,但是至终无怨无悔,因为它是值得的。另一些人,不重视曾经拥有的亲情、友情、时间、机会、健康,等到无法挽救时,才发现原来它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如此地重要。而有人能很快地放弃没有必要的贪心、攀比、嫉妒、仇恨,因而活得自由自在。
珍惜值得珍惜的,舍弃应该舍弃的;值得珍惜的与应该舍弃的因人而异,各人有各人的标准与需求。
在这方面,有些人做得还是不够的。好多包袱,应该舍弃的,却还要硬硬地放在包里。包里放了旧的东西,就少了新的填充。于是随着新的变成旧的,旧的不舍弃,旧的就越来越多。也许哪一天,自己发现一座泰山似的东西压在自己的肩膀上,能不感觉到累吗?
很多时候,都要有轻装上阵的思想,这个思想不仅用在生活上、学习上、感情上,而且应该是贯穿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毕竟舍弃就如人的新陈代谢中细胞的死去,该放手的还是要放手。
珍惜与放弃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是人生中的坚守与超越。人的一生宝贵且短暂,不过只在挥手之间。得到时及时珍惜,舍弃时坚定果断。珍惜与舍弃看似矛盾对立,但又和谐统一、密切相关。有时的舍弃是为了更好的珍惜,有时的珍惜是为了不至于舍弃。40岁的男人,让我们学会珍惜,懂得舍弃,把握住正确的航向,让人生之旅闪耀出烁烁光辉。
“舍”就是“得。”
有舍就有得。舍就是失去,就是放弃;得就是退一步的超越。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生活中,每个人都欢喜得,不欢喜舍,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舍得”一词,初看上去很平常,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割舍、抛弃。但我们把这一字二词分开抛析,其中却另有乾坤。
舍得,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大度;对于人生而言,是一种境界,对于工作生活而言,是一种思维上的积极……“舍得”二字,重在于舍,因舍而得,得源于舍。
司马迁舍弃男人的尊严,得到了《史记》的千古流传;陶渊明舍弃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岩的英烈们舍弃生命,得到了与青山同在……当然,这些都是大“舍”与大“得”,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普通人却难以企及。
“舍”与“得”可以说是一种交易,一种左手对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样“舍”?怎样“得”?值与不值,在于我们心中的等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等价。比如:年轻的时候为了学业、事业,我们舍弃承欢膝下,舍弃与家人团聚,我们觉得值,因为我们得到了学业、事业。但当有一天我们再也没机会承欢膝下、没有机会弥补对家人的亏欠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对当初的选择发出疑问:值吗?又比如那些深陷铁窗牢狱的人,当初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身试法,可此时却忏悔不已,觉得不值。更多的人为了得到钱财不惜掏空身体、预支生命,但真的到了生命即将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又不惜一切钱财去换取生命,悔不当初。多少年来,人就在这样的怪圈中,不断地轮回。
“舍得”一词让很多人觉得具有禅机,不易悟透,其实主要还是放不下利益,把“得”看得太重。为了名利,有人忐忑,有人焦虑,有人跑上跑下、明争暗斗,如果不把升迁、进退看得那么重,就少了很多烦恼。其实只要心宽了,就什么都宽了,也就“舍得”了。
范进对功名的不能舍,最终失去了心的安宁;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葛朗台对金钱不能舍,又得到了什么结局?他永远不可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地捐出大笔善款,他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还成立了“比尔-美琳达慈善基金会”,把他的财富捐献给了社会。
财富来源于布施,种布施因,获财富果,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果律。佛法说,布施是“舍一得万报”和“愈施愈富”等,这通过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是真实不虚的。但布施的利益在施者而非受者,这道理许多人并不明白。如农民用一部分谷子去播种,只会增加粮食的总产值一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因小果大,舍一得万,是必然的结果。至于受施的人,当他获得财物的同时,过去所种的善因也就消失了。
比尔·盖茨要在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事实上,“比尔-美琳达慈善基金会”布施的金额和他在世界富翁榜上的排名都是名列前茅,不正是证明“愈施愈有”吗?!
因此,适当的“舍”是必需的,但舍与得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舍弃并不意味放弃,而在于将来更高层次的获得。正确的舍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获得,不仅是为了自身“得”,也是为了大家“得”。一味地盲目地追求“得”,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男人四十,能够把握好“舍”与“得”,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智慧!
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他每手各拿了一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明白了佛陀所说的“放下”之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我们肩上的重担,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我们常说:“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所谓“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轻,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
有一个名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经过去,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减退,这才主动宣布退役,去当了一名教练。应该说,秦裕的选择虽然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是一个微笑。
一个职务、一种头衔,自然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适可而止,于是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排既定,自能应付自如,就不会既忙且乱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成功并不总是青睐那些死守一个真理的执著者,反而格外偏爱那些懂得适时放弃的聪明人。40岁的男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固然要“拿得起”;但与此同时,当发现“此路不通”时,也要学会及时地放下。片面地偏向任何一点,生命的天平都有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偏斜,到时再来补救就来不及了。
不能放下,也是一种失去
如风来自农村。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的积蓄已经不多,为了不让家里的负担更重,进了大学后,他就申请了助学贷款,还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兼职。他努力工作,逐渐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做到了店面经理。学习与工作的压力让他感到身心疲惫。这个时候,一个女孩走入了他的视线。她坦诚率直的个性深深地吸引了如风,他们无所不谈。如风向她诉说自己在工作与学习中的烦恼,她总能够安慰并且鼓励如风,这也使得如风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随着一天天的交往,聊天的内容也超越了普通朋友的范围,后来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
快过春节的时候,女孩因家里逼婚,跑了出来。如风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家过春节,女孩同意了。他们一起回到了如风贫困的老家。女孩自小生活优越,被家人当千金大小姐般疼着护着,可她并没有大小姐的脾气。她喜欢吃辣,如风家几乎不沾辣,她对此从不抱怨,别人问起她时她总说好吃。看到家里的一些与她生活习惯不合的地方,她从不皱一下眉头。如风的家人都喜欢她,并且认同她。父亲嘱咐如风要好好对待女孩,并告诫他说,如果失去了她将是如风一辈子的损失。
回到城市之后,他们住在了一起。如风虽然毕业了,但还在那家公司上班。他去上班,女孩就在家里做好饭等他回来。每次下班回来,一上楼,她就会出现在楼梯口,微笑着看如风。后来,如风工作得很拼命,工作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有些顾不上女孩。他害怕了那种没有钱的贫困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个时候,女孩怀孕了。如风觉得自己还那么年轻,事业才刚刚起步,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上都负担不起这个孩子。在他的劝说下,女孩最终同意打掉孩子。女孩一个人在偏僻的医院里把孩子做掉了,这个时候,如风为了能赚足够多的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更加忙碌了。在女孩最脆弱、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有陪在她的身旁,这种伤害也许比身体上的伤害来得更加强烈,也更加持久。
女孩因为孩子的事情恨如风,最终离如风而去。如风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虽然现在已经步入轨道,业绩也越来越好,但自从女孩走后,他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觉得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了。他想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说到这里,不知看过之后你有何感触?如风拥有了自己一直以来渴望得到的金钱,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却失去了自己的女友。现在的他有钱了,可心底里的那份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恐怕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当初对待金钱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一点儿,不是那么强烈地想要有钱,多花些精力在女友身上,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有些时候,放弃金钱也是另外一种获得,比方如风,他就会获得爱情。或许他不会有很多钱,但是,相信他会比现在开心快乐很多。
学会放弃会使你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将受益匪浅。对于炒股的人就更是如此,因为股市中有太多的地方要面对这样的抉择。买股票时,你等于放弃了以更低的价格买入的机会;卖股票时,你等于放弃了以更高价格卖出的机会。漫漫熊市,如果你不斩仓,可能会面临继续扩大亏损的风险;如果斩仓,就要放弃补回损失的希望。必要的时候,就得拿得起、放得下,因为在你放弃任何一个希望的同时,你也回避了同样存在的风险,收获的却是一份心安与闲适。
股市中有许多关于执著的成功故事,其中一类典型的案例就是多年坚持买入同一只股票,最终得到了几百倍、上千倍的回报。但要清楚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股票中寻找一个值得长线投资的品种,即使是专业的投资人士,也需要付出无数辛勤的工作,甚至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是谈何容易。执著于一只股票而最终血本无归的例子,相信远比成功案例要多得多。学会放弃,对于普通股民而言要远比学会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来得容易,而且也更重要。因为学会分析可以帮助你赚钱,学会放弃却可以帮助你保住本钱;对于老百姓来讲,显然本钱比利润更重要。
男人四十以后,面对金钱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达观。相信有时候放弃金钱也是另外一种获得:会得到健康,获得爱情,获得一份快乐生活的心情。
放弃,有时就是最好的选择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后来发现自己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放弃了医学,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写诗当中去了。他虽然只活了20几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就是后来他自称是胡闹的东西),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个诗人的梦想,转到社会科研上面去了。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认识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了一位医生,而在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伽利略本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他却学习着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刚满18岁。
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90》等经典歌曲影响和感动了一代人。罗大佑起初是学医的,后来他发觉自己对音乐情有独钟,所以弃医从乐,他的选择是对的。
俄罗斯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奥多尔夏里亚宾19岁的时候,来到喀山市的剧院经理处,请求经理听他唱几支歌,让他加入合唱队。但他正处在变嗓子阶段,结果没被录取。过了些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认识了高尔基,给作家谈起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遭遇。高尔基听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来就在那个时候,他也想成为该剧团的一名合唱演员,而且被选中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没有唱歌的天赋,于是又退出了合唱队。
离斯特拉福德镇不远处有一座贵族宅邸,主人是托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刚20出头的莎士比亚伙同镇上的几名好事之徒,扛着武器溜进爵士的花园,开枪打死了一头鹿。结果莎士比亚被当场抓住,在管家的房间里被囚禁了一夜。莎士比亚在这一昼夜间受尽侮辱,被释放后便写了一首尖刻的讽刺诗,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扬言要诉诸法律,严惩那写歪诗的偷鹿贼。于是诗人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走上去伦敦的旅程。正如作家华盛顿·欧文所说:“从此斯特拉福德镇失去了一个手艺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却获得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一个人要学会放弃,放弃你不想做的事;一个人要学会选择,选择你喜欢并擅长做的事。男人四十,更当如此。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主动放下之后是新的机遇
谚语说:“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主动放下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而是新的人生收获的机遇。
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与容忍的结合体,有斗士的力量,有沉静的平和,他们能承受喜悦与悲哀的突然发难。他们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他们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是科举之路上的一个幸运儿,一帆风顺地进京当了进士,作了翰林。按常理来说,旧式读书人平生之愿不过如此。
但是蔡元培先生却认识到,在清廷里已经无法见到阳光,不如自己摘掉顶戴花翎,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户。
1896年,蔡元培先生挂冠出都,回到南方兴办教育,开始教育拓荒与革命启蒙的生涯,创造了人生的又一次辉煌。1916年,蔡元培先生从欧洲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由此开始直到五四运动发生,文化运动中从来没有缺少过他的身影,因而没有人能够估计出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史进程的影响。
当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时,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让我们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我们是一朵生长在大松树下的小花,可能会庆幸有大松树遮风挡雨;当松树整个儿倒下来时,我们可能觉得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就要任由狂风吹倒、大雨打倒。
可是事实上恰好相反,我们失去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有机会照耀我们,甘霖会有机会滋润我们,我们的身躯会因此更加茁壮,盛开的花瓣也将为世界所看到。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当生命被逼到了绝壁、死谷,一切才变得深刻。
有战争,就会有输赢,而我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够打赢每一场战斗。《反败为胜》是美国汽车业巨子艾科卡所写的一本书。艾氏以54岁的壮龄,在人生事业发展到巅峰时遭受到福特汽车公司老板撤职,痛失总裁宝座。往后6年里,他阅尽世间人情的冷暖,在商场竞争的现实和残酷之中,不断忍辱精进,使尽浑身解数,在成本严控、争取融资和研究新产品的开发上,数管齐下,最后终于突破万难,创造了炫目的奇迹。克莱斯勒的股票一夕间回涨数倍,且供不应求,艾氏本人亦扬眉吐气,成了当代活生生的传奇。
当困境走到谷底才会反弹,而胜败常常是一线之间。40岁的男人,如果有机会赢时,千万别大意,因为你有可能会输得更惨;但是输的时候,也别忘了:你随时也有机会再赢回来。
拿起该拿起的,放下该放下的
有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
跟随坦山和尚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道:“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和尚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道:“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人才走了半里山路,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尚和小和尚合撑着一把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走了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好几次小和尚都差点儿滑倒,幸亏坦山和尚及时拉住了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和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秀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圆圆的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长着一双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似地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和尚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以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和尚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坦山和尚和小和尚找到一个小客栈投宿。
直到吃晚饭,坦山和尚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和尚愣了一愣,然后微笑了,“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那个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
小和尚顿悟。
生活就是放下和拿起,关键是什么该放下,什么该拿起;不该放弃的绝对不能放弃,该放下的一定要放下,这是做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实际上,生活原来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们常常自寻烦恼,空添许多的愁绪。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只知道拿起,不懂得放下——我们有太多的杂念、太多的野心、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欲望……
有一个聪明的人,年轻时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已年到40岁,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道,“该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此人闻言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最终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40岁的男人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拿得起才能放得下
在南美独立运动期间的一个冬天,在某兵营的工地上,一位班长正指挥几个士兵安装一根大梁:“加油,孩子们,大梁已经移动了,再使把劲,加油!”一个衣着朴素的军官路过这里,见状问班长为何不动手干。“先生,我是班长。”班长骄傲地回答说。
“噢,您是班长。”军官重复了一遍,随后下马和士兵们一起干了起来。
大梁装好后,军官对班长说:“先生,如果您还有什么同样的任务,并且还需要更多的人手,您就尽管吩咐总司令好了,他会再来帮助您的士兵的。”
班长愣住了。原来这位军官就是南美大陆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和统帅西蒙·玻利瓦尔。
一个人能够取得权力和荣誉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荣耀里,傲视众生,却无所作为,到最后必定会连本带息一起失个精光。
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生旅程中的确有很多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但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会成为你生命的桎梏。
老舍的《茶馆》里有个常四爷,他常常哈哈一笑说:“旗人没了,也没有皇粮可以吃了,我卖菜去,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孙二爷呢,却截然相反,“我舍不得脱下大褂啊,我一脱下大褂谁还会看得起我呀?”于是,他就永远穿着自己的灰大褂,也只能永远伴着他那只黄鸟,连生计都没办法维持。
生活中,很多人舍不得放下所得,反而会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秦朝的李斯就是这样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曾经位居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耀一时,权倾朝野。虽然当他达到权力地位的顶峰之时,曾多次回忆起恩师“物忌太盛”的话,希望回家乡过那种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由于贪恋权力和富贵,所以始终未能离开官场,最终被奸臣陷害,不但身首异处,而且殃及三族。李斯是在临死之时才幡然醒悟的,他在临刑前,拉着二儿子的手说:“真想带着你哥和你,回一趟上蔡老家,再出城东门,牵着黄犬,逐猎狡兔,可惜,现在太晚了!”
事实上,全身而退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为什么非要得到一切呢?活着就是老天最大的恩赐,健康就是财富;你对人生要求越少,你的人生就会越快乐。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就是一种人生的练达。
《金刚经》里有一段关于佛祖的记载,当时,佛祖的影响已经遍及恒河流域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了,可是他依然过着平民一样的生活。
每天,他都像普通的印度人一样,光着脚走在街上。该吃饭时,也像他的门徒一样,要挨门挨户去化缘,然后把饭端回居处吃。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和钵具,就去打水洗脚。因为光脚走路会沾有不少泥巴,所以洗完脚,还要整理一下自己打坐的地方,这一切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做,真是很平淡、很具体、很普通。然而,就是在这种最平凡的现实里,他却拥有着最不平凡的境界。
由此可见,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最平凡、最普通。
有位著名的作家曾做过主编,出版了许多畅销书,却在40岁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做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她感慨地说:“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可以丢弃,一旦丢弃了,才发现好像什么都没什么。”
放弃是一种美丽,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人生路上,40岁的男人只要懂得追求,学会放弃,明了得与失的关系,特别是在面临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那么你将会拥有美丽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