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90

第90章 目标法、人名法命名

在选择品牌名称时,还可以从目标客户和人名的角度出发。如从品牌针对性出发为其命名,可以让人们从感情上认识这种商品,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用人名来给品牌命名,可以充分发挥名人效应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更加繁荣,商品市场上也会出现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种不同性质和功效的产品,同时诞生了很多有名人效应的人群,我们为产品命名可以从这两个个角度出发,进而让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了解产品功效,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目标命名法

品牌目标命名法,就是将品牌和目标客户联系起来,使目标客户对产品有直观认识,从而产生认同感,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几乎垄断电脑操作系统平台的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其品牌命名定位于软件“Software”;而网易(NetEasy),品牌命名定位于网络“Net”平台,并且在品牌命名时特别强调了一种“越来越易于使用”的趋势,从这两家著名企业命名的经典范例看,一个品牌真正走进市场,并参与竞争,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是谁。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通过品牌名称将这一目标对象形象化,并将其形象内涵转化为一种形象价值,从而使这一品牌名称清晰地告诉市场:该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谁。不仅如此,品牌名称有针对性,还能体现商家对消费者选择的一种引导性和人性化观念,这样就能促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和认同感。

在这一点上,专门为已婚妇女设计的营养补品“太太口服液”同样是一个典范,此产品使消费者一看到该产品就明确了产品的针对对象。这种锁定目标人群的品牌还有“好孩子”、“娃哈哈”、“贝因美”、“帮宝适”、“多美滋”等。可见,在商品名称中暗含着商品属性和服务定位的寓意,清晰锁定目标群体并与之相协调的品牌命名法深受商家的喜爱。

利用人名给品牌命名

给品牌名称命名的人名法,就是指将名人、明星或企业首创人的名字作为产品品牌名称,并且充分利用其价值和名人效应,以促使消费者认同产品。

如著名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腐乳”就是典型的用人名命名品牌的范例。相传,清朝康熙八年,安徽举人王致和进京赶考,屡试不中,为了谋生,就在京城做起了豆腐生意。一年夏天,豆腐没卖完,他就把其切成了小块,并配上花椒等佐料腌制。等到了秋后打开一看,豆腐变成了臭气扑鼻的青块,他一尝却别有风味,送邻居尝后也都无不称奇,一时名扬京城。后来传到了宫中,受到慈禧的赞赏,并御赐名“青方”,成为青宫御膳。

享誉世界的拿破仑白兰地也是使用了拿破仑名人商标,醇厚的酒质加上名人效应很快产生了广泛影响,拿破仑白兰地渐渐成为质量和精品的永恒标志,成为欧美各国一致推崇的酒中极品。国内一些品牌如“李宁”牌,就是体操王子李宁利用自己的名字创造的一个中国体育用品的名牌。世界著名的“戴尔”电脑,就是以创办人戴尔的名字命名的品牌。还有“惠普”、“松下电器”、“本田汽车”、“范思哲”、“香奈尔”等。可见,用人名来命名品牌,不仅可以提高认知率,还可以将消费者对名人的认同感转到品牌上来。

延伸阅读

企业名称应迎合消费者心理

为企业或产品命名时,应尽量使名字简洁、美观,易读、易懂、易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笔画简洁,字体美观。如果笔画字数太多,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力。

2. 字义清晰,排列科学。在为企业或产品命名时应尽量通俗易懂,不咬文嚼字。

3. 琅琅上口,字数要少。企业名称要做到响亮、上口、简便,才能增强其传播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讲究语言的韵味与通畅,避免使用不顺口的词语。

除此以外,还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凡是能与消费者心理产生共鸣的名称,消费者一般都容易记住,并乐于传播,特别是一些比较幽默、具有深厚内涵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