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64

第64章 企业、产品取名原则

中国有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每一个行业都有做得出色的人物。但三百六十行,做好每一行,都有自己的秘诀,其中之一是有一个好的名称,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好名称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符合行业特点,其一是什么行业策划什么样的名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二是从奇特的角度上相合,有独特性。现代的行业日趋完善,行业越分越细,一个符合行业特点、产品性能的名称才是成功的策划。

如“红豆”牌衬衫,取自古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儿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取“红豆”二字作为商标,使其具有特殊的情感魅力和极富诗意的文化内涵,把“红豆”衬衫与相思结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红豆”衬衫的温暖、关怀、相思之情。结果“红豆”衬衫一上市,很快激发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红豆”制衣成为全国名牌服装。

确实,为企业、产品正名是一门大学问,从视觉设计角度来说,其技术有以下几点。

具有独特个性

CI视觉识别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将企业的个性强调出来,以便迅速扩大影响力,在市场中拥有清晰的形象。企业名称作为企业的“脸面”更应如此,企业名称要有个性,至少应尽量避免雷同、重复。

达到音、意、形的完美统一

为企业、产品取名,通俗地说,要让其好认、好念、好记、好看。企业的名字读感要好,要有冲击力以及浓厚的感情色彩,使人听、说、看后不易忘怀。难发音或音韵不好听的字,难写或难认的字,含意或译意不佳的字,字形不美的字都不宜用作企业的名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力宝”等名称,读来音韵好听易于记忆,容易博得社会公众的认同。

企业名称要达到“音、意、形”的完美统一,本身也是适应信息传达的需要。企业名过长,不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因此在CI设计中,有许多企业将名字缩减。

具有联想作用

联想,在心理学上说,是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暂时联想,以后就由一个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回忆,从积极方面说,联想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还可以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想象。企业名称如能给人以好的、优美的、高雅的等多方面的提示和联想,便能较好地反映出企业的品味,在市场竞争中给消费者带来好的印象。如精工、西铁城等钟表企业,能含蓄地表示钟表本质的性质特点——工艺精致、计时难确,给人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感觉;取名“娃哈哈”,使人能联想到健康、活泼的少年儿童,给人亲切感。

慎用地名、人名作企业名称

用地名来命名,一般比较适合于生产传统名牌产品的企业。如青岛啤酒、贵州茅台、四川郎酒等。但以地名为企业名称的缺陷是,很难造成一种差异,容易出现重复,影响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以人名为企业名,借助于消费者对创业者的崇拜,对名家的崇拜,把特殊的人与企业联系起来,引起人们的好感,如松下电器、福特汽车等。但以人名命名毕竟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命名方式,如果此人在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有些使人反感的行为,就容易使人联想到他的企业,对企业发展有不利影响。企业、产品取名应注意的问题品牌取名要针对消费对象提示,向消费者描绘出产品形象及其含义,具体规定是:不宜给非食品产品起可吃型产品名字;不宜给儿童用品起过于复杂、文绉绉的名字;不宜给本国人消费的产品起外国的名字;不宜给妇女用品起看起来属于男性用品的名字。一句话,新产品的名字必须能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品牌取名要有性能和功能的提示、暗示和象征,如飘柔、海飞丝产品,直接表明了产品用途。

企业名称与品牌名称是否统一问题

有人认为CI系统意味着企业名称和品牌取名的统一,这是一个误会。统一是一种策略,不统一也是一种策略,不能以偏概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统一的就统一,不该统—的,切不可硬行统一。一个好的企业、产品名称必须结合CI理论。

延伸阅读

企业取名时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使企业名称为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发挥更大的效能呢?大众传播学专家詹姆斯·格雷认为,企业在取名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企业名称是否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名称是否简单,易被人们理解?企业名称是否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地理区域性?企业名称是否具有独特性?无论企业、产品,最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独创性。“名牌”能否开创出来,名称(品牌)的象征意义和标志至关重要。